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o^)┘頭好壯壯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如何培養會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2011年01月25日
公開
53

與您分享---如何培養會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主講人 : 游乾桂 學習看到孩子的優點 一張白紙上有個黑點,我們通常都是看到那個黑點,這些年透過自己不斷學習,我漸漸看到的是白色的部份。 孩子若有85%的優點,15%缺點,大部分的家長都忘記看見他的優點好處.所以,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孩子需要一個懂得疼惜他的父母」。 有個「比馬龍」定律就是:你用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 發明電燈的愛迪生,當學校的老師都放棄他,認為他一無可取,把他帶回家交給他媽媽時說:「笨蛋還給你」,愛迪生的媽媽卻對他說:「別人看不起你,媽媽覺得你不錯」。因此看孩子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自信。 我曾經在精神病院輔導過一位台大醫科畢業的病人,透過對談了解他的成長歷程,發現他從小學到高中從未得過第2名,從中讓我體認到承受高壓力(高處不勝寒)的人容易失敗且敗得很慘! 其實失敗可以帶給人經驗和閱歷,兩者加起來則形成智慧;我們究竟是要培養孩子成為會讀書的人還是有智慧的人? 培養孩子成為具有智慧(思考.想像.創造力)的人 ! 會讀書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作出對的答案(擁有的是記憶力);有智慧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找出錯的地方,或是從錯的答案裡找到對的地方(擁有的是思考想像和創造力)。 會思考、會動腦的人可能在學校的表現差強人意,然而記憶無法長久,因為我們的腦總是重複在作記憶和遺忘的工作,許多的答案也隨著時空變化而有不同。 現有科學知識在8年內許多都被新的結果推翻,例如玉山的高度隨著地殼變動而改變,每年實際高度都不同;1904年萊特兄弟發明飛行器才開始有「飛」的名詞產生;過去速度是低音速,目前是高音速,將來可能是光速.因此,記那麼多東西幹嘛? 腦袋如果背太多東西,就不可能想很多;若只會背,不會想(思考),腦子就好像被水泥糊起來一樣。 曾經有記者問過我,我對孩子的期望是什麼,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健康、快樂和記得愛我。 許多人是用錢養孩子,不是用心;最近自己一直在想:有天我老了,會希望孩子怎麼對我?他們以後會有什麼記憶?會想到爸爸給過他什麼?你想到孩子的又是什麼? 我會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想到好多好多,例如:我和兒子是一起騎腳? 顐恣B泡湯、爬山、溯溪的好朋友。 然而,有人每天的生活模式是:早上刷牙、洗臉、罵小孩,晚上是吃飯、沐浴、更衣、罵小孩,希望大家和孩子之間不是這樣的朋友。 教育的目的是教他成為一個人 教育的目的歸要一句話是教他成為一個人。我們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是這樣嗎: 1.每天忙得像豬,每天作牛作馬(動物)。 2.每天活得像機器(會動的人.會走路的殭屍,還是年輕的老頭?)。 你的偉大的貢獻只是工作嗎?我們讀了那麼多書是為了工作?還是為了生活? 很多人生活就是拚命讀書、努力工作、拚命賺錢,最後是養病。 讀書和工作並沒有最直接的關係,並不是很會讀書就會當總經理,它所靠的是能力;生活就是一種能力(耐),讀書和錢只是一個媒介,最終的目的是懂得生活,也可說是為了編織一個夢想,一個活生生的夢,快樂有趣的夢。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這比讀書更重要,會成為一輩子受用的資產,也是現今社會所欠缺的東西。 一流的人不慈悲就沒有用,醫生不慈悲,對病患不能視病猶親,就對社會無用;一流的化學家不慈悲,製! 造毒物來害人就是恐怖分子,也對社會無用。 我有個朋友是醫師,他說! 他每天開藥時都很掙扎,為了平衡自己,他在開藥的同時,也提供養生資料給病人,希望他們身體健康,下次別再來。 其中有個養生方法是:天天要運動.好好睡個覺.慢慢吃頓飯。 人一早起來就喝咖啡和茶,難道一早起來還這麼累嗎?不健康的人,脾氣會不好,就不會以身作則。 最近的詐騙事件頻傳,他們都是很聰明的人,像我就想不出來這種騙術,如果把他們的聰明才智用在正途該有多好。 因此,一流未必有用,有用必定一流,希望社會不要充斥著一流而無用的人。有用的孩子或許他們很質樸,但他們會像金庸筆下的周伯通般「大智若愚」。 培養孩子的內在智慧 人有外在智慧與內在智慧,外在智慧指的是成績和分數, 內在智慧則指動機(即主動學習的能力)這是孩子將來智慧的源泉,包含慈悲、尊重和理性。 隋文帝至清乾隆總共出了868個狀元,每個幾乎都沒有什麼出息; 曹雪芹(紅樓夢作者)、李時珍(本草綱目作者)等人都是落第的書生:因為曹雪芹的文思澎湃(思考創意取向)因此無法符合八股的科舉制度(記憶取向) 。 另外,興趣也很重要(如果沒有興趣作一份工作,很難做一輩子), 職業只是努力讀書謀求生活的工作(會想? h休);志業則是很喜歡做很開心的工作(永不退休),而慈悲就是一種志業,希望我們能夠培養孩子能以志業的心情去做工作。 教孩子閱讀自己和大自然二本書 有位哲學家說:教孩子要讀二本書:一本是自己,一本叫做自然。 希望孩子能夠用心來閱讀這兩本書,不單用眼睛。 第一本書讀自己,就是指興趣、性向、能耐,能夠演活自己、演好自己的人生(擁有自身獨特性)。 有些人是大器晚成者,例如非洲之父史懷哲,他考不上大學,後來是因為拉了一手好手風琴,一位校長破例讓他在該校讀書,他主修歷史,自修文學,30歲的時候才唸醫科,38歲畢業。 老頑童劉其偉,他有許多頭銜,工程師、人類學家、冒險家、畫家,他在38歲才開始畫畫,66歲成名,他的一生活得豐富而精采! 因此,有的人是大器晚成,有的人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時路轉個彎會更好, 成功需要時間,當累積到很豐富時,成功就會來到,就會水到渠成。 很多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因為他提早將自己的日月精華用光了;如果2歲就會吊單槓,對他的身體發展會有害處。記得有個長跑選手蒲仲強很早受矚目卻不能長久,有人提早上大學資優生,但他們幾乎沒有童年? 漸肮﹛C 例如:有個人12歲上哈佛大學、16歲畢業考上普林斯頓研究所? A記者問他:你在哈佛最大的經驗是什麼? 他回答:除了寂寞,還是寂寞。因此,我們不要用大人的角度來要求孩子,時候到了就會水到渠成,該你的就是你的! 第二本書是大自然,不要只是教孩子看書,要多帶孩子看山看水,看古道幽徑星星月亮,從自然中可以學習到很多書本學不到的東西。 例如:颱風來襲時,行道樹東倒西歪,躺下數萬棵,但森林中的樹往往佇立不搖, 其中的道理隱在自然的平衡哲學裡,森林的樹枝幹對稱而生,找著最平衡的肌理, 於是耐得住風吹雨打,行道樹修修剪剪,則弱不禁風。 要給孩子一是活路(演活自己人生的路),二是退路,不會讀書硬要他讀書就會成為死路。 人活著常常會忘記兩件事呼吸和快樂,因此只要他還存在(有呼吸)就有希望。就如同「失之東瑜,收之桑榆」的意思. 不忘讚美孩子 讚美可以用最少的力發揮更大的效果,看到孩子的好處,就要去讚美他,他才會演好他自己, 孩子會用父母所看到他的好處,演給父母看。 例如:我女兒很喜歡烹飪,我讚美她:今天一定有一個仙女來過,不然怎麼會變出這麼好的東西出來? 女兒就會越作越起勁。 每天孩子一回來,我問的不是你在學校? リF什麼?而是:有笑話嗎?現在兒子回到家就會對我說:今天有笑話,聽不聽? 「量力」而行,現在做不到,來日方長,日後有可能做得到,因此不要讓孩子永續的能力失去了,給孩子自信,他就會告訴自己:我行、我能,我再加加油!自己會為自己加油,未來就會有獨領風騷的機會! 將來的時代是創意取勝的時代,創意就是把兩個不相干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例如:WALKMAN就是結合Walk和Man的兩個概念而創造出來的;水管是因為澆花的人要澆好幾處不方便而發明的;透明電梯是因為除了上樓梯外,還想看風景的想法而產生的。 家長必須要常常聆聽孩子的心聲,當孩子有時候突發奇想時,千萬不要罵他胡思亂想,而是叫他好好再想一想。家長是孩子的推手引領者,如何把孩子珍貴的東西引發出來,並將孩子從幻想世界慢慢導入現實是家長的責任。 把孩子的體力健康找回來 如果孩子不健康他所跑的人生是短路不是長路,擁有健康身體能夠讓學習產生1.75倍的效率。 建議每個家庭建構一個運動時間,我們家是騎腳踏車,兒子稱它為「發現台北的秘密花園」, 因為和他們一起騎腳踏車,我發現台北的美,甚至發現住家(木柵)附近特別漂亮的地方和? p湖泊。 你對自己住的地方了解嗎?是否能夠讓孩子有美好的回憶?和他們一起? h織夢? 和孩子一起編織夢想 讀者文摘上有個故事:老師告訴小朋友每個人只要捐出5元就能幫助非洲的人鑿一口井。有個小朋友回家跟媽媽要5元,媽媽說我們一起做資源回收賺這5元。後來 老師說上次我說錯了,鑿一口井應該是5000元,於是那個小朋友號召全班同學一起做資源回收賺錢,加上企業的贊助,最後完成了這個夢想! 因此,絕對不要小看孩子,他們有無限的可能性。希望每個父母能幫助孩子圓夢,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給孩子機會,他們一定可以做得到! 我和孩子一起去溯溪時,原本很擔心他的安全,有次他跑太快,不小心跌倒了,他反而告訴我這裡有窟窿,你要小心喔!如果不給孩子機會,他的這種特質(關心他人)會出不來! 我會帶孩子和我去球場,自然而然他很喜歡球類運動,也精通許多球技!也會自己看NBA(主動去學習),有次和一位年長者比賽他故意比輸,他告訴我他讓他的(會為別人想)。 這世界原本就是風風雨雨,重要的是如何跨越面對風雨,孩子有一天終究會離開學校,還會一個人去面對嚴酷現實的生活;所以要有生命,有夥伴朋友助力,如果擁有這些特質,就會有機會! 讓孩子開心一點,歲月! 轉瞬即過,這些事不趕快去做,以後就做不到!

台灣爸媽的五大口頭禪

2011年01月24日
公開
37

台灣爸媽的五大口頭禪 作者:陳珮雯  出處:親子天下20期 身為父母,你最常對子女說的話是什麼?「爸爸媽媽最愛唸的一句話」在去年12月的Yahoo!奇摩話題討論區中,引起了熱烈回應。 台灣爸媽最愛碎碎唸的口頭禪是: 1. 快去念書、快寫功課。 2. 考試考怎樣?成績單呢? 3. 不要再看電視、玩電腦了。 4. 幾點了,還不快去睡覺。 5. 吃飽了沒? 身為父母,你最常對子女說的話是什麼?「爸爸媽媽最愛唸的一句話」在去年12月的Yahoo!奇摩話題討論區中,引起了熱烈回應。從網友的留言中發現,台灣爸媽最在乎的是孩子的課業,對孩子言語的關心也較集中在生理層面,如吃飽、穿暖與睡好,幾乎很少觸碰到孩子內在情緒的需求。 一位媽媽即留言,自己最常對孩子講的話是:「現在都幾點了?還不趕快睡覺?功課寫完了沒?有沒有要媽媽幫忙複習的?一整天看卡通對你沒幫助,少看一點。」 而美國爸媽對孩子說的話就很不一樣,孩子放學回家聽到的是:「今天在學校過得愉快嗎?」吃過晚飯會對孩子講:「先幫忙收拾一下桌子,晚上有什麼安排?」 同樣的情境,放到中國大陸,孩子放學,大陸爸媽會說:「今天有沒有被老師罵?」吃完晚飯,孩子會聽到:「快去寫作業,看卡通,會考上好學校嗎?」

想像的好朋友

2011年01月04日
公開
41

「小黃」是芸芸最好的朋友,他們總是一起玩、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開心、一起難過,可是除了芸芸,沒有人能看得見「小黃」!當芸芸總是提到「小黃」的存在時,臉上掛著三條線的媽媽非常擔心,是該帶芸芸去看醫生還是去收驚?你們家的寶貝也有想像的朋友嗎?爸媽該怎麼看待小小孩想像中的朋友呢?  你家孩子也有「想像的好朋友」嗎? 3∼6歲的孩子常會假想出一個或數個玩伴,他會帶著假想玩伴參加各種活動、陪他玩耍、和他講話、一起開心難過,好像這些朋友真的圍繞在他身邊,他也會讓假想玩伴和其他現實生活中的小朋友一起玩。為什麼孩子會有假想玩伴? 男女假想玩伴大不同 一般而言,女孩比男孩容易有假想玩伴。女孩的假想玩伴常是「小女生」或「小男生」,而非動物或玩偶。而男孩的假想玩伴則常以「動物」為主,而且多與自己的性別相同。有些孩子的假想玩伴是具體可摸、可見的實物,像:布娃娃或只是一條小毛巾,另外,也有些是爸媽看不見的隱形人。 你會經常發現,孩子和這位玩伴談著生活中的大小事:「爸爸媽媽去上班,我們要在奶奶家乖乖等喔!」「媽媽說青菜有營養,你要乖乖吃喔!」,或訴說著自己的感受:「天黑黑的,我保護你,別怕!」孩子甚至會在家裡為小玩伴安排一個專屬位置,幫他穿衣打扮、陪他吃飯。 孩子與假想玩伴的互動,會讓他練習新學會的語言與社會技巧。孩子常像是扮演「導演」的角色,他們自導自演著、也指導假想玩伴該有的行為與對話,無形中培養出孩子的創造力。 去除孤獨感,發展能力 排行老大、獨生子女,或玩伴較少的幼兒,較常發展出假想玩伴。尤其當強烈的感受一出現,如:生氣、害怕或孤單時,孩子們就會想和假想玩伴對話。隨著語言、認知的發展,孩子開始對周遭事物有更多瞭解,他們也會將自己的慾望與生活所學的規範,展現在與假想玩伴玩耍的過程中,如:假想玩伴想偷吃糖果,孩子會說:「不可以!媽媽說過不能偷吃糖,這樣是不對的。」 真真假假 孩子搞不清楚? 大部份的幼兒會幫假想玩伴取卡通人物或同儕友伴的名字、綽號。這種半捏造、半真實的假想玩伴,可能使父母擔心他們是否無法區分真實朋友與假想玩伴,但,其實孩子心裡可是清楚得很喔! 5個輕鬆看待假想玩伴的Tips ●不過分干涉 玩伴成為過渡玩具 孩子和假想玩伴玩耍,常是想像力與創造力的發揮,若過於干涉他們遊戲的進行,可能引發挫折感,而使他們失去對遊戲的掌控感。 假想玩伴就像個安全的依附品,陪伴孩子度過各種情感經驗。但隨著時間的演進、孩子的成長,就像所有玩過的玩具,孩子會慢慢遺忘、不再需要這個「好朋友」。 所以當發現孩子有一個想像中的玩伴時,予以適度地尊重、但卻不過分關注,將是陪伴孩子跨越成長的良方。 ●適時運用 發揮事半功倍的教育功用 有時也可以陪伴孩子進入想像世界,運用孩子對假想玩伴的信賴,促使孩子產生正面行為。例如:孩子不想洗澡時,可以和他說:「韋韋每天都洗澡,洗得香噴噴的!你也一樣要愛乾淨喔!不然,他說你臭臭,就不想和你玩。」適時運用孩子的假想玩伴作為楷模,也以幽默的方式引發孩子表現好行為的動機。 ●做錯事 假想玩伴不是藉口 如果孩子把玩具丟滿地,甚至把爸媽桌上的文件撒了一地,卻告狀:「都是“韋韋”弄的!」這時可以對孩子說:「我知道韋韋調皮。不過,他都聽你的話。你告訴他「玩具要收好、東西不能亂丟。」你當小老師陪他收拾。」適時讓孩子知道規範,也在要求孩子與假想玩伴共擔責任中,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過度要求 也要適時限制 當家人一起吃晚飯時,孩子可能會要求讓他的「假想玩伴」有個位置。這時,將現實情境中的真實需求告訴孩子,讓孩子以真實情境為重,例如:「媽媽知道韋韋想坐你的旁邊,可是爺爺奶奶沒位置坐了。韋韋已經吃飽了,先去休息一下。」 ●找到真朋友 跟假朋友說bye-bye 孩子因為生活中缺少可以對話、玩耍的同儕,因而創造出能和他互動的假想玩伴。父母也得設法為孩子創造機會,開發真實的友伴關係。當孩子接觸到更多年齡相近的幼兒時,他們對自己的假想玩伴需求度也會隨之降低。 本篇文章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別急著找孩子的興趣

2010年12月31日
公開
40

別急著找孩子的興趣 2010-12 親子天下雜誌19期 作者:洪蘭 父母不必急著去找孩子的興趣在哪裡,時機到了,孩子會告訴你。只是當孩子告訴你時,你要能放手讓他去走。吳季剛成功最大的功臣是他的母親,她有勇氣抵擋別人的閒言閒語,保護吳季剛走跟別人不同、卻是他衷心喜愛的路。 一位媽媽說,為了找出她孩子的潛能,她每天加班賺錢,送孩子去上各種才藝班。每個月3萬元的學費,她已經花了8年,但是孩子仍找不出特別的興趣。她問:「還要多久,興趣才會出現?興趣定型後,能改變嗎?」 其實人的興趣一直在改變。小六與國一才差1年,他們玩的玩具就大不相同,孩子會隨著年齡、心智的成長而轉移興趣,甚至進了大學,興趣還會再變。1995年艾美獎得主彼得.巴菲特(股神巴菲特之子),就是幾經轉折才走上音樂之路。他有個朋友更厲害,幾乎每學期都在轉系:大學一年級念的是機械工程,後來覺得工程太呆板,轉去念抽象的物理;念了物理後,又發現他最愛的其實是物理有秩序的模式,所以轉修數學;數學吸引了他兩學期,又覺得數學只空談模式,缺乏動手做的實際感,所以轉去念藝術;藝術仍不能滿足他,也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有藝術天分,又轉去念建築。建築既是藝術又是科學,建築的設計要用到物理和數學的知識,建築藍圖的繪製使他的藝術訓練可以派上用場,照講是很理想了;但是他又發現,很少人肯花大錢實現建築師的理想,反而要聽雇主的意見,覺得很挫折又想轉系。在念建築時,他發現對各種建材所表現出來的美感很有興趣,所以轉去念材料科學。 兜了一大圈,結果又回到了工程,但是這一圈的經驗使他變成獨一無二的都市計畫專家。他知道造型的美感、建材的選取會影響在裡面工作者的心情,因此開始做綠建築,所學所用,現在過得非常愉快。所以,一開始的迷惘沒有關係,「遊蕩的人未必都是迷路的人」(Not all who wander are lost.)。人生的路,只要好好走,沒有白走的。 真正的興趣自己會出來,就像生命自己會找出路一樣。回頭再說彼得,彼得學鋼琴中斷過4次,他說心中一直有個聲音在纏繞著他,但不知道是什麼。他吃不下、睡不著,只好從史丹佛大學退學去尋找,最後成為音樂家,並與父親一起在洛杉磯登台演出。那天他父親開玩笑說自己是來「驗收鋼琴學費的投資成果」。可見為了他學鋼琴,他父親也花了不少錢。 人的興趣是要花時間去尋覓的,它可能隱藏在很多面具之下,但只要是真的,終究會浮現出來。反而是出現後,人不見得有勇氣去走這條路,因為這條路往往不容易走;人有好逸惡勞的天性,喜歡走阻力最小的路。 為何少年不閱讀 19期 為何少年不閱讀 購買 訂閱 所以父母不必急著去找孩子的興趣在哪裡,時機到了,孩子會告訴你。只是當孩子告訴你時,你要能放手讓他去走。吳季剛成功最大的功臣是他的母親,她有勇氣抵擋別人的閒言閒語,保護吳季剛走跟別人不同、卻是他衷心喜愛的路。 人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會成功。這位媽媽可以停止送孩子上才藝班了,時機到了,孩子會來求你。

