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o^)┘頭好壯壯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三歲以下幼兒上托兒所 易造成行為偏差

2006年10月27日
公開
6

三歲以下幼兒上托兒所 易造成行為偏差 三歲以下幼兒上托兒所 易造成行為偏差-中華醫藥網951022 《2006/10/21 21:32》中華日報編譯中心�二十一日綜合外電報導  如果你家中有 3歲以下的幼兒,為了他們未來的人格成長,最好不要急著將他們送到托兒所。多位知名的兒童照護專家指出,過早將幼兒送到托兒所,與母親分離,幼兒容易失去安全感,可能造成未來行為偏差。  包括倫敦兒童心理健康中心主任包比( SirRichard Bowlby)、心理學家兼作家畢達福( SteveBiddulph),及美國知名兒童心理學家蕭爾( AllanSchore),在一封給「每日電訊報」的投書,呼籲家長不要太早將幼兒送到托兒所,如果非不得已必須這樣做,也務必要慎選適當的托兒所。  兒童專家指出,幼兒需要家人或可充分被信任的人照顧,提供他們需要的安全感和適當的成長環境,如果過早與母親分開,對極需情感慰藉的幼兒,將造成負面影響,進而影響他們未來的行為表現。  英國家庭父母上班的情況十分普遍,政府鼓勵成立托兒所分擔照顧的重擔,目前至少有 50萬名兒童在托兒所接受照顧,包比等兒童專家對這個現象感到十分憂心。  包比指出,嬰兒在出生後一直到 30個月大,是教養的關鍵時期,幼兒需要在一個可以讓他們情緒穩定的環境,因為他們的情感依賴很深,過早將他們帶到陌生,特別是欠佳的托兒所,長期下來會有不良的影響。  他在接受訪問時強調,「我並不是說所有的托兒所都是不好的,我的意思是,在幼兒發展的心理發展關鍵時期,托兒所提供的環境,絕對不及他們的母親、父親、祖父母或近親」。  專家認為,政府與其補助托兒所,不如將補助款提供給在家育兒的家長,確保所有的兒童都能健康地成長。

3成媽咪每日與Baby懷抱互動不到1小時

2006年07月31日
公開
12

轉載~ 調查發現:3成媽咪每日與Baby懷抱互動不到1小時-中華醫藥網950722 《2006/07/21 19:22》記者關嘉慶�台北報導  根據一項「現代媽咪和 Baby互動知多少」調查發現, 9成的媽咪覺得懷抱 Baby具有相當的好處,但有超過 5成的媽咪卻因此覺得疲累,且有 3成媽咪每天與 Baby互動不到 1小時,職業婦女情況更嚴重,呈現出媽咪和 Baby微妙的矛盾情結!  該項調查是針對國內有 0-3歲 baby且參加過媽媽教室的女性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問卷 804份;根據調查結果發現,家管媽咪則是近 6成在一天裡能花 3小時以上懷抱寶寶,而職業媽咪卻只有 3成左右。  此外,根據調查顯示,有 9成媽咪認同懷抱 Baby的好處,但是卻有 5成媽咪卻認為疲憊且沒有自我時間而減少懷抱 Baby的時間,甚至有 3成媽咪每天與 Baby懷抱互動則不到 1小時,職業婦女情況更為嚴重,只有在餵奶或哺乳,或者因為 Baby哭鬧時,才會懷抱 baby。  在懷抱寶寶的次數和時間上,有高達 9成的家管媽咪覺得滿意, 3成職業媽咪則不滿意,且有多達 4成的職業媽咪覺得每天和寶寶相處的時間是不夠的;相較於家管媽咪,職業媽咪跟 Baby的互動顯然比較不足。  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周怡宏提醒,媽咪的懷抱會影響 Baby的身心發展;在門診中即發現,嬰幼兒厭奶、體重偏差、生長不良等餵食與生長問題,或是抗拒母親、莫名哭鬧、沉默封閉等情緒與行為問題,很多都是起因於親子互動不佳。  周怡宏醫師指出,門診中就出現過 2歲大的強強,不肯面對醫師檢查,只是不停的用雙手雙腳牢牢黏抱住媽媽,就像是一隻黏在媽咪身上的無尾熊,後來才發現強強因為長期由保母照護,產生與母親的分離焦慮;另外, 5個月大的香香有嚴重的厭奶、躁動、愛哭鬧等問題,原來是因為媽媽強迫餵食導致的親子互動不佳所引起的。