王品集團董事長 戴勝益:我為何斷絕孩子的退路

2010年12月13日
公開
39

好幾個朋友都分享這篇文章 (轉載) 王品集團董事長 戴勝益:我為何斷絕孩子的退路 戴勝益大家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誰,但只要提到王品牛排、陶板屋、西堤牛排、聚北海昆布鍋、夏慕尼、原燒......這些知名的餐飲名店,可能就會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育有一兒一女的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跟一般的企業家老爸很不一樣。其他企業家無不處心積慮安排子女在家族企業接班,但戴勝益卻完全不做此想。戴勝益卻堅決不讓子女進入他的餐飲王國,不要說是「接班」了,連去任何一個事業體「上班」都不行。 王品是全台最大餐飲連鎖集團,除了王品牛排以外,旗下事業體還包括陶板屋、夏慕尼、西堤牛排、原燒、聚北海道昆布鍋等 多個品牌,兩岸店數逾百家,年營業額高達五十多億。 但是,戴勝益卻堅決不讓子女進入他的餐飲王國,不要說是「接班」了,連去任何一個事業體「上班」都不行。 他不只擋了他們的「前途」,甚至還斷了他們的「財路」。明年王品股票即將掛牌上市,戴勝益瀟灑宣佈要捐出個人八○%的財產做公益,只各留五%給兒女,而且還 設下三十五歲才能動用的限制條款。 他並不打算讓王品變成一個家族企業;他的孩子,只是「戴勝益的兒子女兒」,絕對不會是「王品集團的少東、公主」。 王品這座江山是他自己白手起家打下來的,如果孩子們也想要一座大好江山,那麼,不好意思,請自己努力。 Q你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父親?教養哲學是什麼? A我很民主,對小孩幾乎是寬容到極點,對我來說 ,小孩子只要不犯法,做什麼都可以。我的教養觀跟一般家長不大一樣。很多家長逼著小孩補習、做功課、學很多才藝,但我觀察,很多家長要孩子學東西,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小時候的遺憾;而很多被硬逼著學這學那的小孩,長大以後的表現反而比較平庸。為什麼呢?因為他忙著應付父母的期望,根本沒有空閒去發掘自己真正的興趣。 我的小孩一開始都沒學才藝,我也不讓他們補習,等到他們發現自己的興趣時,他會自己來說。像我女兒是在小五那年,才跑來跟我說她想學鋼琴、長笛;我兒子則是在高中時,發覺自己對電腦很有興趣,才開始不斷深入鑽研。我對孩子的課業只有一個要求:只要能夠如期畢業就好,不管排第幾名,我都可以接受。 上課,真的是最重要的事嗎?我小學六年都拿全勤獎,這張獎 狀就像是「貞節牌坊」一樣,為了得到它,你就不能隨便「改嫁」。於是在小學六年中,我錯過了太多重要的事:三年級時,我小阿姨結婚,我沒參加;我阿公、阿嬤過世,我沒去送;我家附近做醮,那是六十年一次的大拜拜,可以想像那是多麼熱鬧的場面,但我也未能躬逢其盛……這些事後回想會讓人遺憾萬分的事,六年來大概有十幾件,而我卻為了那一紙無聊的「貞節牌坊」,全都錯過了,這值得嗎?所以我很鼓勵小孩請假,只要家裡有需要家族成員參與的事:旅遊、聚餐……沒問題,儘量請假;就連公司開股東會,他們也可以請假旁聽;甚至只要他們感覺今天很想去爬爬山,也可以請假。他們兩個在班上功課沒拿第一名,但請假次數都是第一名,請到最後,老師還打電話問我:「戴先生,你是存心跟學校作對 嗎?」其實我不是要跟學校作對,只是覺得應該要把時間花在真正有價值的地方。 我公司現在也是這樣辦,公司員工只要有重要事情,什麼老婆生孩子、小孩畢業典禮、母姊會,都可以優先請假,人生的關鍵時刻,絕不可缺席。 Q 你有刻意幫子女規劃或引導他們未來的生涯嗎? A 我給他們的刻意規劃就是:徹底斷絕他們的後路。早在十幾年前,王品就訂下了「非親條款」,所有幹部的親人都不得進王品工作。我連他們去王品旗下事業打工都不准。拜託!哪個店長敢使喚董事長的兒女啊?那打工有什麼意義?還壞了店裡的規矩。 前不久,我又決定把八○%的個人財產捐出去做公益,僅留給他們各五%,而且要到三十五歲以後才能動用。這下徹底斷絕了他們繼承家產的退路,這樣才能逼出他們的潛力 !不然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橫豎有靠山,不用努力也不用掙扎,甚至不用去「想像」自己以後要做什麼,反正只要回去當王品的繼承人,坐著吃、躺著吃,甚至當植物人都可以活下去,幹嘛還奮鬥? Q 你這種「斷絕小孩後路」的做法,跟你個人的人生經驗有關係嗎? A 我先講一個故事。我小時候家裡養了一隻雞,但我媽從不餵牠,每天早上把牠從雞舍放出來,牠就「咯咯咯」叫著、抖擻羽毛跑到後山去覓食。因為運動足夠,牠的肌肉結實、雞冠鮮紅、羽毛有光澤。後來,我媽把這隻雞關進穀倉,從此那隻雞每天只要吃飽睡、睡飽吃就好,但是牠反而變得垂頭喪氣,不再活蹦亂跳,沒多久就生病死了。 你覺得,小孩做穀倉雞,還是做放山雞好?如果小孩變成穀倉雞,那不是小孩的錯,是父母的錯。 我幼時家 裡很窮,但國中以後,我爸的製帽事業逐漸上軌道,家境變得很好,偏偏我爸又沒「斷絕我的後路」,於是我從一隻放山雞,變成穀倉雞。我念台大中文,中文系的學生出路比較窄,班上同學都很有危機意識,為了前途轉系、輔修什麼的,只有我一路混到底。反正我畢業後有三勝製帽可以待啊,怕什麼?我一直到三十九歲孑然一身離開家族企業,另起爐灶創業,才開始發揮自己的潛力,積極求生存,從穀倉雞又變成野外的放山雞。雖然已經是一隻「老雞」,但那時候我才真正充滿企圖心。 我之前也掙扎過,要不要捨棄家業自立門戶,後來想到洛夫的詩:「如果你迷戀厚實的屋頂,就會失去浩瀚的繁星。」 而我,不想要失去浩瀚的繁星。 我的體會是:一定要讓小孩走投無路,他們才會闖出屬於他們的生存之 道。每次看到媒體上企業後代跑趴、泡夜店、玩名牌的新聞,我都很不以為然。我覺得這是未富先貴,這種光鮮亮麗的日子過慣了,以後怎麼可能任勞任怨、苦幹實幹?我不要我的小孩不知人間疾苦,而要讓小孩知道人間疾苦的方法,就是先讓他們過得很疾苦。 Q 你怎麼讓他們「瞭解人間疾苦」? A 我有很多朋友都把小孩送去念私立的貴族學校,由司機開著黑頭大轎車接送上下課,同學的爸媽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但我的孩子國中以前,都念最普通的公立學校。我女兒國中時,坐她附近的同學,有爸爸當水電工的、媽媽在菜市場賣滷味的,也有同學下課後必須去打工貼補家用。我要我小孩接觸的社會是庶民社會,而不是上流社會,我希望他們瞭解,那才是大多數人真實的人生。 我對孩子很寬容,很少給他們訂規矩,但我不會讓他們過得太舒服。我兒子女兒一直到高中,每個月零用錢都只有一千塊,他們如果遭遇什麼困難,通常我也是袖手旁觀。我兒子以前曾跟同學集資了一千美元,想在網路上買電腦,賣方遠在印度。我心想,這八九不離十是個騙局,但我沒說破,眼睜睜看他把錢匯出去被騙,之後也沒幫他善後,他就自己變賣身邊的東西籌錢還給同學。我就是要讓他經歷過慘痛的教訓,他才會知道什麼叫做「陷阱」,這是一門寶貴的功課。 他們兄妹倆出國唸書,我事先都沒協助他們申請學校、安排住所;我唯一做的事情就是送他們去機場,給他們一張「留學生活須知」,之後就讓他們「自生自滅」。 我女兒到了紐約以後,自己查資料,跟七所學校交涉,爭取面試機會。雖然英文不太通,但憑著筆談、口談、比手 畫腳,竟也讓她弄到一所學校念。解決問題本來就是一種學習,若我什麼都幫他們弄好,甚至還親自帶他們過去,那他們要學什麼? 我告訴他們,出國讀書的目的有四項:文憑、語言、國際觀,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我不要求他們念什麼名校,只要是教育部承認的學校就好,功課也只要「能畢業」就好,所以,我叫他們不要整天待在圖書館,要擴大視野,多體驗文化、多結交形形色色的朋友,深入當地人的家庭這些都比功課還要重要。 Q 你的孩子遇到困難,難道都不會跟你求救嗎? A 我很少幫他們收拾殘局,他們早已「習慣」,所以很少求救,因為求救也不大有用。我兒子當兵時在官田新兵訓練營服役,除了要煮飯、整理靶場,晚上還要站衛兵,很操。他常傳簡訊跟我訴苦,說幾乎沒有時間睡覺, 累得快瘋掉,「爸爸不是很有辦法嗎?怎麼不想辦法讓我調單位?」我一直都不理他,只是勉勵他要忍耐、這是濃縮的學習,直到他退伍前三個月,我才去找他的指揮官。指揮官一看到我的名片,肅然起敬問我:「有何貴幹?」我說:「貴幹是沒有啦,只是聽說我兒子快被你操死了。我是來感謝你的,當兵就是要操才好,如果你這裡很涼,我就想盡辦法把他調走了。」當天晚上,指揮官找來官田地區的鄉紳辦桌歡迎我。之後就把我兒子調到軍官室修電腦,不用戴鋼盔、打綁腿,還有自己的寢室,讓他最後的當兵生活過得比較爽,不過也只剩三個月了。我之所以退伍前三個月才去「關說」,是為了讓兒子覺得,這個老爸其實有在關心他,既然「訓練效果」已經達到了,我也不好做得太「趕盡殺絕」啊,哈哈< span style="color:black;font-size:13pt;" lang="EN-US"> 哈。 Q 你覺得你的孩子跟一般養尊處優的企業二代有何不同? A 他們真的比較有憂患意識,我兒子早在高中時,就已經開始用一種「如喪考妣」的態度來摸索自己的人生。爸爸這樣「無情無義」,以後真的要靠自己欸,不緊張點怎麼行?他對電腦很有興趣,高中畢業時,就辛辛苦苦去考了一張 CCIE(Cisco Certified Internetwork Expert)證照。這張證照很難考,他年僅十九歲就考上,是考上這張證照最年輕的華人。我問他:「你考這張證照幹嘛?」他回答:「啊你都斷我後路了,我要自己想辦法啊!」 我兒子女兒現在在紐約讀書,每一次我去看他們,他們都跟我講很多未來想做的計畫。他們這麼有想法,都是因為我斷他們後路,他們得自力救濟啊。 他們對物質缺乏的容忍度也比較高。我去年寒假去紐約看他們,我女兒還是拎著她在逢甲夜市買的、一隻不到台幣五百元的大包包。她敢在紐約這個時尚大都會,這麼理直氣壯、毫不自卑的拿著這個夜市包包,有這種精神,我以她為榮。 我兒子跟他女朋友在紐約登記結婚,連捧花都自己紮。因為美國新娘捧花很貴,一束要一百五十美元,自己做成本才七十幾元。登記當天,我看其他人都穿著豪華的燕尾服,只有他穿著一件四十美元的H&M西裝,裡頭搭一件圓領的素色上衣。因為沒有領帶,他拿了一支麥克筆現場在衣服上「畫」了條領帶,旁觀者看了都用力幫他鼓掌,我也覺得我這兒子真有創意!這個婚禮,保證他一生難忘。 今年寒假他們回來,我把他們叫過來,宣佈我的財產處置計畫。他們其實可以跟我「張」(台語,耍賴)一下,或至少討價還價、看可不可以提高比例,畢竟法律上他們本來可以各得我一半財產,但他們都不假思索就答應了。因為他們知道,我是愛他們才這麼做的。他們明白,爸爸不給他們財富、不讓他們進公司,都是為他們好。畢竟,要有血有汗有淚的人生,才是精采的真人生啊! 戴勝益給兒女的「留學須知」 (1)順利完成學業拿到文憑(成績毋需太好,不能整天待在圖書館)。 (2)英文要學到非常好,說、聽、寫自如(CNN懂 90%以上)。 (3)交很多外國朋友(各行業各年齡層均有)。 (4)遊遍全美國各州、各大城、各景點。 (5)看遍 N.Y. 的所有歌劇、舞台劇、電影、博物館、美術館。 (6)每日步行10,000步以上,養成每日運動的習慣。 (7)在「安全保障」與「固定預算費用」下,極力擴大見聞與視野,千萬不要儲蓄。 (8)深入當地一般人的生活領域。 (9)開始練習理財,培養「讓每分錢發揮最大效益的本事」。 (10)培育第一流的公關技巧(讓大家願意接受你、信賴你、協助你)。 (11)需熟讀《Taiwan Today 》,以及寄去的經濟資訊剪報,不能與台灣的經濟圈脫節。 (12)四年內務必完成以上事項,回台創業。 ps.看了之後 應該更知道如何做父母

如何看待犯錯的孩子

2010年12月10日
公開
37

如何看待犯錯的孩子 講師◎李茂生教授/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整理◎翁婉玲 對於犯錯的孩子,很多所謂的「專業人士」在談輔導技術時,都是說:要深入孩子的心,要把自己當作他,將心比心、體會到他內心的苦楚;但我覺得這事實上很難做到。將心比心是什麼呢?捫心自問,我們真的能夠完全暸解別人心裡在想些什麼嗎?我們是不是很習慣刻意去營造一個看起來很美滿的人際關係,其實心裡面常常不是這麼想? 我們無法、也不需要用很專業的知識來探索小孩的內心。當你嘗試這樣做時,常常只是透過人際關係上的上位地位,把你心中的想法、慾望,全部壓到對方身上。通常這些慾望會成為獨斷地判斷小孩是否犯錯的標準,而壓力則是成為小孩犯錯的根本原因。 所以與其信賴專業,不如信賴自己的本能。如果真的能面對自己,瞭解自己,瞭解你的小孩;不需要等到小孩已經到達違法而被送到法院的階段,就可以在更前面一個階段,修復彼此之間的關係。 我們一定要先承認,有人際關係就會有上下關係,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就像法律說,正義與公平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這句話背後隱含的意思其實是說,正義與公平是不存在的。如果我們跟小孩說:「爸爸和你坐下來推心置腹談一談,我跟你是平等的。」他們一定會覺得:「你又在假仙,到時候又要扣我的零用錢。」 在上位的人如果沒有做好該做的事,又以為可以瞭解對方的內心,把自己的理想不斷壓到對方身上,總有一天孩子會喘不過氣來,會想脫離。 不同世代的鴻溝 我們這個年代的人,所處的時代充滿了遠大的理想,年紀輕輕就被灌輸了很多想法:有「反共抗俄、還我河山」,還有「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覆巢之下無完卵」。我們都會背「整齊、清潔、簡單、樸素、迅速、確實」;我們任勞任怨、不求任何代價,只為了更高的國家的利益。連小朋友寫作文都是寫:我將來要當總統、警察或軍人,保衛國家。 這個時代的人,每個人看起來好像都有犧牲奉獻的精神,但在某種程度上,這其實是違背人性的。到四十歲的時候,很多人會發現,自己的理想開始幻滅;自己的一生都是在服務別人,而不是為了自己。不過雖然理想幻滅了,但是仍舊是心有所不甘,所以就會想去影響小孩,把自己一直以來所夢想的、想達成的,延續下去。 但社會的局勢已經改變了,現在青少年卻沒有什麼遠大的理想,他們只能透過很多小東西來表彰自己的特性和人格;他們追求的是「你有的,我都有;我有的,你沒有。」從衣服的廠牌到御守的花紋,每個人都想證明自己的與眾不同。這時候你跟他說,人生要有雄心壯志,要看得遠,一點用都沒有。現在的孩子非常現實,沒有辦法被偉大的理想所規訓。 兩個世代之間的差異,讓大人很難真正瞭解孩子在想什麼;這時如果大人透過較為上位的地位,要求孩子去追尋自己曾經追尋過的夢想,就會對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壓力。 偏差值造成的傷害 在現實社會裡,孩子與成人「理想」間的差距不是那麼明顯;但彰顯這種差距對統治者來講非常重要。就像驢子前面掛的紅蘿蔔一樣,如果有紅蘿蔔,驢子就會朝著自己想要的地方走。所以我們的教育系統做了一件事,把每個人的現實和期待他走的方向之間,設立了偏差值。比如說,發明全民英檢之類大大小小的考試,樣樣都用分數來評定高下,讓小孩子從小就不斷追求毫無意義的一分、兩分。 以前我們那個年代,大家比較在乎的是最終的理想和成就,目標在那裡,雖然起步較晚,但只要再花一、兩年,一樣可以達到那個境界。但現在凡事都比偏差值,很容易掉下來,今天考得好不見得明天會考好,所以每個人都會為了這個國家所設計的規訓機制,耗盡所有的精力。 而偏差值比不上人家的孩子,一次又一次,被貼上標籤,會遭受到嚴重的挫折。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再把自己的理想壓進去,小孩子的生活空間頓時被綁死,有可能已經被推到虛構世界的邊緣,我們卻不知道,還一直壓。壓到最後,小孩子雖然還是有物理的身體,但他在社會上是透明的。 被透明化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別人看著你,卻好像你不存在。透明以後孩子總是想大叫:「我存在著!我存在著!」把自己最後的求救訊號傳出來。而吶喊的方法,有時是傷害自己,有時就是傷害別人。 人際關係需要面具 我在民國86年時參與了新〈少年事件處理法〉的制訂工作,其後又積極地參加法官的訓練課程,至今已經有很多的法官都結訓了。我花了很多心力想讓他們理解:小孩子的犯罪是社會逼他透明,他發出的最後吶喊。你想救已經被透明化的小孩,要先放棄對於溝通系統的操作,讓他找回自己的面具。我們每個人至少要擁有三套面具,才能處理好人際關係。只有一套面具的人,現在應該會蹲在大牢裡。坦白說,我的包包裡有五個面具,對不同的人,用的面具是不一樣的。我面具越多,我的特色就越多、越能展現自己的人格特質。 你要提供一個環境給他,刺激他發出第一道訊息、尋找自己的反應。這道訊息可能讓你很生氣,不願意接受;沒有關係,再怎麼氣,你順著社會化的規矩回應一次,他也會順著規矩,再回應回來。反反覆覆練個幾次,他有了第一具面具,就不會痛了。不管他給你的刺激是什麼,你都反應,一次一次訓練他不斷表演自己的面具,進而擁有很多面具。 這些面具都是為了既存的社會結構而存在,大人可以幫助孩子了解這個現實,如果想尋求絕對的自由會毀了自己,斷絕人際關係;也不需要否認自己想支配孩子面對世界的方法的慾望,只要記得克制自己,不要讓孩子變成透明人,這樣就夠了。 ..三個案例 .. 大人在「上、下關係」裡真正要做的事,應該是撐著孩子,當他最後的支柱。不管孩子有沒有做錯事,在他快要被透明化的時候,能夠擋著他,讓他活在現實的世界裡,有力量發出自己聲音。 我舉三個真實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希望這些經驗對大家有幫助。 【案例一】日本有名的神戶殺人事件:一個國二的孩子,殺了兩個國小五年級的小孩,然後用刀子從頸部一刀一刀把頭切下,用布包著,掛到自己校門口。 法官只判他到少年院(我國的撫育院或矯正學校)住兩年,並進行心理輔導。 為什麼法官要這樣判? 因為這個孩子從小,父母為了生存,都在外工作,根本不理小孩,交給阿嬤照顧。一直到小學六年級為止,孩子做錯事衝回家裡,先找的都是阿嬤。阿嬤是他的避風港,他可以在這裡享受到人際的互動和支持。阿嬤拍著他說:「不要緊,不要緊,做錯任何事都不要緊,你就是阿嬤的小孩。」不用管阿嬤心裡怎麼想,至少孩子感受到的是真實的擁抱和安慰。 國小六年級阿嬤去世,他受到汙辱或欺負時回到家裡,一個人都沒有。他開始不能理解,自己存在的價值是什麼?於是他找來動物,從動物的哀嚎和眼神裡尋求自我。他開始抓野貓,把貓的舌頭、腳掌剪下來,泡成好幾罐。一直到附近的野貓都逃光了,還是沒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 他不敢跟更大的大人有互動,因為他非常虛弱和透明化,所以他開始玩比他年紀小的小孩子。玩到最後,他想吶喊,讓自己不再透明,所以做出了如此令人難以置信的事。 從國小畢業的那天開始,一直到殺死小孩為止的兩年期間,一個人就這樣被毀掉。他無法從事真正的人際交往,只能用殺人的方式讓人知道自己需要協助。 【案例二】有一個爸爸是民國38年從大陸來台的老兵,取了原住民老婆,後來老婆跑掉,留下一個小孩。他退伍後,把所有的積蓄都灌注在小孩子身上。為了讓小孩能擁有戶籍分發進明星國中,他把所有的錢用來幫小孩在國中附近租了一個閣樓,整整租了六年。他所投資的愛和物質,對小孩來講是非常大的壓力。 那間學校有非常多高知識分子的孩子,從小就受到很多「贏在起跑點上」的教育;小孩剛進學校的第一堂英文課就嚇到了,因為其他小孩的英文程度都很好,還能用英文和老師對話,他卻完全聽不懂在上些什麼。老師看小孩跟不上,從校長到工友,每個人都勸小孩轉校。 小孩怎麼敢轉校?回家也不敢讓爸爸知道。大家上課,他一個人坐在那裡,像透明人一樣,沒有人理他,壓力非常大。後來,他開始蹺課,在學校裡找個小角落蹲到下課,然後再笑嘻嘻回家,假裝學校的一切都很順利。 逐漸,他在學校的據點旁邊,開始有香煙、有空米酒瓶,還有保力達P;慢慢地,他膽子大起來,不願意做透明人,一步一步跨出校門,進入幫派。 最後我知道的是,他跟一個都是慣竊的竊盜集團在一起,他是其中最小的一個成員。這個集團後來整體被抓到,他也變成常業犯,被送到新竹少年監獄。 父親充滿壓力的期望,和整個學校對他的漠視,竟然讓一個本來應該擁有受「義務教育」的權利的孩子,就在校園裡被徹底透明化,走入歧途。 【案例三】我有一個朋友,在他女兒小的時候,給了她一塊錢,要她放在鉛筆盒裡,不能搞丟。交代她,學校有任何事情,一定要用這一塊錢打電話給他。 終於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事情。 在現實社會裡,小孩子尋求的是一分兩分的差距。他的女兒和她的同學,為了一、兩分的事情吵起來,說老師不公平。兩個人互相罵來罵去:「妳是假的,我是真的啦!」 後來她同學不高興了,跑去找當導護的媽媽,媽媽跑去找老師;兩個大人加一個小孩,一字排開,對著一個瘦瘦小小的小女生說:「妳錯了!」那個女孩當場掉下眼淚,哭著拿出一塊錢,打了那通電話。 我朋友從辦公室趕到學校,闖紅燈、超速,只花了十分鐘車程。到了學校,他衝去先找訓導主任和校長,說:「小孩吵架,你們憑什麼用大人的地位,威壓著小孩,讓她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因為讓小孩子一句話都講不出來的下一步,就是透明化。他們試圖吶喊:「救我!救我!」,但是大人壓著他們,讓他們連辯駁的機會都沒有。 這時候,我的朋友不管女兒有沒有做錯,走過去撐著她,讓她可以講出心中的話。要罵人也可以,要辯解也可以,並沒有強迫她道歉。大人威壓小孩,就是不對。他撐著女兒,讓女兒的聲音不會在大人對小孩的威權裡消失。 這就是成人該做的事情。 給他機會回到原點 對任何一個做錯事的小孩,不要責罵他、更不要獎勵他,只要站在他旁邊,幫他撐起自己的空間,不要去干涉。你只要敞開胸懷讓他回來,拍拍他,讓他感到安慰,了解這裡有個避風港,就夠了。他會開始有自信心,會開始信賴人,他會再度出去,表現出他自己獨特的人格。這個人格不是你能干涉的,因為他是他,你是你;但你撐著他,讓他可以發出自己聲音,不被透明化。 我所參與的〈少年事件處理法〉就是根據這個簡單的道理設計出來的。我們提供新的機會,讓任何做錯事的小孩都能回到原點,而這個原點擁有無限的希望跟選擇。至少,他可以重新選擇合法、非法、合道德、不合道德;他怎麼選擇,我們無權干涉,他下次要不要再犯,跟我們這次要不要給他協助都無關。我們只是提供他機會,讓他在這段飄搖不定的期間裡可以活存下去;不要在他發出最後吶喊時,斷了他的生路。