袋鼠式懷抱可促進Baby身心發展

2006年07月31日
公開
35

轉載~ 專家建議:袋鼠式懷抱可促進Baby身心發展-中華醫藥網950722 《2006/07/21 19:23》記者關嘉慶�台北報導  媽咪們注意了!妳平常是怎麼懷抱小 Baby,專家們建議,最好是以袋鼠式懷抱法,不但具有 6大心理效應,還有 4大生理益處,可以促進 Baby的身心發展。  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周怡宏指出,懷抱會促進 Baby的消化系統及循環系統,也會影響嬰幼兒人格發展的健全,攸關 Baby身心發展甚鉅,所以,懷抱 Baby堪稱為是心理、情緒與人格發展的關鍵。  周怡宏進一步指出,懷抱 Baby具有 6大心理效能與 4大生理益處;所謂 6大心理效能即是情緒較為穩定、較容易建立安全感與信賴感、較容易睡眠安穩、較容易建立寶寶的自我效能、增加父母與寶寶的親密度、較容易體驗母親所接觸的外界,而 4大生理益處分別是促進腸胃功能、循環功能、免疫功能、呼吸功能等。  懷抱 Baby不只要重量,更要重質;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助理教授卓妙如即建議,目前被廣泛應用在新生兒加護病房的「袋鼠式懷抱」,不僅可穩定 Baby生理發展,更可有效促進親子關係的建立,非常適合推廣到一般母嬰關係。  卓妙如指出,袋鼠式懷抱法即是在懷抱 Baby時要採「手環手、臉對臉、心連心」的懷抱方式;首先為手環手,伸出雙手緊緊的懷抱 Baby,讓 Baby感受到被保護的感覺,接著是臉對臉,透過眼神的接觸與交流,傳達媽咪的愛意,感受 Baby的回應,心連心則是藉由身體的貼近感受彼此心跳,傳遞體溫的溫暖,同時,也象徵媽咪敞開心胸完全地接納 Baby的到來。