每天做一件好事

2010年12月09日
公開
11

每天做一件好事 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昨天去山地服務,坐我旁邊的是一位電子公司的副總裁。我認得她很久,卻不曾跟她聊過私事。我知道她是白手起家,但過程並不清楚。昨天因為山路很長,她就告訴我她的故事。 她高商畢業以後,考進一個公家機關做會計。她母親過世時,她回鄉奔喪,因為辦喪事要用錢,所以下了火車便去提款。沒想到因為太過疲累,精神恍惚,她領完錢,抽出提款卡後,卻忘了拿錢,便匆忙回家了。等到要用錢時,她才猛然想起錢還留在提款機上。 她飛奔去車站,一邊跑一邊哭,心想凶多吉少,火車站旁的提款機是最繁忙的,無主的錢誰不要呢? 想不到她跑到提款機時,看到一位老農夫,褲腳是捲起來的,腳上還有泥巴,手上拿著她的三萬元。她感激得幾乎要跟他下跪。她問老農夫,如果她沒有來,他會在那兒站多久?老農夫說,三萬元不是個小數目,它的主人一定會回來找的。她說,老農夫看到她出現,好像比她找到錢還要高興。她了解原來這就是做好事的快樂。於是她立下心願,每天一定要做一件讓別人快樂的事。 她銷假回去上班後,便主動幫助人,看到事情就做,而且是心甘情願的做。公文開始電子化後,勞委會開辦了電腦職訓班,她的主管替她爭取到名額,告訴她,這是新興的領域,學會了電腦,不怕沒飯吃。她知道比她有資格的人多的是,是主管力荐她,給了她這個機會,所以她非常珍惜,努力的學,因而得到教課老師的青睞。這位老師叫她晚上去上課,鼓勵她拿到正式文憑。後來,她嫁給了這位老師。當時男方家長很反對,但她先生很堅持,對父母說:「我在她身上看到為妻的一切美德。」她深受這句話的感動,所以兩人剛出來創業時,雖然很辛苦,但是她一句話都沒有抱怨。 其實,人不必管美醜,潔身自愛、努力上進是最吸引人的條件。她到現在還是每天要做一件讓別人快樂的事。她說,她深深感受到施比受更有福。 她最讓我感動的是她富而不驕、誠樸勤儉。有一次,我們下山時肚子很餓,那時還沒有高鐵,回到臺北至少得花三四個小時,所以我想在埔里先吃點東西再走。我看到一家飯館,正要進去,她拉著我,眼睛四處搜尋,看到對街有個麵攤,就叫我過街去吃麵。她說,兩個人吃飯,兩菜一湯,三百元跑不掉;吃麵,一碗才五十元,我們可以省下兩罐奶粉的錢。因為有位善心人士介紹我們去買凹罐奶粉,給山上的孩子添營養,一罐才一百元,奶粉並未過期,只是罐子不好看而已。我沒有想到一個家財萬貫的人會這麼節省,心中真是感動。 我父親常說:「廣廈千間,夜眠八尺。」住再大的房子,晚上也是只能睡一張床。人不要做守財奴,錢花出去是「財產」,不花叫「遺產」。父親說,錢不可以浪費,要花在刀口上;但不可以小氣,該花的就要花。我父親活得很快樂,我看我旁邊的這位副總裁也活得很快樂。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又學到一課。 每天做一件好事並不難,而且又會使自己快樂。做好事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因為從幫助別人,看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

(轉載)如何養出自律的孩子

2010年11月26日
公開
15

(轉載)如何養出自律的孩子 作者:楊俐容  出處:親子天下 為什麼孩子要權利時一副理直氣壯,真要他負起責任來,他就不願意承擔?怎樣的對待,才能讓孩子學會自律? 請問楊老師:我孩子吵著要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專家也都說孩子要學會自律,將來才能管好自己。於是我們重新調配,給孩子一個房間,希望他能藉此發展自我管理能力,結果他的房間亂得跟豬窩沒啥兩樣。我要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趨於自律呢? 爸媽認同孩子需要發展自律,願意騰出空間,讓孩子可以練習;也了解青少年渴望跟父母分立,希望保有自己的領域。父母的做法立意良善,值得鼓勵。 自律的涵義、重要與發展 一、自律是什麼?自律是指人能服從內在良心的規律,並能適當的約束自我的行為。自律能力包括: 1. 自治的能力:如個人清潔、生活自理等。爸媽不在家,能煎個蛋、泡個牛奶給自己吃;有能力維持自己和居住環境的衛生與清潔,都是自律的表現。另外,有能力規劃生活規範並確實執行,也是很重要的一項。很多研究指出,合理規範對孩子有很大的幫助,每次都能順利找到要用的東西,可以節省不少時間,也免去焦慮不安。 2. 自發的道德:自律孩子的道德觀念是經過內省深思的,做了不道德、損及別人的事情,會有罪惡感,所以不做。他們做事會考慮到群體,負責又利他。 3. 堅毅的精神:擁有約束自己的能力,因此能夠為了更重要的目標延緩一時的滿足,這也是成功很重要的基礎。 二、自律的重要。很多研究指出,自律的孩子成就表現比較好。智商相當的孩子,自律愈高成就也愈高;智商稍有落差,但只要自律高,成就表現甚至比智商高但自律能力差的孩子要來得好。會考慮到別人,懂得自我約束,人際關係也較順暢圓滿。此外,自律的孩子較獨立自主,自信和自尊相對較高,自然也擁有較強的挫折忍受力。 三、自律的發展。嬰幼兒期是無律階段,沒有所謂的紀律、規範,為所欲為,不知是非善惡;基本上就是想吃就要吃,不舒服就要哭。接下來就是學前、國小中低年級的他律階段,遵循的是權威人士所訂下的道德規範。他們做不做某些事,遵不遵守道德規範,通常是為了避免受罰或討權威人士的歡心。 小學高年級、青春期,是孩子從他律邁向自律的重要階段。能順利發展出自律的青少年,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覺察自己的行為是否恰當;他律型的青少年就需要外力約束,才能表現恰當行為。 了解自律是什麼之後,我們再來談談為什麼有這麼多父母看到青少年房間亂,會火冒三丈,一天到晚為了這種事情開戰? 一、目標大不同 青少年最想要爭取的是自主權,也就是「能依照自己的意志、權利行事、思考,完全不受外力干涉」。 因此,房間怎麼布置、要多整齊,是我自己的事,爸媽不應干涉。然而,自主不等於自律,青少年要自主,父母期待的卻是自治和自律。自律是,不僅擁有處理生活事務的自治能力,在滿足自己的需求時,還會考慮到行為是否干擾別人?兩造目標大不同,當然就會有衝突。 二、背景大不同 道德價值、行為規範會著隨時代改變,對於生活秩序的看法和習慣也有代間差異。父母以自己年輕時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的生活規範,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仔細想想,這個要求其實未必合理。 時代不一樣了,現今父母成長的年代,台灣經濟才正起飛。當時光一個櫃子,就足以裝下一位青少年所有的東西;現在的孩子,可能三、四個櫃子都不夠裝。以前我們的東西少,事情少,不僅有比較充裕的時間整理房間,整理起來也不會太困難。現在的孩子東西多,有趣的事情也多,他們能用來整理房間的時間變少了,要把房間整理得井然有序也比較困難。 再想想,以前我們的軍訓護理課程不只教導如何鋪床、如何把被子摺得像豆腐乾,甚至還要檢查、考試、比賽。在那種時代氛圍下,即使再懶散的青少年,整潔習慣也不會太差。而現在連軍中都要限制阿兵哥曝曬在太陽下的時間,孩子所面對的社會規範、培養起來的行為習慣自然不同以往。 簡單來說,這個案例凸顯兩代情況大不同。若能釐清彼此的觀念,達到共識,就比較能解決問題。否則親子各執一詞,永遠沒有交集。 接著,讓我們一起來釐清「房間的整潔是否跟自律有關」這個問題。 事實上,整潔和整齊是不一樣的,衛不衛生會干擾別人。像房間累積太多毛屑灰塵,導致家人過敏;吃剩的食物、用過的杯盤沒有隨手清洗,招來蟑螂螞蟻,都是為了自己快樂方便,卻讓別人承擔後果的行為。青少年已經能夠了解這當中的因果關係,如果無法約束、要求自己,那就是欠缺自律的精神和行為能力。因此,清潔的問題一定要處理,至於整齊,就有比較大的商榷餘地。 尊重個別差異 房間整整齊齊的孩子,必定擁有自理、約束自己,以及歸納的能力,但房間不整齊的人卻未必就沒自律。這裡頭牽涉到孩子天生的個別差異。 每個人天生規律性不一樣。有的孩子根本不需要教,東西不擺整齊,他比你更難受。像我們家老大規律性很高,她所有的東西都歸類得整整齊齊;跟她借東西,她會精準的告訴你在哪個櫃子、哪個抽屜的哪一格。換成我小女兒,她就會直接幫忙找,但如果她忙,可能就會答說:「好像在某某地方,麻煩你自己找找看,不好意思!」找不找得到,就看運氣了。雖然規律差了十萬八千里,但他們在學習、人際等領域卻一樣能夠自律。 整齊程度不符合爸媽的期待,對父母是困擾,但不見得是客觀的問題。只要門一關不要妨礙觀瞻、客人來訪時有能力稍做整理、不對自己的生活構成困擾,也不把收拾的責任丟給爸媽,實在不是什麼大問題,更不需要擴大成為親子關係的危機。 整潔度不一樣,不是誰對誰錯,只是不同。在我們家,重規律的大女兒是事務達人,但有時也會以生活上適度的凌亂來放鬆自己、調節壓力;不太講究秩序的小女兒創意十足,一旦開始為找不到東西而困擾時,也會在瞬間把房間整理得井井有條。像這樣,父母真的不用擔心。 另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是,自律的發展需要時間和過程。不是給了孩子權利,他就能夠自律。要權利很容易,負責任很困難,這是個過程,需要時間學習和轉換。 教養要有方法,換個角度思考 像本文的案例,許多父母即使知道孩子需要時間長大懂事,但內心還是很容易以自己的標準來評判孩子的行為表現,也因此會出現像「亂得跟豬窩沒啥兩樣」的喟嘆。 父母對青少年的不滿,常以下列幾種反應表現出來: 命令:你現在就給我去收拾! 恐嚇:三天內不整理好,我就把你趕出這個房間! 教誨:要享有權利,就必須負起責任啊! 責備:從來沒看過像你這麼邋遢的孩子。 嘲諷:連收拾房間的能力也沒有,還說自己已經長大了。 建議:你只要減少一點上網的時間,早就把房間收拾好了! 其實不管直接罵或在心裡嘀咕,孩子都感受得到父母對他們的評價。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和自主,青少年典型的反擊有: 防衛:我哪有邋遢,不負責? 爭辯:這樣就叫豬窩?你還沒看過我同學的房間哪! 論理:時代不同,已經沒有人在意房間亂不亂了! 放棄:我就是邋遢,我也沒辦法! 父母和青少年一旦陷入這種我對你錯的爭戰,就很容易失去焦點。 青春期是發展屬於自己人生準則的重要階段,青少年的目標在創新(creation),會選擇最適合自己年代的價值與策略,來建立自我風格、生活型態、對事物的態度,學習舒適、有效的處事方法。而他們的父母卻已進入確認(validation)的生命階段。他們遵循某一套價值觀多年,因此會趨向於要確認自己的選擇是對的,自然會期望下一代的認同。 兩代需要互相理解,才能夠互相尊重。青少年必須體會,要父母承認過去用了幾十年的價值觀是錯的,實在是強人所難。同樣的,父母要能了解青少年是未來時代的創造者,父母的價值和規範只是參考值之一。勉強孩子照單全收,可能造成他們不合時宜、無法適應時代的變遷。 如果能用比較好的方式讓孩子知道:你要尊重我的價值觀,因為我已經用了幾十年,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我也知道時代、環境不同,我願意尊重你的想法,青少年就會變得比較體諒。給權利只是自律的開端,陪伴和帶領,讓他能不斷嘗試錯誤,才能發展出自律的能力。 而與青少年討論的過程,是在培養他,讓他長出能力,真正了解人的不同,懂得包容與尊重。即使親子的價值觀都在合理範圍內,只要有落差,就會有衝突。把親子衝突當成是一種修練,修練到最後,對人就會比較寬容。我們期待孩子能自律,也希望他有開放的心胸,開闊的視野。笑顏以對,以好奇、感興趣的方式看待彼此的差異,孩子就會長得很好,自我尊重,也懂得尊重別人。(採訪整理�江美滿)

(轉載) 別逼孩子打招呼

2010年11月24日
公開
41

(轉載) 別逼孩子打招呼 作者:李坤珊  出處:親子天下 小孩子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 趕快說阿姨好呀!」回到台灣三個星期,不管是到別人家做客,或在公共場所與人打招呼,常常遇到大人半引導、半強迫的要他們手中或懷中的幼兒跟我打招呼。 小孩子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 趕快說阿姨好呀!」回到台灣三個星期,不管是到別人家做客,或在公共場所與人打招呼,常常遇到大人半引導、半強迫的要他們手中或懷中的幼兒跟我打招呼。 比較不怕生的孩子,總還順著大人,緬靦的輕聲說「阿姨好。」個性較為內向、敏感的,就抿著嘴、一邊往後縮,一邊鉤著眼睛看我,不說就是不說。站在一旁的大人也覺得尷尬,覺得自己沒把孩子教好,忍不住開始以責備的口吻說著:「小孩子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之類的話。 個兒小不表示自尊線也很低 每一回聽見大人這樣說孩子,總覺得好不忍心。我曾經是小孩,現在又天天與幼兒相處,深深了解被大人說「沒禮貌」的感覺,是一種羞愧,也是一種挫敗。羞愧的是自己不好,嘴巴不甜;挫敗的是自己做不好,讓成人失望。而這種種的感覺,都得同時在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被揪出來。 我常想,沒有任何一個大人受得了自己在大庭廣眾下被羞辱,那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幼兒)應該承受呢?為什麼我們會毫不猶疑的、高高在上的,在眾目睽睽下,責備那身高只及腿或腰的幼兒呢? 或許這其中的重要關鍵就是,我們不覺得幼兒有自尊心。我們覺得他們那矮矮的身驅裡,沒有太多感覺,沒有太多自尊。所以,我們的話不會讓孩子受傷,就算受傷,也是一點點。此外,成人的話是一種教導,「孩子就是要教!」 更或許,在我們小時候,我們的自尊心也被默視了,所以現在長大了的我們,也看不見幼兒的自尊心?我們看不見那站在巨人叢裡的小小孩,對陌生人的畏怯。我們看不見小小孩的罪惡感,因為連他心愛的爸媽(甚至爺爺奶奶)也覺得他不夠好,在所有大人的注視下數落他。 是的,在眾人面前數落孩子,「教孩子」的責任是盡到了,絕對不會落人口舌。在所有的「目光」下直貼孩子標籤(沒禮貌、太吵、不聽話……),「警惕孩子」的目地達成了,好像離「好孩子」的目標也愈來愈近。但是羞辱有用嗎?以羞辱為手段的幼兒教養,會有什麼問題呢? 一、語言的暴力 在以羞辱為手段,所遇見的第一個弔詭,是語言的暴力。假如我們的社會體系認為讓一個人羞愧,會很快的收到教養功效,那直接面對面的運用「沒有禮貌、你將來完蛋了、你這樣沒人會喜歡你、你真麻煩、真倒霉生到你……」等的語言,也就理所當然!這類的語言,直接攻擊個人的自尊,讓人覺得渺小、一無是處,所達成的效果就是羞愧。孩子生活在這類的語言下,所成就的是大人的願望,所犧牲的,是孩子自身的尊嚴。 傷害孩子的尊嚴,最大的影響就是孩子覺得不應該正視自己的想法、情緒和感覺。傷害孩子的尊嚴,所帶來的長遠影響是,他們日後也不會正視他人的想法、情緒和感覺。這樣的輪迴,所帶來的默視情緒,甚至情緒傷害,永無止境。 二、忽略孩子的成長需求 小小孩對陌生人的畏怯和害羞,是與生俱來保護自己的能力。你一定記得,你的嬰兒在五個月大前,任誰抱都可以。但在六個月大前後,突然間,除了媽媽(主要照顧者)外,好像看誰都不順眼,誰抱他,他就扭頭大哭。我們通常都以「陌生人焦慮」,來形容這個現象。 雖然這個焦慮,會在一歲半後,逐漸淡化,但隨著年紀漸長,在面對陌生人的那一剎那,他們會有一些直覺的警覺。他們會靜靜的看著陌生人,好像是在以自己的感覺,去感受、去觀察「這個人安不安全?」、「他對我好不好?」。 「陌生人焦慮」讓孩子只接近對他成長有利的人,讓自己與那個人產生情感上的連結和依附,並從那個依附裡發展安全感。而在幼兒階段養成的警戒,又何嘗不是與生俱來保護自己的能力,透過那樣的能力,逐漸學會分辨他人、信任他人。 只是很遺憾的,許多成人在引領幼兒接觸他第一次遇見的人時,會忽略掉幼兒的這個觀察,這道「安檢」過程。更讓孩子擔心的是,他還來不及反應,這個陌生人,就會靠他很近,摸他的頭、拍他的臉。雪上加霜的是,在錯愕下,自己心愛的爸媽(主要照顧者)還責備他「小孩子不能沒禮貌、害什麼羞嘛、不聽話、讓大人丟臉……」。在這幾重因素下,孩子會認為自己的感覺和想法重要嗎?大人怎麼想,小孩也該立即這麼想;大人認為要有禮貌、見人就得嘴巴甜的叫人、打招呼,那小孩也該立刻這麼做。孩子會認為不這樣聽話,就不是好孩子,不是嗎? 三、罪惡感的建立 在幼兒的成長旅程裡,他們會碰到一個成長上的難題:罪惡感。它與幼兒「好奇、主動探索」的熱情,緊密相連。 當自己依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究這鍋裡有什麼?去試探我這樣做,他是不是就會這樣反應?這種種試探的結果,卻也可能打破某樣東西,或惹毛了哪個人,與成人的意願和秩序相左。於是孩子會愧疚自己讓大人生氣,把「自己不好」這樣的罪惡感加諸在自己身上。 同樣的道理,當幼兒因為需要時間去觀察陌生人,卻得不到認可,又聽見成人一再說自己無禮時,他會產生罪惡感。一則可能孩子覺得憤怒,反而不去做;二則也可能孩子覺得自己太差勁,就不得已順從了。不管是絕不依從或暫時順服,兩者都忽略了孩子個人的想法和情感,也都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夠好。反抗不依,自己不好;依樣順從,也因為自己的感覺有錯,還是不好。 從尊重中學會禮貌 那要如何做,才能讓幼兒學會和人打招呼?最重要的關鍵,仍是尊重。最有效的辦法是示範和引導。以我在書店看到的場景為例: 有個媽媽手裡牽著四歲大的孩子,在書店裡遇到好友。兩個大人幾句寒暄後: 媽媽對著孩子說:「小涵,這是王阿姨,她是媽媽的好朋友。」 王阿姨在離孩子有一點點距離的地方,蹲下來,對小涵笑一笑說:「你好,小涵,我是王阿姨。」 王阿姨等了一下下,接著說:「你的娃娃好可愛。」 王阿姨又斷斷續續的與媽媽和小涵對話,然後在她離開前,她說:「小涵好可愛,小涵再見。」 媽媽說:「跟王阿姨說再見。要不要抱王阿姨一下?」 小涵有點害羞的說再見,然後走到王阿姨跟前,抱了她一下。 在這個例子裡,我看到了王阿姨的尊重:她給孩子空間和時間去觀察她;她先善意的打招呼,主動關心孩子喜歡的東西;不強迫孩子馬上回應,耐心等待孩子的回應。 同樣的,我也看到了媽媽的尊重:她不強迫孩子要馬上打招呼;她先介紹大人給孩子認識,親身示範如何與人問候;她等到孩子安心後,再引導她如何做;並詢問孩子的意願。 那一天離開書店後,我在一家公司的樓下碰見友人。才一見面,他立即對著他那三歲的外甥說:「快叫李阿姨」。靜寂一秒後,他催促說:「快叫人,小孩子不能沒有禮貌。」而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做法,就是靜靜的對他微笑,慢慢的說:「你好,我是李阿姨。你不認識我,有些害怕,對不對?」我想藉由這樣的說法,讓小孩安心,也提醒那個大人。但無奈的是,那個看不見小孩心情的大人又繼續說著: 「這麼沒有禮貌……。」眼看著那嘴巴越抿越緊的小孩,心中也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

養出健康寶寶真easy!