孩子出現口吃 有跡可尋

2006年07月31日
公開
41

轉載~ 孩子出現口吃 有跡可尋 孩子出現口吃 有跡可尋-中華醫藥網950715 《2006/07/14 18:23》記者關嘉慶�台北報導  會出現口吃的孩子是有跡可尋的!台大醫院復健部語言治療師張綺芬指出,會有口吃的孩子通常會在說不出話來時有手部與臉部的不適現象呈現,例如手會扭在一起,臉部也會有扭曲的現象,甚至還會有呼吸不順暢的情形,往往在說話時會有倒吸氣的狀況發生。  張綺芬表示,若是孩子從小就有說話結巴,且持續到 5歲時,家長即可先行評估孩子會有幾成的說話不流暢,若是孩子在行為上也會有所異狀,例如說話時會有扭手與臉部扭曲,甚至在開始說話前會先倒吸一口氣才開始說話,就要特別注意。  還有些孩子出現口吃是會因人而異,時好時壞,張綺芬說,當孩子會在碰到某人而發生口吃現象,多是因為心理因素,有可能是因孩子對說話對象產生畏懼,以致於出現無法將話好好說完;在臨床上,就曾經發生有人一碰到老師就會口吃,一直無法移除心理上的障礙,這時就要了解孩子是否是此因素所造成,而必須要進行心理治療。  張綺芬指出,家長與師長在面對有孩子出現說話結巴現象時必須要有一致的態度來對待,不要讓孩子在眾多人面前糾正他們,且當發現孩子持續有說話不順暢,到了口吃的階段時,應該及早帶孩子接受治療,不只是到復健部接受語言評估與治療外,若是有心理因素的影響可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協助 另外在耳鼻喉等構造上若有異常可至耳鼻喉科醫師處接受進一步診治才能改善。  張綺芬說,有的人口吃是因為生理上聲帶與所有聲音路過的路徑上的神經肌肉在說話時異常所致,有可能會因為神經肌肉緊張度過大或是腦傷後造成神經肌肉控制不協調,而使得構音器官出現問題,這時得要透過肌肉協調訓練來改善,在學會如何放鬆下,而讓語言說得流暢。  口吃越早治療越好,通常小學時即應接受治療,不要等到青春期,因為到了青春期容易有判逆性出現,除了會受到同儕譏笑排擠外,年紀大了,語言在經過一、二十年後會有習慣性,要改善也很不容易學習改善,且要花更多的時間來糾正。 --------------------------下一則--------------------------  語言治療 透過遊戲學習-中華醫藥網950715 《2006/07/14 18:23》記者關嘉慶�台北報導  你有口吃的困擾嗎?在語言治療門診中,除了小朋友之外,還有很多成年人,在臨床上,就曾經有一名證券分析師,為了更流利的為別人解盤,就找上了語言治療師。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最直接的溝通方式,面對職場上的競爭,若是因為有口吃的問題,說話結巴,很可能就此失去這份工作,因此,在語言治療門診中,有很多人是上了大學後,因為上台說報告的機會增加,才來治療,也有的人是出了社會之後,才趕緊來治療,其中就不乏有證券分析師。  台大醫院復健部語言治療師張綺芬表示,說話是一種習慣,好習慣應該要從小就養成,語言治療是透過遊戲中學習,一週一次,大約一個月內,就可有某種程度的改善,此外,要讓孩子改善口吃,除了個人的訓練外,還得要有環境外在因素的排除,所以,家長、師長與同儕的協助也很重要。  張綺芬表示,一般人會在 2歲時即可開始說話,且在 3歲時可說完整的話,由於還太年幼,所學習的語詞並不多,所以在語言發展上會有結巴現象,例如會想說一件事,而有「那個──那個──」說不清楚的現象,等到年紀漸長,學到更多的語彙,思想多了,就會知道如何將話說得很好。  不過,當孩子正在學習階段,家長不可太心急,張綺芬即指出,例如孩子好半天說不完整一句話,家長不要急著幫他們說,要等他們慢慢把想說的話說完,如果大人急迫的要他們說,孩子也會感受到大人的急迫性,反而會因為心急而說不好話。  張綺芬表示,隨著年齡漸長,孩子們說話的語詞逐漸增多,就不會說話不流暢,但是,如果孩子逐漸成長後,仍然有說話結巴的現象,即應尋找語言治療師來協助。

老外育兒經 別一哭就餵奶

2006年07月30日
公開
41

轉載~ 老外育兒經 別一哭就餵奶【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一樣養小孩,台灣和美國真的很不一樣。」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的女兒林奐均,最近出了一本育兒書,她說,台灣父母可能聽到嬰兒哭就餵奶,三名女兒喝奶卻是「按表操課」。  民國六十九年二月廿八日,八歲林奐均經歷「林宅血案」受傷獲救,但她雙胞胎妹妹和祖母喪生,血案發生後,她被母親方素敏帶往美國;如今卅五歲的林奐均,是三名女兒的媽媽,最近她寫下「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談媽媽經。  林奐均三年前返台,夫婿在台北傳教,林奐均當全職媽媽,夫婿的姑姑生十一個小孩,林返台後懷老三,夫婿的親戚都覺得,家裡小孩多很幸福,但台灣朋友看她懷老三,會疑惑地問:「妳不累嗎?」  林奐均昨天和美籍夫婿印主烈、三名身穿粉紅洋裝的女兒一起亮相,林奐均甜蜜地說:「孩子是上天給的祝福。」有老公幫忙帶小孩,她不排斥再生老四。  她三個女兒老大Faith六歲,老二Charis四歲,老三Ashlyn兩歲,林奐均說,女兒漂亮的衣服,都是婆婆買的,打扮出門,常有人說女兒,「看起來好像小天使。」  她書中提到的百歲醫師,是夫婿姑姑小孩的主治醫師丹瑪,她教林奐均帶小孩的「撇步」,譬如,建議她不要孩子一哭就餵奶,她也照固定作息表餵奶,女兒都很好帶;媽媽方素敏有沒有傳授方法?林奐均說:「媽媽說她都忘了。」  林奐均三個女兒出生後,就睡另一個房間的嬰兒床,嬰兒期都晚上六點半就睡覺,房間也不開夜燈。  她說,有的台灣小孩和父母一起睡,容易讓父母彷彿永遠待命,筋疲力盡,但她女兒從小很好睡,「她們睡著了,剩下時間都是我的」,她就寫書、和先生聊天,不會因小孩而使生活品質變差。  身處台灣,林奐均說她對現今政治「完全不懂」,她不好意思地說,因為家裡沒有電視,所以她不知道台灣政界發生什麼事。  由於夫婿姑姑小孩都是在家自學,林奐均也從美國帶回來不少在家自學教材,她說,女兒在家都是看這些教學錄影帶,將來她也可能讓女兒在家自學。 【2006/07/14 聯合報】 @ http://udn.com