2010年11月23日
公開
52

養出健康寶寶真easy! 寶寶為何腹瀉不止? 寶寶為何哭鬧不安? 寶寶有無鬥雞眼或O型腿? 新手父母別心慌! 黃醫師教你正確判讀各種徵狀,不再被莫名不安給打垮了! 有輕鬆心情的爸媽,才有健康快樂的寶寶! 黃瑽寧醫師矯正育兒迷思! 提供新手爸媽最新、最正確的育兒知識! ●發燒會燒壞腦袋? 肺炎的孩子發燒再怎麼高,也不會壞了腦袋;反之,一個腦炎的孩子不管發燒幾度,腦袋都會有危險。發燒只是孩子生病的症狀,找出孩子發燒原因才是重點。 ●趴睡好?仰睡好? 事實證明,自一九九二年,美國兒科醫學會推行嬰兒仰睡運動後仰睡運動後,美國嬰兒猝死人數從每年約五千人急速下降為三千人。此外,純趴睡的孩子牙床較窄,此為美國小孩的牙齒幾乎都需矯正的原因之一。寶寶的安全應放在第一,而非擔心頭型好不好看等旁枝末節。 ●不剪舌繫帶,講話會「臭乳呆」? 台灣人很喜歡剪舌繫帶。事實上,所有「臭乳呆」的孩子當中,只有一•一%左右是跟舌繫帶有關。只要寶寶的舌頭可以舔到他的下嘴唇,沒有呈現「蓮花舌」,就表示舌繫帶夠長,也就不用挨一刀,這是我良心的建議。 ●不清耳屎,會得中耳炎? 中耳炎和耳屎一點兒關係也沒有。大部分媽媽掏耳屎的結果,都是耳屎被推得更裡面,或者傷了耳道,造成寶寶外耳發炎,得不償失。 ●寶寶黃疸時要停止餵母奶?與母乳相關的黃疸,分為「哺乳性黃疸」與「母乳性黃疸」。若為哺乳性黃疸,需檢視餵奶的姿勢是否正確,並增加餵奶頻率,避免連續睡四小時以上不喝奶。若是母乳性黃疸,建議仍餵母乳,增加頻率與奶量。寶寶吃的多,頻繁排便可帶走更多膽汁,進而降低黃疸值,此為「降低腸肝循環」。 本書重點: ◎生產前後該準備事物,迎接寶寶誕生! ◎初生寶寶是否健康?新一代新生兒篩檢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2010年實施的「五合一疫苗」如何施打才安全? ◎新手父母停看聽!嬰幼兒常見的各項病症圖文詳解! ◎黃醫師專業飲食調配,讓寶寶頭好壯壯身體健康! ◎孩子生病了!19項病徵圖文詳解! ◎我家也有過敏兒!改善三大過敏症的專業建議!

摘去標準答案的緊箍咒

2010年11月20日
公開
46

摘去標準答案的緊箍咒 作者:洪蘭  出處:天下雜誌 460期 2010/11 兩位美國學者花了六年的時間,歸納全球三千名科學家的特點,發現是「好奇」與「好問」;然而,這兩樣特質,正是所有孩子與生具備的,但為什麼最後成為科學家的人少之又少? 許多人恐懼科學,覺得它很深奧,其實科學就是生活的態度,「用別人沒有想到的方法,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想到別人沒有想到的地方,如此而已」,我們一出生就在做。發展心理學家說嬰兒是「天生的科學家」,因為嬰兒眼睛一張開就不停地在探索環境,他們觀察,尋找可能的解釋,檢驗這個解釋的成立,再做進一步的觀察:嬰兒常重複做同一動作,如把湯匙丟到地上,當發出「噹」的聲音時,他就高興的笑,因為他知道他的假設對了──硬的東西掉到地上會發出聲音,軟的玩具熊丟下去就不會。世界就是他們的實驗室,我們的祖先若沒有這種能力是活不到今天的。 好奇好問 人人都是科學家 那麼為什麼有的人長大後,會失去這個本能呢?兩位美國研究者問了這個問題,他們花了六年的時光,找出了全世界三千名科學家的特點,結果發現第一個特點是他們會把兩個看起來不相干的概念連在一起;第二是他們會打破沙鍋問到底,一直問「假如…會怎麼樣?」,「為什麼這樣做而不那樣做?」,直到自己完全明白為止,他們會親身去探索和體驗事情的上限和下限。研究者下結論說「強烈的好奇心,追根究底的好問(inquisitiveness)」區分了科學家和非科學家。 我們看到四、五歲幼稚園的孩子每天問:「他為什麼要哭呢?」,「貓為什麼要吃老鼠呢?」,「花為什麼會開呢?」,但是進小學後,他們就不問了,因為他們很快就了解老師在意的是標準答案,多問只會自討苦吃;到了高中,幾乎沒有學生開口了,每天考試都考不完了,哪裡還有時間去想為什麼,背下來應付完就是了。畢業出了社會進入公司後,小職員只能唯命是從,多問會被炒魷魚,何況早已習慣不去問為什麼了。 這是很可悲的現象,一個活潑有創意的孩子經過我們教育系統的「千錘百鍊」後,變成叫一下動一下的「不可燃人」(企業把人才分成三種,最上等為「自燃人」,不需要借助外力自己就可燃燒的人;中間的為「可燃人」,接近火就會燃燒;最下層為「不可然人」,靠近火也不會燃燒)。因此,要回復孩子天生科學家的本性要先除去標準答案這個緊箍咒,然後培養孩子敏銳的觀察力,再推廣閱讀使他有背景知識,能想到別人沒有想到的地方,最後他就能看到了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了。 科學家的搖籃:自然與書本  所以科學思維的觀察力、形成假設的能力和驗證下結論的能力是循序而進的,缺一不可,我們的祖先有很好的觀察力,知道「入鮑魚之肆,久聞而不知其臭」,但是當時沒有足夠的大腦和演化知識,不知道大腦的資源是有限的,大腦存在主要的目的是使有機體生存下去,當一個新的刺激進來時,大腦會馬上去注意它,一旦發現它不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大腦便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可能會害我們、有危險性的新刺激,對熟悉的就不再處理,所以我們就不再覺得它臭了。因此,一個好的科學家必須兼備好奇和好問兩個條件,我們要讓孩子常常去接觸大自然,大自然最是變化無窮的,孩子很快會發現天地萬物時時都在改變,仔細比較今天和昨天看到的,觀察力就出來了。 形成假設的能力比較困難,因為它需要邏輯推理和背景知識。最早發現月球表面不是平的是伽利略,他用自製的望遠鏡看到月球上的黑影是一點一點的褪去,因此假設月球表面不是平的,是像地球一樣有山有谷的,陰影的面積會因太陽高度而縮減。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日,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證實了他的假設。 所以伽利略是先有觀察,看到月球表面陰影一點一點的褪去,再從生活的經驗中知道,太陽昇起時,物體的影子是慢慢褪去,直到日正當中,影子完全褪去,因此他做出月球不是平的假設,三百年後,太空人證實了他的假設。 影子的知識可以從生活上實際觀察到,也可從書中得到,因此閱讀很重要,閱讀使科學家不必親自去做每一個實驗而得到那個知識。別人窮一生之力做的實驗結果,我們只要花幾個星期把它讀進來,這個知識就是我們的,我們就站在他的肩膀上看的比他更遠了,科學要進步,知識沒有傳承是不可能的。當然,歸納的能力是畫龍點睛,結論下的不對則前功盡棄。 科學教育無他,去除孩子頭上標準答案的緊箍咒,恢復他好奇和好問的本能,歸真返璞,科學家就出現了。 (作者為中央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轉載)為什麼養不起小孩?

2010年11月20日
公開
47

為什麼養不起小孩? 作者:顏擇雅  出處:親子天下18期 台灣現在很多人不生小孩,標準答案是「養不起」。但養不起的理由不見得是缺錢,還有比錢更令父母躊躇的因素。想要提高生育率,政府和企業也許得釋出比生育津貼、育嬰假更貼心的善意。 台灣的新生兒年年減少,生育率 已跌至全球最低。各縣市政府為了因應,紛紛祭出生育津貼。內政部長說,中央也有類似規劃。政府憑什麼認為,重賞之下必有孕婦?邏輯很明顯,因為記者在街頭隨機採訪,麥克風湊上前問人為什麼不生小孩,路人甲乙丙總是口徑一致,答:「因為養不起。」喔,既然這樣,給你錢,總養得起了吧。 我卻認為,生育津貼可能是把錢 用錯地方,因為「養不起」還有另一個解讀,一個完全相反的解讀。如果「養不起」是因為錢少,應該是愈貧窮的國家愈不喜歡生小孩才對。事實卻相反,世界上生育率最高的都是窮國,富裕社會裡生最多小孩的也往往是低收入戶。這已經是鐵律,一國一旦走上脫貧致富之路,生育率就一路走跌。也就是說,「養不起」的正確解讀可能不是缺錢,而是錢變多。 傳宗接代的策略 錢變多會讓人養不起小孩,這太違反一般思考邏輯,其實卻有合理的解釋。根據賓州大學穆斯基拉教授(Mikko Myrskyla)的說法,傳宗接代基本上有兩種策略:在貧窮饑饉的環境,盜匪疫病猖獗,小孩很難養大,與其把精神用來養小孩,不如把同樣精神用來多生幾個,生下來則生死由命。但有了和平繁榮, 養大不再成問題,父母疼愛本能就會啟動,變成少少生,好好養。可支配收入雖然增加,其增加速率卻趕不上父母想投注的關愛。錢變多,父母就想給更多,才會有「養不起」之嘆。 這一代的父母普遍比上一代更富裕。但上一代的父母只要帶小孩去一下園山動物園、白沙灣海水浴場,就足以構成小孩的童年美好回憶。現在卻不是,東京迪士尼之旅已經稀鬆平常,暑假還要出國遊學,太陽劇團一張票四千多元,動作不快還有錢買不到。想想看,太陽劇團從二十幾年前就已經在巡迴演出,為什麼要到這兩年才來台灣?經濟實力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台灣父母花錢不手軟的愛子之心。 又例如,少子化還有另一個原 因,明明老嫗能解,卻沒人提過,就是性開放。台灣生育率在八○年代基本是持穩,但到了九○年代,身體解嚴來得又快又急 (還記得九四年的「我要性高潮,不要性騷擾」遊行嗎?九五年的台大女宿A片事件?),生育率才開始溜滑梯。道理很簡單,在婚前性行為還是禁忌的時代,想要有固定性伴侶,就要進洞房。當時的年輕人願意早婚,並不是比較願意生產報國,也不是不稀罕單身的逍遙自在,而是當年有個大誘因(對於洞房的興奮期待),如今已蕩然無存。這怎能有解方呢?推行守貞運動嗎? 另一個也沒辦法對症下藥的少子化原因是,女性就業率的全面提高。女性育齡比男性短,女性婚齡早晚當然與總生育率息息相關。那麼如果刻意壓低女性就業率呢?或許恢復九○年代前的女性單身條款,或拉大男女薪資差距,不就可以讓女人早早結婚生子了嗎? 這樣別說違反社會正義,國外也已經證明無效。先進國家中生育率最低迷的日本與德國,都是女性就業率最低、男女薪資差距也最大的國家。道理如下:女性一旦教育水平提高,就會想要在事業上有所發揮,這時職場給的阻撓愈多,愈是逼她家庭事業二擇一,她就愈延後選擇,變得更晚生小孩。反而是就業環境對女性最友善的國家(美、法、英、北歐),生育率才會觸底反彈。 企業文化需對家庭更友善 這樣,要讓台灣人養得起更多小 孩的著力點就很清楚了,就是企業文化應該要對家庭更友善。台灣想到的方式,是強迫企業給安胎假與育嬰假,但這有反效果,就是會誘使企業在用人時故意跳過育齡女性。何況,媽媽需要的也不只是育嬰假與安胎假,她還需要彈性上班、電子通勤,不必每天早上九點就進公司開會,晚上九點還離不開。在老闆希望天天十二小時都看得到員工的企業文化裡,女性就算有權利請安胎假與育嬰假,恐怕也不敢請吧。 偏偏,上班時數超長正是台灣職 場的一大特色。君不見安親班幾乎家家每晚十點都還燈火通明。安親班的英文明明是「day care」,台灣卻做成了「evening care」。 這讓我覺得很奇怪,像IBM、惠普、微軟都是很會賺錢的企業,卻年年進入《就業媽媽》(Working Mother)雜誌的「友善家庭企業百大榜」。他們的員工擁有各種生育、托幼福利不說,彈性工時更是基本款。為什麼他們老闆不需要天天都看到員工,台灣老闆卻需要? 英國是以立法的方式,強迫企業 必須提供彈性工時給有家庭需求的員工。但美國的大企業提供彈性工時,卻都是自動自發,其動機應該是為了爭取好人才,而非不忍心見國家陷入少子化危機。IBM、惠普、微軟都是腦力取勝的企業,彈性工時正是他們激出員工最佳腦力的武器之一。 有美國為例,也許台灣企業要變得對家庭友善,並不需要立法強迫。既然我們的新生兒數字是從九○年代起每況愈下,企業感受到人才荒的日子應該快到了。屆時企業勢必也要像美國看齊,開始標榜友善家庭,幫員工減少蠟燭兩頭燒的壓力。這樣,雖然不能徹底解決台灣少子化問題,但至少是一線曙光。

(轉載) 親子共玩讓玩具活起來

2010年11月18日
公開
38

(轉載) 談到孩子的玩具,你總抱怨家中快可以開玩具店了,但一看見孩子把玩新玩具愛不釋手的模樣,愛孩子的你又忍不住心軟。新玩具雖然所費不貲,但很快就被打入「冷宮」,難道孩子的玩具真的永遠買不夠嗎?還是因為陪伴孩子一起玩的時間不夠,讓再好玩的玩具都失去吸引力了呢? 親子共玩讓玩具活起來 玩,是每一個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從兒童發展來說,孩子需要透過感官認識世界,需要透過具體操作的經驗和反覆練習來建構抽象的概念,因此,玩也是孩子最好、最自然的學習方式。只要選對了好玩具,在玩的過程中,孩子通常會主動地全心投入,與玩具或玩伴產生互動,讓自己的潛能得以充分發揮。 玩具真的永遠買不夠嗎? 有些父母,因為孩子著迷卡通人物,便一口氣買下了所有相關系列的產品,孩子雖然獲得當下的歡樂,但頂多一星期的鑑賞期,之後很容易就將這些玩具束之高閣。在信誼實驗托兒所的親師座談會中,我們也常聽到父母表示??家裡的玩具很多,可是玩具好像永遠買不夠,或者,我們家的玩具多到甚至連包裝都還沒打開,還可以轉送給別人。 我們探究原因後發現,很多父母給孩子買玩具是為了要幫孩子打發時間,期待孩子自己乖乖的玩玩具,讓父母自己看電視的時候能不受打擾;而有些父母給孩子買玩具是為了補償心理,因為自己不常陪伴在孩子身邊,多用玩具當作替代的角色。 回頭檢視這些玩具之所以乏人問津的真正癥結,你會發現主因多是少了親子共玩的動力,因為,對孩子來說,再多的玩具都抵不過你陪伴孩子一起玩的吸引力,即使有做不完的家務或忙不完的工作,請你務必留點時間給孩子,陪他玩一會兒。 陪玩的藝術 因著孩子的年齡、玩具的種類以及遊戲行為的不同,在陪伴孩子一起玩的過程中,提供你共玩的原則,讓親子玩得更盡興: ? 一起遊戲,不要想扮演「教」孩子的角色:過程中,爸媽千萬不要想扮演「教」孩子的角色,只要一心想著自己是提供快 樂經驗的人,抱著『玩』的心情,就可以和孩子輕鬆「玩」出樂趣。 ? 支持孩子嘗試,感受成功的喜悅:這個年記的孩子喜歡具有挑戰性的遊戲,例如:棋類遊戲、益智遊戲,在孩子努力嘗試的過程中,請給予支持,不要立刻幫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當他成功時,也別忘了給予他最大的鼓勵。 你可以先跟孩子一起研究說明書,協助孩子共同釐清組裝機器人的各步驟,接下來,他就可以自己嘗試組裝機器人;當遇到問題時,協助孩子解決當下的問題,鼓勵他繼續完成,這樣的歷程無形中也提升了孩子的空間概念與邏輯思考的能力。陪孩子玩的不二法門其實很簡單,就是跟著一起挑戰、一起享受、一起成長。 本篇文章出自學前教育月刊

要不要當班長?