0-2歲幼兒發展訓練教學

2006年07月08日
公開
44

(在新知頻道抓的) 0-2歲幼兒發展訓練教學 0-2歲是嬰幼兒生長發育變化速度最快的時期,本書根據0-2歲是嬰幼兒成長的生、心理特點,讓寶寶在降臨人世的最初兩年間,受到科學而有系統的智力開發訓練,從遊戲中培養思考、記憶、想像、語言、觀察等能力,尤其在運動能力和語言能力上得到充足的發展。 0-1歲十二個月中主要活動內容分別有活動性遊戲、感官刺激、媽媽的歌、兒歌、語言訓練、智力遊戲、看圖認物、數和空間知覺、色彩和繪畫等活動。 1.活動性遊戲:從出生到兩歲,我們可以安排按摩操、被動操、主動操、竹竿操、模仿操等活動性遊戲。他們的作用是綜合的,除了訓練孩子的大肌肉活動,促進全身活動外,甚而激發孩子歡愉的情緒;媽媽的口令或其他語言指示也帶給孩子良好的語言刺激。 2.感官刺激:目的是讓孩子接受觸覺的刺激,訓練孩子初步接受外界信號,做出反應的能力。激發孩子的觀察興趣,鍛鍊他的視覺能力和追蹤能力。 3.媽媽的歌:媽媽唱歌給孩子聽,除了可以培養孩子的語感、樂感和節奏感外,還可以給孩子「情感營養」。 4.兒歌:媽媽輕柔優美的音調能使嬰兒感到身心愉快,更容易入睡。 5.語言訓練:這是對孩子最初的發音訓練,使他能把自己發出的聲音同耳朵聽到的自己的聲音聯繫起來。同時,這個活動又是母子感情交流的好方式。 6.智力遊戲:這項活動進一步訓練孩子尋找物體和認識物體的能力。發展觸覺,手眼的協調能力,認識事物的特性,對開發孩子的智力十分重要。 7.看圖認物:從第六個月開始,媽媽在以往給孩子指認實物的基礎上,開始給孩子看圖認物。 8.數和空間知覺:讓孩子鞏固從週歲內開始感知的關於大與小的概念。 9.色彩和繪畫:訓練孩子的手指靈活性,給予初步的色彩和線條的概念。 1-2歲的活動內容中除以上訓練方式外,更加強增進兩種活動:說故事及教孩子唱歌。 1.故事:反覆說故事的同時,一步步地向孩子發問,引導孩子記住故事情節,會複述其中的簡單內容,從故事中擷取認知記憶以及培養孩童的順序邏輯概念。 2.教孩子唱歌:孩子學歌,不僅能給家庭帶來愉快,更主要的,它是一種美育教育。孩子們很樂意在歌曲的藝術形象中受到感染,得到教益,從而在潛移默化中陶冶他們的品格,豐富他們的感情,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發展他們的智力。 文�《風車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提供 http://www.babyhome.com.tw/main/ch/ch.php?chid=4&id=18&op=d