2010年11月12日
公開
33

(轉載) 要不要當班長? ◎吳麗芬 Q 人本的老師您好: 我的孩子剛上小一,老師選她當班長,當老師不在教室時,如果有同學不乖,就要把名字記給老師,請問這樣會不會影響他的人際關係啊?孩子每天都為記名字的事很困擾,我該不該跟老師說,不要讓我孩子當班長? 林媽媽 A 林媽媽您好: 您一定知道照老師的要求認真管秩序、記名字的班長,當然會顧人怨,才會有這樣的擔心;的確,「友誼」對於剛進小學的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人生課題,孩子不僅需要有一起玩的朋友,更需要有拋開利害沒有算計的友誼,而得到這樣高貴友誼的關鍵就在於,我們的孩子能與人真誠交往嗎?他是不是能為別人著想?他需要用糖果或委屈去交換友誼嗎?換句話說,他的朋友是因為他的個人特質而被吸引?還是因為跟他在一起可以有「甜頭」?一旦甜頭消失,友誼也可能隨之而逝? 班長要幫老師管秩序、記名字,也算是台灣中小學的特殊現象,先進國家的學校很少賦予小孩這種無時無刻的糾察任務,因為管秩序本是老師自己的責任,沒有道理轉嫁給小孩,而且透過幹部制度給予孩子不該有的權力,不但模糊掉班級幹部的服務本質,無形中還提早讓孩子玩起權力遊戲。 試想,認真的班長不損及友誼的生存之道會是什麼呢?當然就是放水。不過又不能對每個人放水,那樣對老師沒辦法交代,於是慢慢的,就變成只對自己朋友放水,這真是養成「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心態的好溫床,他也可能開始活在同學們公不公平的指控中,以及自己兩面做人、記名字標準不一的自責中,而人又不可能一直放任自己活在自責中,那他的生存之道會是什麼呢?一個可能就是帶著挫敗辭職不幹,另一個就是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因為老師的命令,他不能不聽老師的話,他已經盡力了,誰叫他們不配合!班長被訓練出了不需要去了解大眾心聲的「官僚」心態,同時在上級跟同儕壓力下,還學到如何「陰奉陽違」以便在夾縫中求生存。 小一的孩子第一次面臨這種是非、正義、公平、友情、師命的各種情緒與矛盾,到底要討好老師還是同學?小小年紀就面臨了人生中很難的抉擇,難怪您的孩子每天都會困擾,當班長讓他感到榮譽,但記名字卻讓他不知所措!也許有人覺得這沒什麼,當久了就會了,但這也是我擔心的,真不知到最後孩子會的究竟是什麼?事實上,班級幹部到底該怎麼當?向來是我們很少思考的問題,就是因為少思考,於是隨波逐流依循傳統,問題才會一直存在,如果我們願意認真面對問題的話,與其問小孩到底該不該當班長,不如來問可不可以不要讓班長管秩序記名字?讓班長任務回歸「為人服務」的本質。 當然,在目前教育環境下,家長大概是沒辦法去跟老師溝通這種理念的,正如所有統治者都不會放棄好用的統治工具一樣,幾乎很少有老師會放棄要班級幹部管秩序,這樣一來,家長就面臨了抉擇,孩子應該繼續擔任班長嗎?但總有人會擔任班長的,管秩序記名字仍舊是存在的事實,只是管人跟被管的互換了位子而已,孩子的處境並沒更好,即便孩子不當班長,為了生存,他仍可能被迫在「當權者」跟「非當權者」之間選邊站,很多人一定沒有想到,這就是我們提供給孩子涵養品格的無形環境─是個欺善怕惡、恃強凌弱、爭權奪利、巴結討好的性格溫床。 因此,要退要留差別不大,而不管退或留,都要有後續行動才能幫助孩子抵抗那些不良影響。首先,要跟孩子談當幹部跟當官有什麼異同?然後傾聽孩子執行任務上的困擾,多引導孩子從別人的立場想事情,諸如同學為什麼明知道不能講話還要講話?你自己做得到嗎?做不到時你都怎麼辦?老師為什麼要要求一個大家很難做到的事情?為什麼要你記名字而他不自己記?最後問孩子對當班長的感想,會不會不想當了?為什麼痛苦而又想繼續當呢?為什麼不想卻不敢跟老師講呢? 最後,如果孩子希望您幫忙跟老師講,您當然就義不容辭囉,若則不然,請讓孩子繼續嘗試,而您也繼續當個能接納、會包容、有智慧的參謀者,幫助他把事情想清楚,也把決定權留給孩子。 敬祝 快樂 人本教育基金會 敬上 ◎本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257期

建立家庭的共同記憶

2010年11月11日
公開
15

(同事分享的,還不錯~) 建立家庭的共同記憶 你和孩子在一起時,都做些什麼?  「陪孩子看電視」、「接送孩子上學、上才藝班」、「假日帶孩子逛百貨公司」、「趕回家煮飯給孩子吃」……這是許多家庭的相處畫面。 有些父母挖空心思設法給孩子最好的,或者幫孩子的才藝課程排得滿滿,卻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麼,感覺離孩子的內心世界愈來愈遠,親子互動品質差。 要想擁有良好的親子互動,第一件事:請關上電視。 文�� 關掉電視︰  「一打開電視,家庭關係就都不一樣了,」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系主任林育瑋強調,很多家庭喜歡在電視機前面消磨時光,彼此卻很少說話或互動。  很早就成為「關機族」的盧蘇偉,板橋地方法院少年保護調查官,長年處理問題青少年,他觀察,現代父母忙得沒時間好好陪孩子,孩子在家靠電視打發時間,不然就往外頭發展。  關掉電視,盧蘇偉每天晚上在家陪兒子,聽孩子說在學校一整天的事,或陪兒子下棋、打電腦,或泡壺茶坐在兒子書桌旁各看各的書,他要讓孩子知道,「需要我的時候,隨時可找到我。」  不論靜態或動態,每個孩子需求不同,如何陪伴孩子,是門學問。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系副教授周麗端指出,父母如何與孩子互動,需要學習。她舉出四個可以簡單開始的方向: 1.親子共讀  將孩子抱在大腿上,說故事給孩子聽,讓孩子在與父母親密肢體接觸的環境下,逐漸愛上閱讀。或抽空利用孩子睡覺前三十分鐘,講床邊故事。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秘書長孫藝泉每天晚上總愛講半小時故事給兒子聽,最近他唸西遊記、三國演義,每晚唸個一、二回,八歲的兒子很開心,到了晚上就開始期待,時間一到,自動跳到床上等爸爸。  他兒子才小學二年級,愛玩、愛鬧也愛寫童詩,每天最快樂的時光,就是與爸爸共同從事文學閱讀。 2.親子共同DIY  父母與孩子一起從事建構性的遊戲,或共同組裝、動手完成一項成品(不論是傢具或玩具),這種「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不僅增添親子共同記憶,也建立家人更深的默契與信心。  除了動手DIY之外,一起做家事,可說是全家人建立默契最好的活動。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系副教授林如萍的小孩兩歲時,她就讓孩子幫忙折衣服、將衣服按照顏色、屬性分類,慢慢收到該放處。  「孩子很喜歡跟父母做同樣的事,父母可以利用這段時間與孩子相處,同時讓孩子在做小事的過程中,學習生活自理的能力,」林如萍說。  德國教育學家薇蘭尼•梅爾茲在《蘋果怎麼這麼好吃》書中不斷強調,陪伴孩子共度「日常生活」才是最珍貴的,小至綁鞋帶、穿衣服或準備餐具、舖床單,允許孩子用自己的速度去完成,父母在旁邊「專心」陪伴,陪孩子體驗做事的過程,孩子自然可以學到東西。 3.帶孩子接近大自然  帶孩子去郊外,爬山、郊遊或騎腳踏車,是陪伴孩子很好的起點。現在的小孩缺乏運動,體能差,經常帶孩子接受大自然的洗禮,也有助於身心健全發展。  教育廣播電台主持人范欽慧長年推動生態教育,從女兒還在胎中、呱呱落地至今五歲了。不論去山野採集蟲鳴鳥叫聲、或走訪各大海洋拍外景,她始終將女兒帶在身邊,任她在一旁玩沙或游泳。  大自然的薰陶很快展現在孩子的畫作和肢體表情。女兒才唸幼稚園大班,身形纖瘦卻體力充沛,可以飛快爬到樹上,掛在枝頭擺盪好幾回,身手矯健。也因為常去溪流游泳、潛入海中看海底生物,她的海洋世界畫作,想像力豐富到連老師也不可置信。 4.與孩子談心、聊天  父母忙了一天,回到家疲憊不堪,早已累得無法提起精神專心說話或聆聽,有時因缺乏耐性,火氣一來,不要說與孩子談心了,連聊天都難以有好品質。  許多教育專家齊聲呼籲,不論多忙,每天一定要抽時間跟孩子聊天互動。「因為孩子從小沒有建立與父母溝通的習慣,長大後,他也不會找你分享,」周麗端提醒。  與孩子溝通,父母要放下身段,用開放的態度、同理的心情,專心聆聽孩子心聲。甚至,父母偶爾也可以把孩子當成「大人」,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工作煩惱、挫敗或心得。  談話的話題儘量多元,不要總是以「你功課寫了沒?」當開頭。  很多父母不知道該跟孩子說什麼,其實,生活中處處是話題,尤其帶有記憶的物件,是很好的聊天素材。  就像「歐瑪的泰迪熊」(?頁),德國老奶奶把曾陪伴她走過半個世紀的泰迪熊送給孫子咪咪,原本殘破的小熊,背後隱藏著無數老奶奶的生活記憶,透過有如傳家寶的玩偶,家族故事就這麼說了下去。  兒童文學創作者子魚也曾透過一雙小鞋、一張照片,與兒子有了一場感性的對話。  有一次,子魚唸小學二年級的兒子回家,說隔天要交一張「小時候」的照片。為了交作業,全家人翻閱相簿找啊找,最後孩子選了一張三歲時在武陵農場的照片。  子魚指著照片中兒子站在瀑布前的畫面,跟孩子說當年爸媽如何哄他要用嬰兒架揹上山,他卻哭著不依,堅持自己走上山。  已經八歲的兒子張大眼睛不敢置信,直說,忘記了。子魚再翻開另一張照片,一串串的往事讓兒子聽了好開心,「每個人對屬於自己的故事,都很感興趣,孩子也喜歡知道自己如何長大的,」子魚笑說著。  又有一次,子魚發現櫃子裡有雙小小鞋,仔細一想,原來是兒子的第一雙鞋。當晚,他邊擦拭鞋子,邊跟兒子講他剛學習走路的模樣,以及爸媽在旁邊陪著他怕他跌倒等等。完全忘記卻又充滿好奇的兒子,聽著爸爸訴說自己往事,又驚又喜。 帶孩子同行  通常,父母只能利用晚上及假日,才有較多的時間與孩子相處,教育專家鄭石岩就經常鼓吹企業辦「帶小孩上班」的活動,透過現場,可實際了解爸爸媽媽上班的情況。  「以前農業社會,小孩看得到父母辛苦耕作,懂得體諒與關懷,現在的小孩,每天看到的就是父母下班很累、最不好的一面,他們不知道父母白天在忙些什麼,只學到父母生活裡表現最差的一部份,」鄭石岩觀察。  為了跟孩子有更多相處時間,小孩國小畢業前,鄭石岩經常帶著孩子到各地演講,讓孩子有機會參與他的工作。  「我把孩子當成很重要的一部份,給他機會在生活中學習,」鄭石岩舉例,好比帶孩子去旅行,不要只是帶孩子去玩而已,最好能陪著孩子找資料、查路線、訂旅館,親子共同完成旅行計畫,讓孩子從生活中的歷練,獲得學習。

建立家庭的共同記憶

2010年11月11日
公開
14

(同事分享的,還不錯~) 建立家庭的共同記憶 你和孩子在一起時,都做些什麼?  「陪孩子看電視」、「接送孩子上學、上才藝班」、「假日帶孩子逛百貨公司」、「趕回家煮飯給孩子吃」……這是許多家庭的相處畫面。 有些父母挖空心思設法給孩子最好的,或者幫孩子的才藝課程排得滿滿,卻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麼,感覺離孩子的內心世界愈來愈遠,親子互動品質差。 要想擁有良好的親子互動,第一件事:請關上電視。 文�� 關掉電視︰  「一打開電視,家庭關係就都不一樣了,」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系主任林育瑋強調,很多家庭喜歡在電視機前面消磨時光,彼此卻很少說話或互動。  很早就成為「關機族」的盧蘇偉,板橋地方法院少年保護調查官,長年處理問題青少年,他觀察,現代父母忙得沒時間好好陪孩子,孩子在家靠電視打發時間,不然就往外頭發展。  關掉電視,盧蘇偉每天晚上在家陪兒子,聽孩子說在學校一整天的事,或陪兒子下棋、打電腦,或泡壺茶坐在兒子書桌旁各看各的書,他要讓孩子知道,「需要我的時候,隨時可找到我。」  不論靜態或動態,每個孩子需求不同,如何陪伴孩子,是門學問。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系副教授周麗端指出,父母如何與孩子互動,需要學習。她舉出四個可以簡單開始的方向: 1.親子共讀  將孩子抱在大腿上,說故事給孩子聽,讓孩子在與父母親密肢體接觸的環境下,逐漸愛上閱讀。或抽空利用孩子睡覺前三十分鐘,講床邊故事。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秘書長孫藝泉每天晚上總愛講半小時故事給兒子聽,最近他唸西遊記、三國演義,每晚唸個一、二回,八歲的兒子很開心,到了晚上就開始期待,時間一到,自動跳到床上等爸爸。  他兒子才小學二年級,愛玩、愛鬧也愛寫童詩,每天最快樂的時光,就是與爸爸共同從事文學閱讀。 2.親子共同DIY  父母與孩子一起從事建構性的遊戲,或共同組裝、動手完成一項成品(不論是傢具或玩具),這種「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不僅增添親子共同記憶,也建立家人更深的默契與信心。  除了動手DIY之外,一起做家事,可說是全家人建立默契最好的活動。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系副教授林如萍的小孩兩歲時,她就讓孩子幫忙折衣服、將衣服按照顏色、屬性分類,慢慢收到該放處。  「孩子很喜歡跟父母做同樣的事,父母可以利用這段時間與孩子相處,同時讓孩子在做小事的過程中,學習生活自理的能力,」林如萍說。  德國教育學家薇蘭尼•梅爾茲在《蘋果怎麼這麼好吃》書中不斷強調,陪伴孩子共度「日常生活」才是最珍貴的,小至綁鞋帶、穿衣服或準備餐具、舖床單,允許孩子用自己的速度去完成,父母在旁邊「專心」陪伴,陪孩子體驗做事的過程,孩子自然可以學到東西。 3.帶孩子接近大自然  帶孩子去郊外,爬山、郊遊或騎腳踏車,是陪伴孩子很好的起點。現在的小孩缺乏運動,體能差,經常帶孩子接受大自然的洗禮,也有助於身心健全發展。  教育廣播電台主持人范欽慧長年推動生態教育,從女兒還在胎中、呱呱落地至今五歲了。不論去山野採集蟲鳴鳥叫聲、或走訪各大海洋拍外景,她始終將女兒帶在身邊,任她在一旁玩沙或游泳。  大自然的薰陶很快展現在孩子的畫作和肢體表情。女兒才唸幼稚園大班,身形纖瘦卻體力充沛,可以飛快爬到樹上,掛在枝頭擺盪好幾回,身手矯健。也因為常去溪流游泳、潛入海中看海底生物,她的海洋世界畫作,想像力豐富到連老師也不可置信。 4.與孩子談心、聊天  父母忙了一天,回到家疲憊不堪,早已累得無法提起精神專心說話或聆聽,有時因缺乏耐性,火氣一來,不要說與孩子談心了,連聊天都難以有好品質。  許多教育專家齊聲呼籲,不論多忙,每天一定要抽時間跟孩子聊天互動。「因為孩子從小沒有建立與父母溝通的習慣,長大後,他也不會找你分享,」周麗端提醒。  與孩子溝通,父母要放下身段,用開放的態度、同理的心情,專心聆聽孩子心聲。甚至,父母偶爾也可以把孩子當成「大人」,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工作煩惱、挫敗或心得。  談話的話題儘量多元,不要總是以「你功課寫了沒?」當開頭。  很多父母不知道該跟孩子說什麼,其實,生活中處處是話題,尤其帶有記憶的物件,是很好的聊天素材。  就像「歐瑪的泰迪熊」(?頁),德國老奶奶把曾陪伴她走過半個世紀的泰迪熊送給孫子咪咪,原本殘破的小熊,背後隱藏著無數老奶奶的生活記憶,透過有如傳家寶的玩偶,家族故事就這麼說了下去。  兒童文學創作者子魚也曾透過一雙小鞋、一張照片,與兒子有了一場感性的對話。  有一次,子魚唸小學二年級的兒子回家,說隔天要交一張「小時候」的照片。為了交作業,全家人翻閱相簿找啊找,最後孩子選了一張三歲時在武陵農場的照片。  子魚指著照片中兒子站在瀑布前的畫面,跟孩子說當年爸媽如何哄他要用嬰兒架揹上山,他卻哭著不依,堅持自己走上山。  已經八歲的兒子張大眼睛不敢置信,直說,忘記了。子魚再翻開另一張照片,一串串的往事讓兒子聽了好開心,「每個人對屬於自己的故事,都很感興趣,孩子也喜歡知道自己如何長大的,」子魚笑說著。  又有一次,子魚發現櫃子裡有雙小小鞋,仔細一想,原來是兒子的第一雙鞋。當晚,他邊擦拭鞋子,邊跟兒子講他剛學習走路的模樣,以及爸媽在旁邊陪著他怕他跌倒等等。完全忘記卻又充滿好奇的兒子,聽著爸爸訴說自己往事,又驚又喜。 帶孩子同行  通常,父母只能利用晚上及假日,才有較多的時間與孩子相處,教育專家鄭石岩就經常鼓吹企業辦「帶小孩上班」的活動,透過現場,可實際了解爸爸媽媽上班的情況。  「以前農業社會,小孩看得到父母辛苦耕作,懂得體諒與關懷,現在的小孩,每天看到的就是父母下班很累、最不好的一面,他們不知道父母白天在忙些什麼,只學到父母生活裡表現最差的一部份,」鄭石岩觀察。  為了跟孩子有更多相處時間,小孩國小畢業前,鄭石岩經常帶著孩子到各地演講,讓孩子有機會參與他的工作。  「我把孩子當成很重要的一部份,給他機會在生活中學習,」鄭石岩舉例,好比帶孩子去旅行,不要只是帶孩子去玩而已,最好能陪著孩子找資料、查路線、訂旅館,親子共同完成旅行計畫,讓孩子從生活中的歷練,獲得學習。

(轉載)出生順序 性格大不同!中間子女最有智慧

2010年11月11日
公開
6

(轉載)出生順序 性格大不同!中間子女最有智慧 文.吳迎春 1998/10 康健雜誌 2期 一、長子、長女 ◎一般特徵: 1.他們通常是父母眼中完美的孩子:聽話、整潔、懂事、負責。 2.他們一般尊重權威,不敢犯錯誤,因為怕讓父母或其他權威的人失望。 3.相對弟妹而言,他們通常服從性高、觀念保守、防禦心強。 4.他們對自己的地位較易感到焦慮,他們的情緒比弟妹緊張,需要花較長時間排遣不愉快。 5.他們希望獲得別人的敬仰和尊重,因此總會勉強自己做些不喜歡的事。  ◎在工作中: 1.他們傾向選擇位居要津,能獨立工作的職業,而不常從事創造性的工作。 2.他們雖然會服膺權威,卻來自想要得到更高的認可。事實上,他們常發現自己比老闆更知道工作『該』怎麼做。 3.他們通常拚命工作,而且感到對一切都負有責任,他們不輕易要求幫助,也不太相信別人的能力,即使把工作交給別人,也會不斷擔心別人的表現。 4.因為在意權威或更高權威的認可,他們通常也是各種排行中最介意排名、地位的。  ◎作為朋友: 1.他們較難交友,通常只有幾位親密的朋友。 2.儘管他們貌似獨立,事實上還是需要別人認可,不願暴露自己的弱點,因此妨礙發展親密的友誼。  ◎作為配偶 1.他們在婚姻關係中要求較多,也較有控制慾。 2.他們傾向相信婚姻的重要性,而希望維持婚姻關係,一但婚姻關係終止,他們會感到強烈失敗與內疚。  ◎心理學家的忠告 1.把對你自己和別人要求的標準放低些,並從生活中得到更多樂趣。 2.在你有生之年,對自己能夠完成什麼要實際一些。 3.你可以試著把自己對愛的需要更直接地表達出來,而不是用對別人關心的方式來贏得們的愛。因為別人未必會理解你也有同樣的需要。 4.如果你做錯了什麼,並不表示著世界末日,你周圍還有許多人認為像你這樣已經不錯了。 二、么兒、么女 ◎一般特徵: 1.他們永遠是家裡的寶貝,即使他們長大了,大多數仍看來年輕、可愛。 2.他們常比家中其他孩子更任性,也比較樂觀。 3.他們常指望得到別人主動的幫助,他們也常看來較無助。 4.他們在生活上比較不講規矩,常常遲到、拖延或失信。 5.若是他們曾受到壓抑,長大後會對公平問題特別敏感。  ◎在工作中: 1.他們是各種出生順序中事業心最差的,他們傾向找不太費力的工作,最好是那些能配合他們休閒生活的事。 2.他們是各種排行中,興趣最廣泛的一種,所以他們通常都多才多藝,即使在運動上也是如此。 3.他們對涉及社交、藝術方面的工作最高興,他們在音樂、語言、藝術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現。 4.他們容易成為好的合作夥伴,因為他們具備與人建立關係的能力。他們習慣依賴別人(配偶或同事)為他們解決問題。 5.他們若處於負責任的高位,常會感到不知所措或不安全。他們缺乏自律,常難做出決定。  ◎作為朋友: 1.他們通常是最善交際、最受歡迎的人。 2.若是來自大家庭,他們可能希望擁有自己私人的空間。  ◎作為配偶 1.他們更有興趣讓自己過得快樂,因而常會成為違反社會期望的父母。  ◎心理學家的忠告 1.要學著在必要時負起更多責任,靠自己「長大起來」。 2.你沒必要現在就趕上大哥大姊,因此別再拿他們當標準,試著跟你同年紀的人相比。 三、中間子女 ◎一般特徵: 1.他們可能具有其他出生順序的特徵,但也可能缺乏鮮明的特徵。 2.他們缺乏最大、最小孩子的特權與寵愛,因此缺乏安全感。 3.他們擅長和所有類型的人打交道,因此常成為好的談判者,善於爭取公平的裁決。 4.他們不善採取主動或獨立思考。 5.為避免失敗,他們對任何事也不會做得太久。 ◎在工作中: 1.為了使自己感到重要,排行中間的孩子也許會很有競爭心,儘管他們不直接跟家中的人競爭。 2.通常善於處理人際關係,成為外交家、祕書、律師──這些職務要求的不是雄心大志,而是智慧與耐心。 3.他們也能成為中級主管,因為他們了解別人的需求。  ◎作為朋友: 1.和朋友在一起,他們才感到獨立、平等。所以他們擅長社交,渴望家庭以外的朋友。  ◎作為配偶:  1.他們通常會有美滿的婚姻,因為他們很在意屬於他們自己的家庭。  ◎心理學家的忠告  1.別太管你的家人如何看待你,多聽聽外面的人怎樣讚賞你。  2.你得想想自己真正要什麼,並且準備承擔與人對抗的風險來達成它,不要總是不顧自己的要求和想法。 四、獨生子、獨生女 ◎一般特徵: 1.他們很容易自得其樂,有自尊,卻不會企圖控制別人。 2.他們通常早熟,失去天真與頑皮,也許有成就,卻在看到自己不可能完美無缺時,自暴自棄。 3.他們通常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對事情的輕重有自己的看法。 4.他們常很難和家庭分離,特別無法離開父母,一旦離開,會因此感到內疚與不忠。 ◎在工作中: 1.他們常一心博取比他們年長或有權勢人的歡心,而且常常成功。 2.他們通常缺乏主動性,需要人來推動。不過一旦開始,他們會工作得很出色。 3.他們通常要求完美,寧願完全放棄也不湊合。 4.他們很習慣自己生活裡嚴密的格式,所以不願有意外發生,對於改變計劃等「彈性」的處理,有很大的抗拒。 5.他們習慣一帆風順,所以當事情出現問題,他們的反應可能與事情的輕重不成比例。  ◎作為朋友: 1.他們通常興趣廣泛,但因為早熟,通常和其他孩子的社交有隔閡,因此善於結交比他們年長很多的朋友。 2.因為獨處比較自在,他們傾向一次只要一個親密的朋友。 3.他們對同時適應過多夥伴的不同性格感到困難。 4.當社會狀況變得緊張時,他們可能重回獨來獨往的習慣。 5.他們通常不會道歉,感到原諒自己和原諒別人一樣困難。  ◎作為配偶: 1.因為他們不習慣跟其他孩子生活在一起,所以常不知如何處理親密關係。 2.他們喜歡一切整潔、有序和守時,若配偶不能做到,就會有問題。  ◎心理學家的忠告 1.事情不見得都會照你的意思發展,而且有時候讓別人參與一下,也會很好玩。 2.對自己的要求降低一點,會讓自己跟身邊的人都更快樂。 3.小時候你常受別人的好處,現在也許需要反過來給別人好處,其中有另種你沒嘗過的樂趣。 ◎資料來源: 1.《你是老幾:從出生順序看個性》,方智出版社 2.《天生反骨:家庭內的演化戰爭》,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建立家庭的共同記憶