千萬別罵孩子,打動心靈比威脅更有效

2006年07月07日
公開
45

(在新知頻道抓的) 千萬別罵孩子,打動心靈比威脅更有效 本文出處:健康物語月刊2004年8月號 摘錄自《千萬別罵孩子--與孩子溝通的30個方法》 星一郎◎著 世茂出版社出版 小孩子很任性、被其他小朋友欺侮、和小朋友打架,只要稍微遇到一點挫折就畏縮、膽小、什麼都不想做,讓大人很傷腦筋……。遇到這種情況時,到底要嚴格管教,還是盡可能不要訓斥多多稱讚,相信很多父母都不知該如何是好。事實上,培養孩子並不是稱讚或訓斥這麼簡單,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孩子能夠接受,激發孩子自動自發的意欲。父母和孩子是人際關係中最小的單位,當親子之間的溝通順利時,不但可以培養孩子的人際關係,也有助於解決父母在育兒方面的煩惱。 以下就舉幾個例子,說明父母該如何和孩子溝通的方法。 不要為孩子貼上標籤 當孩子動作慢吞吞時,大人總忍不住會訓斥:「你每次動作都特別慢!」 當孩子遺失二、三次雨傘時,也會大聲咆哮:「你記性真差!」 不知各位父母是否也有相同的經驗?其實,孩子有動作快的時候,當然也有動作慢的時候;有連續幾次遺失物品的時候,但也有不遺失東西的時候。當孩子聽到父母指責自己「每次動作都特別慢」時,他心裡就會認為「我的動作很慢」,以後就更不可能改進。因此,如果你不希望給孩子下定論,不妨改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說話。「你今天動作有點慢,希望下次可以快一點。」 有動作慢吞吞的孩子、有靜不下心來做事的孩子、也有任性的孩子、消極的孩子……其實,沒有一個孩子絕對是某一種類型的,因此千萬不要為孩子貼上任何的標籤,當看到孩子有「任性的行為」時,只需要具體指正就可以避免孩子成為「任性的孩子」。 打動心靈比威脅更有效 在百貨公司的玩具賣場,常常看到孩子拼命跺腳,大聲嚷著「我要買!我要買!」然後乾脆躺在地上打滾,最後「哇!」的大哭大叫……。遇到這種情況,相信很多父母都會不知所措。 無論如何,畢竟周圍都是人,似乎可以聽到旁人小聲嘀咕「怎麼讓小孩子這麼哭鬧」、「大人怎麼這樣」。 如果大聲訓斥「不許胡鬧!」,只會讓孩子哭得更大聲。 到底該怎麼辦?最後是否只能買玩具給孩子,以孩子獲勝收場?還是大人用力抓住孩子的手臂,用力拉扯之下,將孩子拖出百貨公司?或是「喂,你好好管管他!」、「你為什麼自己不管他」,連父母自己都因此而發生爭執。 總之,這種場面是力量的對決。如果買了玩具,就是孩子贏,如果硬把孩子拖出百貨公司,就是大人贏。那麼,到底該怎麼辦?……方法有很多種。 方法一為了避免力量對決,先輸為贏。 如果最後還是要買玩具給孩子,還不如在孩子跺腳時就屈服,但也會因此開啟「只要一跺腳,就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的先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可以在買玩具給孩子後,等孩子心情平靜下來(孩子在吵鬧時,根本聽不進任何話)時,用冷靜的語氣告訴他:「下次如果你再跺腳的話,就絕對不會買任何東西給你」並努力遵守這一點。 方法二一旦說了不買,就要堅持到底。 看到孩子哭鬧不已時,即使對他說:「說了不行就是不行」!「不許再哭了!」也無濟於事,而且等於是火上澆油,只會讓自己筋疲力竭。所以,大人可以深呼吸三次,讓自己的心情先平靜下來,然後和哭鬧的孩子保持一段距離,使自己不要受到影響,但千萬不能威脅孩子「我不管你了,我不帶你回家!」,如果想要對孩子說話,不妨以平靜的口吻告訴他:「我在旁邊等,一直等到你不哭為止。」然後裝做陌生人的樣子,在旁邊冷眼觀察看著孩子,當大人不理會他時,孩子就會覺得好像在對著空氣鬧脾氣一樣,過一會兒就會覺得無趣而停止哭鬧。 這時,大人就可以笑著對他說:「你不吵著要買玩具了,那我們回家吧。」接著帶孩子離開賣場。在離開賣場後,要再度向孩子重申規矩「當你玩得很高興時,或是看喜歡的電視節目時,如果旁邊有人哇哇大叫,你的心情會怎麼樣?」、「所以像你剛才那樣大哭大鬧,周圍的人本來很高興的在買東西,被你這麼一吵,心情不是變得很不好嗎?」教導孩子在公共場所吵鬧會造成大家的困擾,也可以告訴孩子:「媽媽看到你給這麼多人造成困擾感到很傷心,希望你下次不要再這麼做了。」 總之,不要情緒化的斥責孩子,要採用能夠打動孩子心靈的溝通方法,這樣孩子才會在不斷的嘗試中,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http://www.babyhome.com.tw/main/ch/ch.php?chid=4&id=97&op=d