2010年11月11日
公開
14

(同事分享的,還不錯~) 建立家庭的共同記憶 你和孩子在一起時,都做些什麼?  「陪孩子看電視」、「接送孩子上學、上才藝班」、「假日帶孩子逛百貨公司」、「趕回家煮飯給孩子吃」……這是許多家庭的相處畫面。 有些父母挖空心思設法給孩子最好的,或者幫孩子的才藝課程排得滿滿,卻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麼,感覺離孩子的內心世界愈來愈遠,親子互動品質差。 要想擁有良好的親子互動,第一件事:請關上電視。 文�� 關掉電視︰  「一打開電視,家庭關係就都不一樣了,」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系主任林育瑋強調,很多家庭喜歡在電視機前面消磨時光,彼此卻很少說話或互動。  很早就成為「關機族」的盧蘇偉,板橋地方法院少年保護調查官,長年處理問題青少年,他觀察,現代父母忙得沒時間好好陪孩子,孩子在家靠電視打發時間,不然就往外頭發展。  關掉電視,盧蘇偉每天晚上在家陪兒子,聽孩子說在學校一整天的事,或陪兒子下棋、打電腦,或泡壺茶坐在兒子書桌旁各看各的書,他要讓孩子知道,「需要我的時候,隨時可找到我。」  不論靜態或動態,每個孩子需求不同,如何陪伴孩子,是門學問。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系副教授周麗端指出,父母如何與孩子互動,需要學習。她舉出四個可以簡單開始的方向: 1.親子共讀  將孩子抱在大腿上,說故事給孩子聽,讓孩子在與父母親密肢體接觸的環境下,逐漸愛上閱讀。或抽空利用孩子睡覺前三十分鐘,講床邊故事。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秘書長孫藝泉每天晚上總愛講半小時故事給兒子聽,最近他唸西遊記、三國演義,每晚唸個一、二回,八歲的兒子很開心,到了晚上就開始期待,時間一到,自動跳到床上等爸爸。  他兒子才小學二年級,愛玩、愛鬧也愛寫童詩,每天最快樂的時光,就是與爸爸共同從事文學閱讀。 2.親子共同DIY  父母與孩子一起從事建構性的遊戲,或共同組裝、動手完成一項成品(不論是傢具或玩具),這種「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不僅增添親子共同記憶,也建立家人更深的默契與信心。  除了動手DIY之外,一起做家事,可說是全家人建立默契最好的活動。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系副教授林如萍的小孩兩歲時,她就讓孩子幫忙折衣服、將衣服按照顏色、屬性分類,慢慢收到該放處。  「孩子很喜歡跟父母做同樣的事,父母可以利用這段時間與孩子相處,同時讓孩子在做小事的過程中,學習生活自理的能力,」林如萍說。  德國教育學家薇蘭尼•梅爾茲在《蘋果怎麼這麼好吃》書中不斷強調,陪伴孩子共度「日常生活」才是最珍貴的,小至綁鞋帶、穿衣服或準備餐具、舖床單,允許孩子用自己的速度去完成,父母在旁邊「專心」陪伴,陪孩子體驗做事的過程,孩子自然可以學到東西。 3.帶孩子接近大自然  帶孩子去郊外,爬山、郊遊或騎腳踏車,是陪伴孩子很好的起點。現在的小孩缺乏運動,體能差,經常帶孩子接受大自然的洗禮,也有助於身心健全發展。  教育廣播電台主持人范欽慧長年推動生態教育,從女兒還在胎中、呱呱落地至今五歲了。不論去山野採集蟲鳴鳥叫聲、或走訪各大海洋拍外景,她始終將女兒帶在身邊,任她在一旁玩沙或游泳。  大自然的薰陶很快展現在孩子的畫作和肢體表情。女兒才唸幼稚園大班,身形纖瘦卻體力充沛,可以飛快爬到樹上,掛在枝頭擺盪好幾回,身手矯健。也因為常去溪流游泳、潛入海中看海底生物,她的海洋世界畫作,想像力豐富到連老師也不可置信。 4.與孩子談心、聊天  父母忙了一天,回到家疲憊不堪,早已累得無法提起精神專心說話或聆聽,有時因缺乏耐性,火氣一來,不要說與孩子談心了,連聊天都難以有好品質。  許多教育專家齊聲呼籲,不論多忙,每天一定要抽時間跟孩子聊天互動。「因為孩子從小沒有建立與父母溝通的習慣,長大後,他也不會找你分享,」周麗端提醒。  與孩子溝通,父母要放下身段,用開放的態度、同理的心情,專心聆聽孩子心聲。甚至,父母偶爾也可以把孩子當成「大人」,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工作煩惱、挫敗或心得。  談話的話題儘量多元,不要總是以「你功課寫了沒?」當開頭。  很多父母不知道該跟孩子說什麼,其實,生活中處處是話題,尤其帶有記憶的物件,是很好的聊天素材。  就像「歐瑪的泰迪熊」(?頁),德國老奶奶把曾陪伴她走過半個世紀的泰迪熊送給孫子咪咪,原本殘破的小熊,背後隱藏著無數老奶奶的生活記憶,透過有如傳家寶的玩偶,家族故事就這麼說了下去。  兒童文學創作者子魚也曾透過一雙小鞋、一張照片,與兒子有了一場感性的對話。  有一次,子魚唸小學二年級的兒子回家,說隔天要交一張「小時候」的照片。為了交作業,全家人翻閱相簿找啊找,最後孩子選了一張三歲時在武陵農場的照片。  子魚指著照片中兒子站在瀑布前的畫面,跟孩子說當年爸媽如何哄他要用嬰兒架揹上山,他卻哭著不依,堅持自己走上山。  已經八歲的兒子張大眼睛不敢置信,直說,忘記了。子魚再翻開另一張照片,一串串的往事讓兒子聽了好開心,「每個人對屬於自己的故事,都很感興趣,孩子也喜歡知道自己如何長大的,」子魚笑說著。  又有一次,子魚發現櫃子裡有雙小小鞋,仔細一想,原來是兒子的第一雙鞋。當晚,他邊擦拭鞋子,邊跟兒子講他剛學習走路的模樣,以及爸媽在旁邊陪著他怕他跌倒等等。完全忘記卻又充滿好奇的兒子,聽著爸爸訴說自己往事,又驚又喜。 帶孩子同行  通常,父母只能利用晚上及假日,才有較多的時間與孩子相處,教育專家鄭石岩就經常鼓吹企業辦「帶小孩上班」的活動,透過現場,可實際了解爸爸媽媽上班的情況。  「以前農業社會,小孩看得到父母辛苦耕作,懂得體諒與關懷,現在的小孩,每天看到的就是父母下班很累、最不好的一面,他們不知道父母白天在忙些什麼,只學到父母生活裡表現最差的一部份,」鄭石岩觀察。  為了跟孩子有更多相處時間,小孩國小畢業前,鄭石岩經常帶著孩子到各地演講,讓孩子有機會參與他的工作。  「我把孩子當成很重要的一部份,給他機會在生活中學習,」鄭石岩舉例,好比帶孩子去旅行,不要只是帶孩子去玩而已,最好能陪著孩子找資料、查路線、訂旅館,親子共同完成旅行計畫,讓孩子從生活中的歷練,獲得學習。

建立家庭的共同記憶

2010年11月11日
公開
13

(同事分享的,還不錯~) 建立家庭的共同記憶 你和孩子在一起時,都做些什麼?  「陪孩子看電視」、「接送孩子上學、上才藝班」、「假日帶孩子逛百貨公司」、「趕回家煮飯給孩子吃」……這是許多家庭的相處畫面。 有些父母挖空心思設法給孩子最好的,或者幫孩子的才藝課程排得滿滿,卻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麼,感覺離孩子的內心世界愈來愈遠,親子互動品質差。 要想擁有良好的親子互動,第一件事:請關上電視。 文�� 關掉電視︰  「一打開電視,家庭關係就都不一樣了,」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系主任林育瑋強調,很多家庭喜歡在電視機前面消磨時光,彼此卻很少說話或互動。  很早就成為「關機族」的盧蘇偉,板橋地方法院少年保護調查官,長年處理問題青少年,他觀察,現代父母忙得沒時間好好陪孩子,孩子在家靠電視打發時間,不然就往外頭發展。  關掉電視,盧蘇偉每天晚上在家陪兒子,聽孩子說在學校一整天的事,或陪兒子下棋、打電腦,或泡壺茶坐在兒子書桌旁各看各的書,他要讓孩子知道,「需要我的時候,隨時可找到我。」  不論靜態或動態,每個孩子需求不同,如何陪伴孩子,是門學問。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系副教授周麗端指出,父母如何與孩子互動,需要學習。她舉出四個可以簡單開始的方向: 1.親子共讀  將孩子抱在大腿上,說故事給孩子聽,讓孩子在與父母親密肢體接觸的環境下,逐漸愛上閱讀。或抽空利用孩子睡覺前三十分鐘,講床邊故事。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秘書長孫藝泉每天晚上總愛講半小時故事給兒子聽,最近他唸西遊記、三國演義,每晚唸個一、二回,八歲的兒子很開心,到了晚上就開始期待,時間一到,自動跳到床上等爸爸。  他兒子才小學二年級,愛玩、愛鬧也愛寫童詩,每天最快樂的時光,就是與爸爸共同從事文學閱讀。 2.親子共同DIY  父母與孩子一起從事建構性的遊戲,或共同組裝、動手完成一項成品(不論是傢具或玩具),這種「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不僅增添親子共同記憶,也建立家人更深的默契與信心。  除了動手DIY之外,一起做家事,可說是全家人建立默契最好的活動。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系副教授林如萍的小孩兩歲時,她就讓孩子幫忙折衣服、將衣服按照顏色、屬性分類,慢慢收到該放處。  「孩子很喜歡跟父母做同樣的事,父母可以利用這段時間與孩子相處,同時讓孩子在做小事的過程中,學習生活自理的能力,」林如萍說。  德國教育學家薇蘭尼•梅爾茲在《蘋果怎麼這麼好吃》書中不斷強調,陪伴孩子共度「日常生活」才是最珍貴的,小至綁鞋帶、穿衣服或準備餐具、舖床單,允許孩子用自己的速度去完成,父母在旁邊「專心」陪伴,陪孩子體驗做事的過程,孩子自然可以學到東西。 3.帶孩子接近大自然  帶孩子去郊外,爬山、郊遊或騎腳踏車,是陪伴孩子很好的起點。現在的小孩缺乏運動,體能差,經常帶孩子接受大自然的洗禮,也有助於身心健全發展。  教育廣播電台主持人范欽慧長年推動生態教育,從女兒還在胎中、呱呱落地至今五歲了。不論去山野採集蟲鳴鳥叫聲、或走訪各大海洋拍外景,她始終將女兒帶在身邊,任她在一旁玩沙或游泳。  大自然的薰陶很快展現在孩子的畫作和肢體表情。女兒才唸幼稚園大班,身形纖瘦卻體力充沛,可以飛快爬到樹上,掛在枝頭擺盪好幾回,身手矯健。也因為常去溪流游泳、潛入海中看海底生物,她的海洋世界畫作,想像力豐富到連老師也不可置信。 4.與孩子談心、聊天  父母忙了一天,回到家疲憊不堪,早已累得無法提起精神專心說話或聆聽,有時因缺乏耐性,火氣一來,不要說與孩子談心了,連聊天都難以有好品質。  許多教育專家齊聲呼籲,不論多忙,每天一定要抽時間跟孩子聊天互動。「因為孩子從小沒有建立與父母溝通的習慣,長大後,他也不會找你分享,」周麗端提醒。  與孩子溝通,父母要放下身段,用開放的態度、同理的心情,專心聆聽孩子心聲。甚至,父母偶爾也可以把孩子當成「大人」,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工作煩惱、挫敗或心得。  談話的話題儘量多元,不要總是以「你功課寫了沒?」當開頭。  很多父母不知道該跟孩子說什麼,其實,生活中處處是話題,尤其帶有記憶的物件,是很好的聊天素材。  就像「歐瑪的泰迪熊」(?頁),德國老奶奶把曾陪伴她走過半個世紀的泰迪熊送給孫子咪咪,原本殘破的小熊,背後隱藏著無數老奶奶的生活記憶,透過有如傳家寶的玩偶,家族故事就這麼說了下去。  兒童文學創作者子魚也曾透過一雙小鞋、一張照片,與兒子有了一場感性的對話。  有一次,子魚唸小學二年級的兒子回家,說隔天要交一張「小時候」的照片。為了交作業,全家人翻閱相簿找啊找,最後孩子選了一張三歲時在武陵農場的照片。  子魚指著照片中兒子站在瀑布前的畫面,跟孩子說當年爸媽如何哄他要用嬰兒架揹上山,他卻哭著不依,堅持自己走上山。  已經八歲的兒子張大眼睛不敢置信,直說,忘記了。子魚再翻開另一張照片,一串串的往事讓兒子聽了好開心,「每個人對屬於自己的故事,都很感興趣,孩子也喜歡知道自己如何長大的,」子魚笑說著。  又有一次,子魚發現櫃子裡有雙小小鞋,仔細一想,原來是兒子的第一雙鞋。當晚,他邊擦拭鞋子,邊跟兒子講他剛學習走路的模樣,以及爸媽在旁邊陪著他怕他跌倒等等。完全忘記卻又充滿好奇的兒子,聽著爸爸訴說自己往事,又驚又喜。 帶孩子同行  通常,父母只能利用晚上及假日,才有較多的時間與孩子相處,教育專家鄭石岩就經常鼓吹企業辦「帶小孩上班」的活動,透過現場,可實際了解爸爸媽媽上班的情況。  「以前農業社會,小孩看得到父母辛苦耕作,懂得體諒與關懷,現在的小孩,每天看到的就是父母下班很累、最不好的一面,他們不知道父母白天在忙些什麼,只學到父母生活裡表現最差的一部份,」鄭石岩觀察。  為了跟孩子有更多相處時間,小孩國小畢業前,鄭石岩經常帶著孩子到各地演講,讓孩子有機會參與他的工作。  「我把孩子當成很重要的一部份,給他機會在生活中學習,」鄭石岩舉例,好比帶孩子去旅行,不要只是帶孩子去玩而已,最好能陪著孩子找資料、查路線、訂旅館,親子共同完成旅行計畫,讓孩子從生活中的歷練,獲得學習。

穿什麼 自己決定

2010年11月02日
公開
42

(轉載) 穿什麼 自己決定 獨立自主的追求 我就是要這樣 當你努力地為孩子裝扮美麗,用力地替孩子挑選好衣時,有沒有想到,孩子自己想要什麼穿出什麼樣的風格?獨立自主的追求,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的。根據心理學家皮亞傑發展理論,學步期開始,幼兒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行動力,並體驗自己可以決定一些事情。孩子開始會用簡單的方式,探測獨立性,並且建立起自己的行為習慣,有自己的意見。「我就是要這樣」儼然成為這個階段幼兒的重要特質。另一方面,自主性的表現特徵,就是充滿活力與堅持性。只要孩子決定一項事情,他會拒絕所有的好意與協助,用盡心力地堅持自己應付。 自主與懷疑 相對於自主感的發展,自我理想形成,孩子會漸漸產生羞愧的感受,這是他經驗內在衝突的開始。尤其,當他堅持自己完成卻又失敗時,自我懷疑也就伴隨而來。當孩子因為沒有完成自己原來所想要做的而遭遇挫折,他會和自己生氣、會放棄新的嘗試,此時若爸媽沒有給予即時的肯定與協助,甚至譏笑嘲弄,他的懷疑感是會擴散延伸的。 其實,孩子也需要「穿衣自主」 爸媽可以輕鬆看待孩子的獨立自主需求。即使是幼兒,一旦有逐漸成熟的行動與認知能力,都會想要推開爸媽,用自己的方式,扮演一個自己認為最好最美的樣子。在穿衣服的情境中,或許孩子的某些決定真的很可笑,或許只是想要試試看,所以在大冷天裡穿短袖、艷陽下猛添衣;很多時候,大人會急著幫孩子決定那一件好、那一樣可以用,但孩子卻因此失去自己嘗試判斷的機會。孩子需要體驗『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的道理,如果爸媽願意在安全的前提下,讓他親身嘗嘗這樣的不適宜,下回孩子也就會自動放棄這樣的自我酷刑。 當然,爸媽在放手的同時,還是有些任務的,例如事前先幫幼兒歸類好適當的衣服,可以減少孩子的衝突或是挫折;同時還必須隨時在旁,觀察孩子是否遇到什麼狀況,以即時提供協助。 爸媽可以為孩子做什麼? 1.縮小選擇的範圍 幼兒接觸的情境、人事依然有限,他還沒有能力辨別到底什麼樣的場合要穿什麼才好。很有可能女兒很高興今天可以去小朋友家作客,所以堅持挑一件小睡衣,想要和他一起過夜。為了避免這樣的爭執,你可以在孩子衣櫥裡先做好分類,並用他可以懂的方式標示清楚,小熊貼紙是上學穿的、小狗貼紙是玩遊戲穿的、小鴨鴨的只能在家裡睡覺穿;一方面協助孩子縮小挑選衣物的範圍,一方面也可以引導孩子學習分類。 2.提供最佳建議 不論是在家挑衣服、還是上街買新衣,孩子可能都會有自己想要的。這時,父母就是孩子的最佳顧問,在孩子挑選的時候,給一些小小的建議,拿漂亮的小玩偶作例子也無所謂。即使他會有所喜好或堅持,「但你將發現孩子會很在意這是不是爸媽贊同。」當他做選擇時,你可以適時地說,「嗯,這樣好像不錯呢。」或「你看這個顏色是不是比較好看?」別擔心孩子挑錯。例如,孩子很想買件尺寸不合的衣服,你可以告訴他,「現在穿還太大,但如果你真的想買,我還是會買。」等到孩子真的發現穿起來很難過,甚至根本沒有機會穿,他以後也就知道,買衣服也要看尺寸。 3.別迷信服飾魔力 隨著認知發展,孩子漸漸會用自己的想像力,將一些事情加以連結,尤其是周圍的線索。因此,也許你會發現孩子賦予某些衣飾「魔力」,像是穿這件衣服就可以很幸運,或是很安全。這個階段的孩子面對的環境變化增加,確實需要一些儀式,作為安定劑。你無須緊張過度或急著糾正,這樣反而造成孩子另一個負面的連結。而是慢慢將孩子對「魔衣」的注意力轉移,引導他發現事情的前因後果並不是衣服所庇祐、影響。 4.欣賞孩子的獨特 三歲的孩子開始喜歡作實驗,偶爾會想要試試穿不同顏色的襪子,或是把小外套穿在長長的襯衫外面。除此之外,這個階段的幼兒,開始對「美」會有一些刻板印象,像是小女生一定要穿蓬蓬裙才可以當公主。甚至有時孩子對「美」的堅持會勝過對安全、方便的考量,這時,你也可以挑戰孩子的價值觀。像是,郊遊穿裙子可能不好跑喔。同樣地,當孩子親身體驗到有些「美」的打扮,是很不實際的,他也就會調整自己的選擇。 如果說服不成功,孩子還是堅持要自己配,那就讓他堅持吧;如果孩子只是想要和大人不同,那麼也請接受他的挑戰。你告訴他可以自己做主以及將會遇到的困難,孩子將學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當孩子親自體驗什麼適合之後,這些經驗才能內化為自己的準則。審美觀、價值觀的建立本來就需要長時間的分享,然後琢磨累積。 本篇文章出自學前教育月刊