用手跟寶寶哈啦

2006年07月05日
公開
46

(在新知頻道抓的) 5要領 用手跟寶寶哈啦 文�楊文玉 採訪對象�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張學岭 參考資料�《用手和說話》.《嬰兒會說話:如何在會說話前與他交談》 看過電影門不當戶不對的第二集---親家路窄的人,一定對電影裡那個會用?寶手語跟大人溝通,甚至告狀的可愛金髮小男孩印象深刻!究竟能和不會說話的溝通是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而寶寶手語好不好學?是不是要?很久寶寶才能學會?其實只要爸媽像電影裡寶寶寶手語的爺爺一樣用心,跟不會說話的寶寶用手語溝通其實很簡單! 本來就會運用一些簡單的肢體語言,例如點頭表示要、搖手表示拜拜等,所以從1990年代末期,以美國為中心的許多國家就開始嘗試著用手語來和寶寶進行溝通,而目前使用手語的人數也在日漸增長中,甚至在國外已經試著在幼稚園推行寶寶手語。 何時能寶寶寶手語 通常在一歲左右可以學會十個寶寶手語,一歲半以前就可以進步到四十個,而這還不包括雖然寶寶自己不會用但卻能夠理解的。當寶寶已經學會坐,看到有興趣的東西就會伸手去抓,嘴巴並配合發出聲音時,表示寶寶對周圍的人事物已經開始產生很大的興趣。這時爸媽不妨就可以試著寶寶寶手語,不過每位寶寶的情況並不相同,所以研究人員通常建議最好在滿6∼9個月大時再開始,因為這時寶寶已經具備了手語所需要的身體運動機能。 寶寶手語的4好處 1.減少寶寶和父母的挫折感:因為溝通的錯誤率減少了,寶寶可以順利表達自己的需要,而大人也可以明白寶寶的意思,這讓寶寶和爸媽都省去了誤會造成的挫折。 2.明確了解寶寶的需求:寶寶的需求大都很原始,但爸媽只能去猜不會說話的寶寶哭的原因,究竟是尿布濕了不舒服,還是肚子餓了,或是受傷了?如果寶寶學會手語就可以和爸媽無障礙的溝通,爸媽可以給予最確實的幫助。 3.加深親子相處融洽度:寶寶因為不會說話,很多需求只能用哭的方式來引起爸媽的注意,雖然爸媽都很疼愛孩子,但是吵鬧不休的小孩真的會讓爸媽很困擾!有些爸媽甚至誤會了孩子哭鬧的原因而動手打他,這會讓孩子覺得很無助!所以使用寶寶手語可以協助爸媽明白寶寶的需要,而?寶無須哭鬧就可以讓爸媽明白需求,有助雙方的感情合諧。 4.寶寶學語言更快:在教導寶寶手語時,媽媽一定會邊說邊?,無形中也可以激發寶寶對語言溝通的興趣,而用身體來輔助記憶將記的更深刻,有助於學習的效果! 寶寶寶手語的5要領 1.邊說話邊教:在說話時表情柔和、面帶微笑,專注的看著寶寶雙眼,重複寶寶手語的動作。也許剛開始寶寶並不明白妳在做什麼,但是熟悉之後就會跟著一起做,並且也會逐漸明白妳的意思。 2.不斷重複:要不斷的跟寶寶重複寶寶才能明白手語的意思,並跟著運用,所以在平時說話的時候,就必須附帶寶寶手語的動作。在寶寶學會幾個常用的手語後,寶寶手語的教學就會變得比較輕鬆,所以媽媽一開始要很有耐心! 3.稱讚寶寶:當寶寶學會第一個手語動作時就要好好的稱讚他,可以促使他更積極的學習,但是如果?寶做的手勢和妳?的稍有不同也不要灰心,因為寶寶手部的機能不似成人靈活,只要能了解寶寶動作的意思就應該加以稱讚。 4.全家一起學:當寶寶學會手語並能和媽媽以外的人溝通將使他更有自信,這就像我們在學習外語的時候,能和外國人溝通,我們也會有成就感是一樣的道理;此外,這樣也可以更加緊密的聯繫家族間的情感。 5.不要輕易放棄:在剛開始寶寶寶手語的時候,媽媽可能會遇到很多挫折,也許是寶寶學得很慢,或是遭到家人的質疑,請媽媽堅持下去不要放棄,學習需要時間,妳一定能看到效果! http://www.babyhome.com.tw/main/ch/ch.php?chid=4&id=261&op=d (資料來源:1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225期) 育兒須知單元)

IQ寶貝

2006年05月06日
公開
36

IQ寶貝   按步就班 啟蒙寶寶數學邏輯智能 採訪撰文�莊惠旭 採訪諮詢�長庚兒童醫院臨床心理師 謝明慧 按步就班 啟蒙寶寶數學邏輯智能     當幼兒開始接觸數字時,數字就像一連串抽象的符號浮現在他們的腦海裡,如何讓這些符號變成具體 的概念,需要的就是一個啟蒙者。雖然3歲以內的寶寶對於數學沒有太多概念,然而透過啟蒙者循序誘導,幼兒即能一步一步了解清 楚、具體的「數」,如何幫助孩子學習?多利用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人事物,便是最生活化且易學的資源。   對於嬰幼兒而言,初來到這個世界,一切都還在摸索中,外在的事物無不令 他們感到新奇,雖然懵懵懂懂的生活著,但是只要照顧者給予開啟潛能的鎖匙,他們很快就能學習上手。數學本身具有邏輯性和抽象 性的特點,因此它對於兒童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獨特的促進作用,或許您會懷疑,寶寶還小,怎麼學數學邏輯?其實啟蒙 階段的數學與日常生活實務有直接相關的關係。 啟蒙數學邏輯觀從生活學習開始   在幼兒生活的世界中,周圍環境的各式物體均有一定的數量、一定的形狀,而且大小也各不相同,並 以一定的空間形式存在著。對於0∼3歲階段的大部分幼兒而言,適合學習的數學知能包括10之內的數數、幾何形狀、對稱等;而適合 學習的邏輯項目,則包括分辨大小、配對、序列、分類、因果等。   了解了寶寶適合學習的數學邏輯項目後,相信您會開始有疑問,當寶寶多大時,才可以開始為他進行 各種數學邏輯項目的啟蒙?長庚兒童醫院臨床心理師謝明慧表示,從大方向來說,培養寶寶的數學邏輯天賦,可由寶寶「內部認知」 與「外在表現」進行。 寶寶的認知與其發展年齡相關,照顧者平時可觀察寶寶有無特殊發展,在幼兒時做好能力儲備,對於未來 數學邏輯觀發展將大有幫助。 3歲內幼兒會展現的數學能力 對應能力   對應能力包括顏色、形狀等方面。以顏色來說,孩子要會區分不同的顏色,如會將紅色的卡片擺在紅 色的蘋果前面。在形狀方面,不論看到規則或不規則的圖案,都可以找到大小及形狀相同的積木對應上去。 分類能力   分類能力指的是孩子是否能在一堆物品當中,找出相同或不同的特性,然後依特性將物品分門別類, 而且說得出其中的道理。 邏輯思考能力   孩子是否能從已知的條件,判斷未知的結果,懂得分析、判斷、推理,並能說得出所以然。 從生活中培養寶寶的數學智能   教幼兒學習數學,不要用舊式的數學觀念來教孩子,也不要以成人自己的經驗、思維模式來要求孩子 ,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使用正向且輕鬆的互動模式。照顧者與寶寶最好在玩玩具的心態下進行,而非以訓練的心態,不要讓寶寶有 情緒緊張的察覺,如此才能讓孩子輕鬆的思考。盡量讓寶寶在放鬆的情況下進行,孩子的頭腦也較清楚。 教幼兒學習需注意哪些問題?   當您為寶寶進行數學教育時,既要考慮到幼兒的思維發展特點和數學學科知識的特點,又要充分利用 家庭生活的優勢,應留意下列觀點: 一、 邏輯觀念的重要性更甚於數字的記憶 幼兒還沒有獲得相應的邏輯觀念,不 會數數、不會計算是正常的反應,您可為幼兒提供有價值的邏輯經驗,如配對活動,發展幼兒對應觀念;排序活動可發展幼兒序列觀 念;分類活動可發展幼兒的包含觀念等。這些看起來和數學無關,卻是幼兒學習數學必備的基礎。 