穿什麼 自己決定

2010年11月02日
公開
42

(轉載) 穿什麼 自己決定 獨立自主的追求 我就是要這樣 當你努力地為孩子裝扮美麗,用力地替孩子挑選好衣時,有沒有想到,孩子自己想要什麼穿出什麼樣的風格?獨立自主的追求,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的。根據心理學家皮亞傑發展理論,學步期開始,幼兒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行動力,並體驗自己可以決定一些事情。孩子開始會用簡單的方式,探測獨立性,並且建立起自己的行為習慣,有自己的意見。「我就是要這樣」儼然成為這個階段幼兒的重要特質。另一方面,自主性的表現特徵,就是充滿活力與堅持性。只要孩子決定一項事情,他會拒絕所有的好意與協助,用盡心力地堅持自己應付。 自主與懷疑 相對於自主感的發展,自我理想形成,孩子會漸漸產生羞愧的感受,這是他經驗內在衝突的開始。尤其,當他堅持自己完成卻又失敗時,自我懷疑也就伴隨而來。當孩子因為沒有完成自己原來所想要做的而遭遇挫折,他會和自己生氣、會放棄新的嘗試,此時若爸媽沒有給予即時的肯定與協助,甚至譏笑嘲弄,他的懷疑感是會擴散延伸的。 其實,孩子也需要「穿衣自主」 爸媽可以輕鬆看待孩子的獨立自主需求。即使是幼兒,一旦有逐漸成熟的行動與認知能力,都會想要推開爸媽,用自己的方式,扮演一個自己認為最好最美的樣子。在穿衣服的情境中,或許孩子的某些決定真的很可笑,或許只是想要試試看,所以在大冷天裡穿短袖、艷陽下猛添衣;很多時候,大人會急著幫孩子決定那一件好、那一樣可以用,但孩子卻因此失去自己嘗試判斷的機會。孩子需要體驗『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的道理,如果爸媽願意在安全的前提下,讓他親身嘗嘗這樣的不適宜,下回孩子也就會自動放棄這樣的自我酷刑。 當然,爸媽在放手的同時,還是有些任務的,例如事前先幫幼兒歸類好適當的衣服,可以減少孩子的衝突或是挫折;同時還必須隨時在旁,觀察孩子是否遇到什麼狀況,以即時提供協助。 爸媽可以為孩子做什麼? 1.縮小選擇的範圍 幼兒接觸的情境、人事依然有限,他還沒有能力辨別到底什麼樣的場合要穿什麼才好。很有可能女兒很高興今天可以去小朋友家作客,所以堅持挑一件小睡衣,想要和他一起過夜。為了避免這樣的爭執,你可以在孩子衣櫥裡先做好分類,並用他可以懂的方式標示清楚,小熊貼紙是上學穿的、小狗貼紙是玩遊戲穿的、小鴨鴨的只能在家裡睡覺穿;一方面協助孩子縮小挑選衣物的範圍,一方面也可以引導孩子學習分類。 2.提供最佳建議 不論是在家挑衣服、還是上街買新衣,孩子可能都會有自己想要的。這時,父母就是孩子的最佳顧問,在孩子挑選的時候,給一些小小的建議,拿漂亮的小玩偶作例子也無所謂。即使他會有所喜好或堅持,「但你將發現孩子會很在意這是不是爸媽贊同。」當他做選擇時,你可以適時地說,「嗯,這樣好像不錯呢。」或「你看這個顏色是不是比較好看?」別擔心孩子挑錯。例如,孩子很想買件尺寸不合的衣服,你可以告訴他,「現在穿還太大,但如果你真的想買,我還是會買。」等到孩子真的發現穿起來很難過,甚至根本沒有機會穿,他以後也就知道,買衣服也要看尺寸。 3.別迷信服飾魔力 隨著認知發展,孩子漸漸會用自己的想像力,將一些事情加以連結,尤其是周圍的線索。因此,也許你會發現孩子賦予某些衣飾「魔力」,像是穿這件衣服就可以很幸運,或是很安全。這個階段的孩子面對的環境變化增加,確實需要一些儀式,作為安定劑。你無須緊張過度或急著糾正,這樣反而造成孩子另一個負面的連結。而是慢慢將孩子對「魔衣」的注意力轉移,引導他發現事情的前因後果並不是衣服所庇祐、影響。 4.欣賞孩子的獨特 三歲的孩子開始喜歡作實驗,偶爾會想要試試穿不同顏色的襪子,或是把小外套穿在長長的襯衫外面。除此之外,這個階段的幼兒,開始對「美」會有一些刻板印象,像是小女生一定要穿蓬蓬裙才可以當公主。甚至有時孩子對「美」的堅持會勝過對安全、方便的考量,這時,你也可以挑戰孩子的價值觀。像是,郊遊穿裙子可能不好跑喔。同樣地,當孩子親身體驗到有些「美」的打扮,是很不實際的,他也就會調整自己的選擇。 如果說服不成功,孩子還是堅持要自己配,那就讓他堅持吧;如果孩子只是想要和大人不同,那麼也請接受他的挑戰。你告訴他可以自己做主以及將會遇到的困難,孩子將學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當孩子親自體驗什麼適合之後,這些經驗才能內化為自己的準則。審美觀、價值觀的建立本來就需要長時間的分享,然後琢磨累積。 本篇文章出自學前教育月刊

穿什麼 自己決定

2010年11月02日
公開
38

(轉載) 穿什麼 自己決定 獨立自主的追求 我就是要這樣 當你努力地為孩子裝扮美麗,用力地替孩子挑選好衣時,有沒有想到,孩子自己想要什麼穿出什麼樣的風格?獨立自主的追求,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的。根據心理學家皮亞傑發展理論,學步期開始,幼兒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行動力,並體驗自己可以決定一些事情。孩子開始會用簡單的方式,探測獨立性,並且建立起自己的行為習慣,有自己的意見。「我就是要這樣」儼然成為這個階段幼兒的重要特質。另一方面,自主性的表現特徵,就是充滿活力與堅持性。只要孩子決定一項事情,他會拒絕所有的好意與協助,用盡心力地堅持自己應付。 自主與懷疑 相對於自主感的發展,自我理想形成,孩子會漸漸產生羞愧的感受,這是他經驗內在衝突的開始。尤其,當他堅持自己完成卻又失敗時,自我懷疑也就伴隨而來。當孩子因為沒有完成自己原來所想要做的而遭遇挫折,他會和自己生氣、會放棄新的嘗試,此時若爸媽沒有給予即時的肯定與協助,甚至譏笑嘲弄,他的懷疑感是會擴散延伸的。 其實,孩子也需要「穿衣自主」 爸媽可以輕鬆看待孩子的獨立自主需求。即使是幼兒,一旦有逐漸成熟的行動與認知能力,都會想要推開爸媽,用自己的方式,扮演一個自己認為最好最美的樣子。在穿衣服的情境中,或許孩子的某些決定真的很可笑,或許只是想要試試看,所以在大冷天裡穿短袖、艷陽下猛添衣;很多時候,大人會急著幫孩子決定那一件好、那一樣可以用,但孩子卻因此失去自己嘗試判斷的機會。孩子需要體驗『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的道理,如果爸媽願意在安全的前提下,讓他親身嘗嘗這樣的不適宜,下回孩子也就會自動放棄這樣的自我酷刑。 當然,爸媽在放手的同時,還是有些任務的,例如事前先幫幼兒歸類好適當的衣服,可以減少孩子的衝突或是挫折;同時還必須隨時在旁,觀察孩子是否遇到什麼狀況,以即時提供協助。 爸媽可以為孩子做什麼? 1.縮小選擇的範圍 幼兒接觸的情境、人事依然有限,他還沒有能力辨別到底什麼樣的場合要穿什麼才好。很有可能女兒很高興今天可以去小朋友家作客,所以堅持挑一件小睡衣,想要和他一起過夜。為了避免這樣的爭執,你可以在孩子衣櫥裡先做好分類,並用他可以懂的方式標示清楚,小熊貼紙是上學穿的、小狗貼紙是玩遊戲穿的、小鴨鴨的只能在家裡睡覺穿;一方面協助孩子縮小挑選衣物的範圍,一方面也可以引導孩子學習分類。 2.提供最佳建議 不論是在家挑衣服、還是上街買新衣,孩子可能都會有自己想要的。這時,父母就是孩子的最佳顧問,在孩子挑選的時候,給一些小小的建議,拿漂亮的小玩偶作例子也無所謂。即使他會有所喜好或堅持,「但你將發現孩子會很在意這是不是爸媽贊同。」當他做選擇時,你可以適時地說,「嗯,這樣好像不錯呢。」或「你看這個顏色是不是比較好看?」別擔心孩子挑錯。例如,孩子很想買件尺寸不合的衣服,你可以告訴他,「現在穿還太大,但如果你真的想買,我還是會買。」等到孩子真的發現穿起來很難過,甚至根本沒有機會穿,他以後也就知道,買衣服也要看尺寸。 3.別迷信服飾魔力 隨著認知發展,孩子漸漸會用自己的想像力,將一些事情加以連結,尤其是周圍的線索。因此,也許你會發現孩子賦予某些衣飾「魔力」,像是穿這件衣服就可以很幸運,或是很安全。這個階段的孩子面對的環境變化增加,確實需要一些儀式,作為安定劑。你無須緊張過度或急著糾正,這樣反而造成孩子另一個負面的連結。而是慢慢將孩子對「魔衣」的注意力轉移,引導他發現事情的前因後果並不是衣服所庇祐、影響。 4.欣賞孩子的獨特 三歲的孩子開始喜歡作實驗,偶爾會想要試試穿不同顏色的襪子,或是把小外套穿在長長的襯衫外面。除此之外,這個階段的幼兒,開始對「美」會有一些刻板印象,像是小女生一定要穿蓬蓬裙才可以當公主。甚至有時孩子對「美」的堅持會勝過對安全、方便的考量,這時,你也可以挑戰孩子的價值觀。像是,郊遊穿裙子可能不好跑喔。同樣地,當孩子親身體驗到有些「美」的打扮,是很不實際的,他也就會調整自己的選擇。 如果說服不成功,孩子還是堅持要自己配,那就讓他堅持吧;如果孩子只是想要和大人不同,那麼也請接受他的挑戰。你告訴他可以自己做主以及將會遇到的困難,孩子將學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當孩子親自體驗什麼適合之後,這些經驗才能內化為自己的準則。審美觀、價值觀的建立本來就需要長時間的分享,然後琢磨累積。 本篇文章出自學前教育月刊

教導孩子不再「拉拉扯扯」﹗

2010年10月28日
公開
13

(轉載) 教導孩子不再「拉拉扯扯」﹗ 唉呦!好痛!你是否也有被孩子拉頭髮的經驗?制止他時卻越拉越緊。幼兒經常出現抓、捏、咬人或拉扯他人頭髮的舉動,看起來蠻橫又無禮。其實,有時他們是沒有惡意的。只要爸媽適時處理,並讓寶寶學習了解哪些行為是不被接受的,就能避免寶寶成為別人眼中沒禮貌的小霸王喔。 教導孩子不再「拉拉扯扯」﹗ 傍晚,趁著鄰家小姊姊陪著孩子玩耍的空檔,媽媽進廚房準備晚餐,不一會就聽到客廳傳來驚呼聲,「別拉﹗別拉﹗哥哥會痛痛﹗」媽媽放下手邊工作,趕到客廳一看,果然,又是蕾蕾扯著哥哥的頭髮不放。最近,蕾蕾常「犯案」,爸爸的眼鏡、媽媽和三歲哥哥的頭髮,都是她下手的對象;而且愈是阻止她,她愈是拼命拉扯,今天又為了搶回哥哥手中的小熊而出手。 孩子是「小土霸」? 其實,一歲十個月的蕾蕾,並非是個小土霸,她只是試著表達自己罷了--拉哥哥頭髮,也許是因為想拿回玩具;而向爸媽下手,則可能是希望爸媽注意她,陪她玩﹗ 像蕾蕾這個年紀的孩子經常會出現抓、捏或拉扯別人的舉動,一般來說,是因為他們仍十分自我中心,無法瞭解他人的感受,基於好奇、探索的心理,就去戳戳人家或拉拉頭髮,並無惡意;而有限的口語能力,也常使他們因無法清楚表達意念而受挫,只有靠肢體動作傳達意思;另外,為尋求關注與注意力,有時也會使他們做出不受歡迎的舉動。 教導孩子不再「拉拉扯扯」﹗ 為了確保孩子因探索環境、尋求關注,或因自我中心而引發的無惡意的攻擊性行為,不會演變成具敵意的踰矩行為,並早點兒學習怎樣的行為是不被接受的,父母必須有效地做到以下幾點︰ •迅速地制止孩子拉扯頭髮 當孩子有拉扯頭髮的行為時,不要置之不理,應迅速地加以阻止,先安慰受害者,然後平靜而堅定地斥誡孩子︰「不要拉扯頭髮﹗」然後儘快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忙於其他活動。暫時隔離也能使孩子平靜下來。 •讓孩子瞭解他所造成的傷害 一歲多的幼兒並不太瞭解其他小孩的感受,所以,雖然知道頭髮被拉扯時自己的痛感,卻無法瞭解同樣的行為也會傷害別人。因此,用拉扯幼兒頭髮的方式來讓他瞭解被拉扯的感受,並不是有效的制止方法,甚至會讓他誤以為這種行為是可被接受的而去模仿。當他下次又抓了別人頭髮時,告訴他︰「你拉哥哥的頭髮時,他會頭痛、很難過的。」但在他真正瞭解之前,需要重複告訴他。 •幫助子表達真正的想法 當孩子在表達心裡的意念上有困難時,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將近二歲的孩子大都已可說許多短句,若你猜想他是因希望別的孩子還他玩具才拉扯對方的頭髮,教導他說︰「請把玩具還我。」若他的口語能力仍有限,就替他說明他的意願,如︰「蕾蕾想要拿回她的小熊。」當你察覺他對別人發脾氣時,教導他如何將他的生氣以口語表達出來,如︰「我很生氣﹗」。 •不要讓他為引人注意而打架 幼兒有時會因想吸引別人的注意力,而繼續令人討厭的行為,尤其有很多兄弟姊妹時,爭取成為注意焦點的競爭更劇。當孩子的行為良好時,給予他一些額外的注意,可以預防他以搗蛋來獲取關懷;而在他以正向行為尋求關心時,一定要有所反應,以免他因得不到回應,而以負面行為引人注意。 •幫助孩子與人分享 這個階段幾乎是不可理喻的自我中心期,孩子要的東西,就是「現在要」,他只理會自己的需求,不在乎別人的感受,所以經常出手「搶」別人手上的東西,父母可以提供一些能與人互動的遊戲和玩具,教導孩子如何與人分享。 本文摘錄自:1-3歲發展與教養對策本系列依孩子年齡的不同,分成《0-1歲發展與教養對策》、《1-3歲發展與教養對策》、《3-6歲發展與教養對策》。作者群從生活實例中著手,介紹每一個年齡常令父母困惑或頭疼的現象,從孩子的發展角度出發,說明此現象在孩子發展階段上所呈現的意義,並提出因應的教養對策。

瞬間收心操~讓孩子不要再說等一下!

2010年10月21日
公開
10

[親子溝通]文章列表: 瞬間收心操~讓孩子不要再說等一下! 彭菊仙◎著 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如何「瞬間收心」,操控自己的節奏。並非斷絕物欲,而是懂得在心花怒放之後,收斂狂奔的腳步,從公園大踏步走回家去!這個小腳步正是攸關孩子一生幸福的一大步! 從孩子一、兩歲開始,要他們乾脆的踏出公園就是一道難題,當時我就知道,我將與「媽媽,等一下!」這個棘手的問題長期抗戰。 果然,接下來的日子裡,該收玩具時,孩子會說:「媽媽,等一下!」;該關DVD時,也是一句:「媽媽,等一下!」;該起床時,「媽媽,等一下!」;該寫功課時,「媽媽,等一下!」;該練琴時,「媽媽,等一下」…… 將來,我還會看著他們在電腦桌前說出一句又一句的「媽媽,等一下!」;更遠一點的將來,對象可能換成「老闆,等一下!」、「老婆、等一下!」、「孩子、等一下」…… 先給五分鐘,再喊STOP! 幾年前我就決定,到公園玩,只要時間一到,一定要讓孩子能放下一切,跟所有人大聲說bye-bye,然後義無反顧、迅速確實的從公園離去。因為收放自如、控制自我的能力攸關一個人的成功,更攸關一個人甚至一家子的幸福。無法有效自我控制的人必定經常處於懊悔之中,常在懊悔邊緣的人必定與幸福無緣。 要讓孩子自動收心,我有兩個法寶: 1.再讓孩子多玩五分鐘; 2.掉頭就走。 我深深了解,要這麼小的孩子心甘情願打道回府,比登天還難,所以一定會給予五分鐘的收心時間,讓他們一面多玩一下,一面整頓好即將離去的心情。 時間到了,我一聲令下,回家!當然小人兒根本充耳不聞,繼續嬉鬧追逐,我便從一數到十,一數完,扭頭就走,就當沒孩子似的,瀟瀟灑灑大踏步而去。走了約十數公尺之後,小人兒「媽──」一長聲呼喚畫破天際,健步如飛,立刻趕到我前頭了! 這個方法從未失誤過,因為能夠多玩五分鐘,孩子通常會覺得是賺到的,由衷感激,而我也深深體會到這寥寥幾分鐘是一定得執行的例行儀式。 就像啟動煞車裝置的火車在進站前,裡頭的引擎要經歷一段時間方能真正停止轉動,因此必須留一段安全靠站的緩衝距離。要孩子停穩瘋狂追逐的腳步,也得讓內心的玩興先行熄火,才能由內而外逐漸冷卻,平穩順利的銜接到下一個任務。 收心之前,必須大玩特玩 孩子知所進退,節制克己,正是因為他們的玩興已被滿足。等到他們長大一些,我則運用「多送十分鐘」的緩兵政策來舒緩他們熾熱的玩興。 每天下午四點一刻進門,我從不逼迫孩子立刻放下一切「從容就義」寫功課,因為不僅孩子幼兒期的公園經驗告訴我,不可躁進,自己以前下班後的慵懶心情也提醒我,要「收」之前,得先大「放」──好好的放鬆、放逐、放牛吃草,直到放浪形駭到一個饜足的境界,才可能心甘情願進入「收」的階段,而且此時一收,就能收得一乾二淨,漂漂亮亮。 因此,當我觀察到孩子眉開眼笑的聲浪與頻率都走下坡時,就會注入一劑強心針──多玩十分鐘。與其說是福利相贈,不如說是加速滅火之巧技。原本孩子的興頭必須再過半把個鐘頭始能消耗殆盡,一聽到「可再多玩」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心頭的警示燈反而會瞬間亮起,自動收斂玩心,加速減滅熱情!等到結束時刻一到,所有興頭就順勢熄滅了! 如果一開始就緊張兮兮,認為孩子一放學就放任他們玩樂是浪費時間,硬要趕鴨子上架,他們是絕對進不了書房的;即使進了書房,玩心必定也是野火燃不盡,春風吹又生!因此,在孩子興頭稍減的時候,適時給予緩衝時間,就能加快他們收心、從容赴義的腳步。 讓孩子從平靜中再出發,是順利轉換情境與心境的要素。否則,未被滿足的心念將如同貪得無厭的猛獸,漫無止境的擴散,成為不可自拔的耽溺。 現在三個孩子最讓我寬慰之處,就是做功課的時間一到,便各自拖著書包回房,絕對不會戀棧任何的玩具、電腦、遊戲。當他們進入「閉關」狀態時,除了喝水、上洗手間、或是碰到不會寫的內容之外,都不會離開房間,直到完成所有功課,將一整落的學校作業外加媽媽出的練習題,放在桌上等我檢查完畢。 別讓耽溺成為孩子人生中的悲劇因子 耽溺會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性格,一種無法有效控制自我的人生悲劇。 耽溺於糖果的孩子,頂多壞了一嘴的牙,長大後無法拒絕美食,頂多變成一個胖子。然而,無法克制口腹之欲雖然害不了人,卻會害了健康的身體,毀了美麗光彩的人生。耽溺於電玩的孩子闖不了大禍,頂多荒廢正業,但是將來也可能因為性格的擺布,導致走不出賭場,離不開聲色場所,沾染一身的酒色財氣。一個聰明絕頂的人最終成為悲劇人物,往往就是因為栽在這種性格上!他離成功很遠,離幸福更遠! 所以,要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如何「瞬間收心」,懂得操控自己的節奏。並非斷絕他們的物欲,而是讓孩子懂得在心花怒放之後,收斂狂奔的腳步,從公園大踏步走回家去!這個小腳步正是攸關孩子一生幸福的一大步! 在孩子的心裡安裝一個定時器 我的孩子都沒有上安親班,常常有人問我要如何一次要盯三個孩子寫作業?事實上,我根本不用盯!老大進入中高年級之後,常常一進房門就是兩個多小時,不會發出半句怨言,低年級時我得隨侍在側的夢魘都已恍如隔世(參見《教養好好玩》p172);老二凱凱打從進小學的第一天起,就沒讓我陪寫過半個字,完全把我擋在門外;老三鈞鈞也開始有模有樣的學著哥哥們寫功課了。 讓我安心寬慰的倒不是耳根得以清靜,而是他們已經養成「閉關」的習慣,即使將來課業愈來愈繁重,我也不必過於擔心。 家裡的計時器因為電池用罄,已經荒廢一陣子了。說也奇怪,計時器怎麼從一個顯要角色變得可有可無呢?還記得孩子低年級時一放學,我就按下計時器,等待精準而公正的機器聲響起,讓孩子心服口服,瀟灑離去。如今,時鐘好像擺在孩子的心裡了,自制逐漸變成一種習慣,不必藉由外物提醒他們「該收心了」! 未來,希望我也能變成一個虛位老媽,不再需要補充嘮叨的電池,孩子們能在每一個環節做到「瞬間收心」。只要將計時器就內建在孩子的心裡,父母就能省下嘮叨的力氣。 野人文化 《幸福教養:讓孩子受用一輩子的關鍵幸福力》 (資料來源:野人文化 提供)

小一新生上學囉!幫助小孩適應小學生活

2010年08月27日
公開
26

小一新生上學囉!幫助小孩適應小學生活 小小新鮮人進入國小就讀,卸下圍兜、告別遊戲的童年,取而代之的是進入一個陌生的學習環境。由於國內小學和幼稚園間無論在學習內容和教學方式上都有一段差距,孩子初進入一個迥然不同的學習環境,是否會遭遇適應上的問題呢? 小一新鮮人,面對新環境會產生哪些焦慮? 新生入學的適應問題中,除了學習環境的改變帶來上課常規、學習內容的適應困擾外,孩子對新環境的焦慮也是相當普遍的困擾。這種情緒困擾的產生,有以下幾點原因: 1. 孩子面對一個充滿未知的陌生環境時,自然會產生害怕惶恐的情緒,擔心自己能不能把新角色扮演好,也擔心新同學、新老師能不能接納他。 2. 孩子對小學生活的焦慮可能來自家長有意無意的恐嚇。有些家長在遇到自己不能處理的教養情境時,拿學校老師當替罪羔羊,造成孩子對小學生活有負面印象。例如:「你再不聽話,看你上小學後怎麼辦!到時候老師不好好修理你才怪!」「再不用功,上小學後你就跟不上別人了!」 3. 孩子聽到來自上小學兄姊的抱怨。例如:「上小學功課很重、考試很多哦!」「小學老師很兇!」 4. 家長老在聯絡簿上陳述孩子在家中的「惡行」,讓孩子對老師存有更多的疑慮。 反之,家長對孩子進小學抱持著合宜的心態,對孩子紓解適應焦慮會有正面的影響。家長那些態度對孩子的適應會有所幫助呢? 1. 家長視孩子進小學為人生必經的階段,以平常心看待,不刻意期待孩子一定要如何。 2. 不要一味以「分數取向」評量孩子的學習成績。換句話說,不要以孩子的分數為評量指數,而應把重點放在關心孩子是否培養了正確的學習態度。 3. 當孩子考不好或和同學有衝突時,不要因過於緊張而替孩子代勞解決問題。先聽聽孩子這麼作的原因,和他一同商量解決方法,把學習解決問題的機會留給孩子。 4. 當父母的期望越高、孩子的適應力反而越差,當孩子進入小學之後,接觸陌生的學科,都需要一段時間反覆學習才能吸收,家長過於心急,期待太高,動輒指責孩子不認真、很笨,很容易給孩子造成過大的壓力,讓他覺得學習是很大的負擔,最後視上學為畏途。 由幼稚園進小學,代表孩子的學習生涯將踏上新的階段,面對新的學習環境,不僅孩子自身的角色有所改變,父母的角色和期待也將有所轉換,在正式教育的「起跑點」上,如何幫孩子跨出安穩的第一步,是父母責無旁貸的課題。 本文摘錄自〈學前教育〉

背誦少一點,思考多一點

2010年06月08日
公開
6

背誦少一點,思考多一點 作者:陳之華  出處:親子天下 教育改革已過了十多年, 如今我們仍以背、默、記這樣最保守的方式在考核孩子? 如果不鼓勵孩子表達整理過的知識, 那創意的因子,又怎麼啟發呢? 大女兒正在訂正的國文考題是: 吾愛吾師,吾更愛___ ___ 。 答:真理 ___ ___是沒有畢業的學校。 答:人生 女兒第二題寫下的答案是:「知識」,我打心底讚佩孩子。即使女兒寫的不符合「標準答案」,我仍認為她答得合情合理;因為考題並未註明是誰的名言,卻要求學生填入一字不差的「標準答案」,邏輯何在? 我們的學校考試,是在確定孩子是否有「讀書」,卻從來不問孩子的思想,而這裡的「書」指的不過是課本、講義裡的白紙黑字而已。只有硬背、寫出「對的答案」才拿得到分數,至於孩子能否將所學的知識融入周遭見聞,根本不重要。 四月的某週六,我受邀到全國家長團體的守護志工培訓演講,當天我的主題是以「愛你一輩子」的「輩」(背) 字為主軸,就是希望能讓孩子們「背書少一點」,多培養終身喜愛學習、靈活有創意的能力。 綜合思考,從小學起 我在演講的簡報裡介紹了女兒小六時在北歐的社會科考題: 「請以實例說明希臘的科學發展歷史,以及為什麼當時的希臘思想家和先前時代的人物有所不同。」請務必舉出實例,才能獲得給分;並且請以你所閱讀過的書本內容與課堂上的討論做為答題基礎。 這是兩大申論題中的一題,學生可以二選一作答;它佔了百分裡的六十分,也就是這類開放性、思考性的題目,取代了封閉式、標準答案至上的僵固考試法。 女兒在芬蘭七年級時的社會考題,也有二選一的申論題: 「請詳細說明埃及法老王阿蒙霍特普四世(Amenhotep ≥)想要進行的改革是什麼?而他是以什麼方式,以及為什麼要進行如此激烈的改革?」 「請詳細說明為什麼埃及人要建造金字塔?」 女兒選擇第二題,並洋洋灑灑寫了一頁半的A4紙,來說明建造金字塔的原因,還畫圖輔助說明;老師很大方的給了她這一題滿分。 孩子看到我在翻閱這些考題之際,拿起她曾經寫下的考卷說:「唉,我們以前都是考這樣的題目,媽咪,你知道我多麼喜歡這樣的考題嗎?可是,在台灣,真的都只能背誦和寫下標準答案,很難有機會表達自己整理過的思想。」 為什麼會這樣呢?她和我都提出了同樣的問題…… 我們的教育思維,在歷經十多年來的改革之後,仍以背、默、記這樣最保守、因循的方式在教導、考核孩子?如果連鼓勵、培養孩子表達消化整理過的知識都不願意,那創意的因子,又怎麼啟發呢? 練習語言、展現思維 如果孩子們今天能寫上整張A4紙的申論型答案的話,我們應該就不用擔心他們的作文能力了。因為語文能力的培養,不再局限於國文課,而是無所不在的擴展到各科目之中,孩子必須學習多元的表達。因此,考試除了可以練習運用文字之外,還可以展現孩子的思想與見解。 拿著幾本書苦讀、畫重點,不應是學習的唯一方式。在網路如此發達的時代,孩子只要在鍵盤、滑鼠上運指,就可獲得連篇累牘的各類知識;因此他們需要具備的是:廣泛閱讀、不斷思索、分析整合、提出見解等能力。 只有具備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的學習才會永不間斷;而融合、累積、啟發的求知之路,是更無限寬廣的。 一位孩子就讀台北著名私立學校的朋友跟我說,九歲兒子在考試前兩週,校方不准孩子去學校圖書館。我聽得瞠目結舌,除了因為孩子才如此年幼就得被迫在考前與圖書館「分隔」之外,更因為分數與考試,竟已如此有形無形的窄化了學習的視野。 我的芬蘭朋友驚歎的說:不是應該考試到了,才更需要去圖書館嗎? 讀書不背書,讀出思考力 他們的反應我很明瞭,芬蘭學生是在考前更加倍的去圖書館蒐閱不同的資料,因為他們從很小就開始考申論題,日積月累下來,已經讀了一本又一本各式的課外讀物;反觀我們的孩子,可能到了青春期的尾巴,都還在苦苦一字不漏的背誦著標準答案。芬蘭的中學生每天多方閱讀一、兩個小時的「正常作息」,竟成了我們中學生望塵莫及的「讀課外書的樂趣」。 這其中的差別何在?它將是影響孩子未來思考力能否生根、發芽的關鍵!更深遠來說,它更會影響國家的整體國力,以及新一代的創造力,甚至是未來的國內生產毛額(GDP)。 親愛的父母,所有你我曾經走過的艱苦學習之路,不一定非得複製在下一代身上不可。時代一直在進步,我們卻還執意以古舊、老氣的方式教導孩子,以為這樣「打造」出來的學生才是最優異、最具「競爭力」的! 我們真的需要好好思考,孩子的力氣是否都被教育體系用錯地方了?他們要面對的未來,是知識、創意開拓的時代,我們過往的「工業時代」早已被新時代跨越了。在「知識時代」來臨之際,教育的思維和方法,需要你我一起翻新啊!

給爸媽的備忘錄

2010年05月31日
公開
7

同事分享的mail *給爸媽的備忘錄* 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如果能站在他們的角度, 去瞭解事情,勝於只給予物質的滿足。 女兒在美國唸幼稚園時,曾由學校帶回來一張給爸爸媽媽的備忘錄, 讀後深感其中有許多重點正是自己需要被提醒的。 這些全非金科玉律,卻能使為人父者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 記於下,或許也能做為您的參考: 1. 別溺愛我。我很清楚的知道,不應該得到每一樣我所要求的東西。 我只是在試探你。 2. 別害怕對我保持公正的態度。它反倒讓我有安全感。 3. 別讓我養成習慣。在年幼的此刻,我得依靠你來分辨它。 4. 別讓我覺得我比實際的還要渺小。 它只會讓我愚蠢的裝出超出我實際年齡的傻模樣。 5. 如果能夠,請別在人前糾正我的錯誤。 你私下的提醒,會讓我更加的注意自己的行為。 6. 別讓我覺得我犯的錯誤是一種罪。它會降低我的人生價值觀。 7. 當我說「我恨你」的時候,別太沮喪。 我恨的絕不是你,而是那降在我身上的壓力。 8. 別過度的保護我,怕無法接受一些「後果」。 有的時候,我需要經由痛苦的方式來學習。 9. 別太在意我的小病痛。有時候,我只是想得到你的注意。 10. 別嘮叨不休,否則有時候我會裝聾作啞。 11. 別在倉促或無意中做下允諾。 請記住,當你不能信守諾言時,我會是多麼的難過。 12. 別忘了我還不能把事情解釋得很清楚, 雖然有時候我看起來像是有能力, 這也是為什麼我不能事事正確無誤的緣故。 13. 別太指望我的誠實,我很容易因為害怕而撒謊。 14. 請別在管教原則上前後不連貫、不持續。 它會使我疑惑,而對你失去了信任。 15. 當我問問題的時候,別敷衍我或拒絕我。 否則你會發現我終將停止對你發問,而向他處尋求答案。 16. 別告訴我說,我的害怕很傻、很可笑。 如果你試著去瞭解,便發現它對我是多麼的真實。 17. 別暗示或讓我感覺到你是完美、無懈可擊的。 當我發現你並非如此的時候,對我將是一項多麼大的打擊。 18. 別認為向我道歉是沒有尊嚴的事。 一個誠實的道歉,會讓我對你更接近、對你感覺更溫暖。 19. 別忘記我最愛做實驗。幾乎每天生活中都離不開它,請容忍。 20. 別忘了我很快的便會長大。 對你來說,要和我一起成長是多麼不易的事,但請嚐試。 21. 別忘了沒有那許多的瞭解和愛,我是不能成長茁壯的, 但是,我並不需對你說出這點,對不? 有時候,我們身邊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無慮的生活環境而已,他們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經歷」他的成長過程。 有句話說: 「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得先蹲下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放眼看世界」。 每一位爸爸媽媽不妨抽個空,用心讀讀這份教養子女的備忘錄。

絕對不可說的話

2010年04月02日
公開
9

絕對不可說的話 父母不恰當的責備,不但無法達到效果,還可能傷了孩子的自尊。 文.張靜慧 2005/04 康健雜誌 77期 我注意到有對夫婦,兩歲左右的兒子在身旁邊跑邊喊。這對夫婦在路邊買了兩支冰棒,邊走邊吃,小男孩也想拿支吃,母親說:「寶貝,你可以從我這兒咬一口,但不能吃整支,因為太冰了。」可是小男孩伸出手來要整支,他母親再次把手拿開,他失望地哭了,父親又重複他母親的做法。小孩邊哭邊向前跑去,想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但很快又跑回來,嫉妒又難過地盯著兩個正吃得起勁的大人。一次又一次,他伸手去要整支冰棒,但大人緊握著寶物的手卻一次次縮回去。 小男孩愈是哭,他的父母愈覺得有意思。他們不停地笑著,並想跟他開玩笑:「你看你,這有什麼重要的,值得你這麼吵鬧?」於是小男孩坐在地上背對父母,朝母親方向扔小石子,但他又突然站起來,焦慮地四下張望,想知道爸媽是否還在那裡。父親吃完自己的冰棒後,把小木棒遞給兒子,自己繼續向前走。小男孩期待地舔著小木棒,看了看,把它扔掉,又想撿起來,但最後還是沒有撿。接下來他一臉失望,孤獨又傷心地哭起來,全身顫抖。然後馴服地跟在父母身旁。 這是著名的精神分析家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親眼見的景象,寫在《幸福童年的祕密》裡,她非常驚駭於父母可以如此羞辱小孩,其後也展開對小孩成年後也會對弱者輕蔑的關聯性研究。 米勒認為小男孩並非因為「貪吃的慾望」沒有得到滿足而傷心,而是他的情感不斷受到傷害和打擊。不但願望無人理解,更糟的是,他的需求還被開玩笑。 父母把他們的觀念與夢想投射在孩子身上,孩子為了生存和愛,學著去服從,甚至對父母所說的傷害自尊心的話,也只有壓抑下來,這樣的情景在我們社會裡每時每刻在發生,很多大人不自覺地常犯這些錯。 在婦幼節前夕,我們整理出一些耳熟能詳的句子,提醒您,別再說了,別再讓羞辱與輕蔑代代傳下去了。 ◎侮辱、人身攻擊:笨蛋、壞蛋、混蛋、人渣、死人、豬、烏龜、朽木、娘娘腔、男人婆。 ◎情緒性的語句:我討厭你、我恨你、你欠揍、恨不得沒生你、不想再看到你。 ◎否定、貶抑:你真沒用、沒人喜歡你、你什麼都不會、你考不上好學校、找不到好工作、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壓抑:說不准就不准、閉上你的嘴、小孩子不懂少插嘴。 ◎不讓孩子解釋:再給我頂嘴、你說什麼我都不信、你還有理由啊? ◎諷刺、嘲弄:你也太聰明了吧、這種事只有你做得出來、你能考及格我就謝天謝地了、這麼簡單也不會。 ◎威脅:你給我試試看、給我小心點、打電話跟老師說、送你去警察局、你如果…我就…、你不要後悔、把你送給別人、我看你以後怎麼辦。 ◎哀求:爸求你不要這樣、你再這樣媽要哭了。 ◎冷漠:你活該、我早就告訴你了、自己不會想啊、自己看著辦。 ◎比較:你比得上×××嗎?人家比你強多了、如果你能跟×××一樣就好了。 ◎強調父母的經驗和權威: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早就會了、你得聽爸爸的。 ◎懷疑:你實在無法讓我信賴、我看你沒這麼厲害吧?那有什麼了不起。 ◎不耐煩:到底要我講幾遍?為什麼老是忘記? ◎不當的引導:去死吧、乾脆跳樓算了、出去就不要再回來、給我滾。 ◎誇張:你對不起列祖列宗、自從有你,我再也沒有一天安寧的日子。 ◎放棄:我對你不抱任何指望、再也不管你了。 ◎利誘:你少打一點電動,就多給你零用錢。 ◎過於明察秋毫:終於逮到你了、又出錯了吧、你以為我不知道? 責備孩子的原則 1. 尊重孩子的人格。小孩也有自尊心,也需要尊重,不適當的責罵、管教有時造成反效果。 2. 向孩子說明為什麼受到責備,不要讓孩子覺得無故挨罵。 3. 告訴孩子該怎麼改進。責備的目的是下次不再犯,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行為哪裡不對,該怎麼做,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讓他自己思考怎麼改進。 4. 父母的身教很重要。例如要求孩子對人有禮貌,父母自己就不能粗魯無禮。先得到子女的尊敬,他們才會信服管教。 短波 母女間,愈吵愈親近? 為了一件衣服甩門、大眼瞪小眼,甚至臉紅脖子粗地吵了起來……。 「不要太緊張,母女間的爭吵磨擦,實際上都是很健康的,」《你真的不了解我:為什麼母女要吵架》的作者、也是劍橋大學心理學教授泰瑞愛彼得說。 愛彼得從兩個研究中,追蹤59對母女爭吵時的表情、語言與聲調,也在事後分別訪談。結果發現,女兒會想要爭吵,通常是希望和母親更親近,也想表現出自己的成熟,想聽到母親的關心。 而那些覺得被拒絕的母親,也較易和女兒發生爭吵,渴望女兒能接受她們的愛與意見,「大部份的母女都覺得,在吵後更親近,」愛彼得總結。(吳若女 編譯) 小孩吸二手菸,IQ降低 小孩如果因為家人抽菸,而吸到二手菸,會降低IQ,這是美國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發表的調查。 此調查針對美國6∼16歲4399名兒童,調查他們血液中古丁尼(cotinine)的濃度。古丁尼是分解尼古丁的物質,血液中古丁尼濃度高,表示吸取尼古丁較多。 由此古丁尼的濃度,與先前調查IQ成績相對照,就發現古丁尼值高的小孩,IQ比較低。(黃惠如 編譯)

不打也不罵,6招教出自律小孩-親子天下

2010年03月03日
公開
14

不打也不罵,6招教出自律小孩 作者:陳念怡  出處:親子天下 現在的父母,知道不可以打罵小孩,但不知道可以做些什麼?「愛的管教」是新一代父母與老師必須要有的基本知能。專家提供愛的管教6法,不用打也不必罵,協助父母教出自動自發、守規矩的小孩... advertisment 工具一:「壞掉的唱片」 當孩子違反規矩,開始討價還價甚至轉移話題,父母可使用「壞掉的唱片」這一招,避開一場冗長失焦的爭辯。方法是,重複幾遍孩子應該做的事,例如「現在把玩具收好」,暫時不要理會他的抗議,讓孩子知道你是認真的。對於明確而清楚的決定,通常孩子會照辦。但記得事後主動提供孩子討論的機會,讓他充分表達想說的話。 工具二:集點獎勵計畫 習慣的養成來自於練習。「集點數換獎賞」是強化孩子正面行為的遊戲。先設計一張點數表,貼在家中顯眼處,將獎勵目標放在孩子比較容易集到點數的項目,每日持續追蹤、每週定期將累積的點數兌換成獎賞。獎賞不一定要用物質的東西,有時心理的滿足反而更容易成為激勵孩子的動力。此外,獎勵制度並非一成不變,可以依據孩子的年齡和成熟度稍做調整。 工具三:積極的暫停 傳統的關禁閉,懲罰意味濃厚。積極的暫停強調每個人都需要冷靜時間,包括父母自己。先和善的告訴孩子,需要冷靜下來時,可以坐在特定的安靜角落或「安靜椅」上,直到能做出尊重他人的行為。 這不是懲罰,而是一種邏輯後果,可中斷孩子攻擊或破壞行為,但無法鼓勵孩子做不喜歡的事。重點是,每次只能鎖定一、兩種屢次發生的問題行為。孩子一違反規矩,就要立刻使用。暫停時間和年齡相關,以一歲一分鐘為原則,執行時,需要鬧鐘或廚房計時器。 工具四:小布偶的建議 解決小小孩的行為問題時,小道具是不可或缺的好幫手。相較於無聊的「衝突對話」,孩子比較願意跟布偶透露自己的心事(即使布偶配上父母的聲音)。讓小布偶問問孩子:「到底怎麼了?」「為了什麼事生氣?」「下次怎麼做比較好?」小布偶當然也要樂意回答孩子的問題。 工具五:故事中的熟悉身影 與其反覆說教,不如提供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父母可自行改編童話,將現實情形反映在故事裡。孩子會從似曾相識的情節中辨認出自己的身影,再藉由討論,幫故事中的主角找到解決之道。 工具六:老祖母的激勵法 運用「老祖母」的原則,可幫助孩子完成不喜歡的事。問問孩子想做什麼:「你想不想馬上出去玩?」「想不想看卡通?」如果你猜對了,就只需補上一句:「你知道規矩是什麼。做完功課後,就可以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若有一件期待的事等著孩子,他通常會很快完成另一件不喜歡的事。完成工作後的獎賞,可提升孩子的行為動機,但前後順序不可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