二、多為孩子建立具體經驗及指向、抽象的概念 數學的本質在於抽象,但是建 立幼兒抽象的數學概念不是憑空而來,必須建立在具體的經驗基礎之上。建議您充分利用具體的實物,讓幼兒從中獲取數學經驗。如 此一來,當孩子有了豐富的數學經驗後,他們甚至很快便學會舉一反三。舉凡生活中有平分物品的經驗,如:分蛋糕、分糖果等,寶 寶就很容易就能理解數學中的「等分」的概念。遇到其他類似的問題,他也會主動遷移自己的知識。在幼兒階段,不應強求計算的速 度,而要注重給幼兒豐富的經驗。 三、生活是幼兒數學知識的泉源,幼兒的數學知識源自他的實際生活 孩子在生 活中遇到的是真實、具體的問題,與他自己相關的問題,因而最容易被幼兒所理解,解決起來也比大人給他的那些問題容易得多。同 時,當幼兒真正有意識地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時,他們對數學的應用性也會有更直接的體驗,從而真正理解數學和生活的關 係。面對抽象的數位記號,幼兒很難理解「數字就是表示多少」,然而我們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從生活中尋找:看看哪裡有數字?它們 表示什麼?生活化的學習可讓幼兒得到很多具體而豐富的認識。 啟蒙教育由照顧者開始    目前台灣幼兒教育資源相當多,對於啟發孩子的各種智能十分有助益,然而,不論是透過機構的教 學,或是大量玩具、工具的接觸,都比不上照顧者用心的指導。謝明慧指出,0∼3歲嬰幼兒的學習,大部份接觸的照顧者都是保母或 父母,因此保母或父母對孩子的啟蒙教育扮演極重要的角色,深具影響性。如何從日常生活中為孩子啟蒙數學邏輯教育?謝明慧建議 ,照顧者平日應多增加與幼兒互動的機會,互動接觸機會越多,幼兒越容易專注學習。   此外,環境與學習密切相關,您還可以多瀏覽報章雜誌及書籍,平時生活就 可多設計一些小遊戲,讓幼兒持續性的學習新玩法,將有助於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如希望能進一步了解啟蒙幼兒的方法,建議您可 尋求兒童心理治療師、兒童復健科心理師、兒童心智科心理師、特教老師、幼教老師等資源。雖然專家建議不適合?授3歲以內幼兒大 量的數學邏輯概念,然而您還是可從生活中漸漸培養幼兒,如爬樓梯時?他數階梯數,但不要?授太多,最多不超過「5」;或是透過 簡單的配對遊戲,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教導,不要苛求孩子知道數字的意義。

兒子的幸好哲學(轉載)

2006年04月06日
公開
23

Fw:兒子的幸好哲學 ◎【邑心(南縣讀者)】 前幾天中午接到么兒老師的電話: 「安安在走廊打棒球,被球棒打到左眼上方,眼鏡也碎了。」 我十萬火急趕到學校,將摀著左眼、還流著血的兒子帶去醫院。 醫生說:「眼鏡碎片割到眼皮,幸好沒傷到眼球,不過要縫個五、六針。」 回到家中,我忍不住責問他為何在走廊打棒球, 「老師不是規定不可以在走廊打棒球嗎?你怎麼可以不聽話?」 「我沒有,我是上廁所路過,剛好小傑揮棒才打到我的。 老師好生氣喔!她是不是以為我不乖?」 隔天早上我到學校,請老師查明事情原委。我向小傑保證不會要求他賠償眼鏡後, 他才低頭承認:「安安並沒有跟我們在走廊打棒球。」 老師這時改口稱讚兒子:「安安一向是個好孩子。」 黃昏時,我一如往常在校門口接兒子放學。 回程中他遠遠看到小傑,興高采烈對他揮手:「小傑,再見!」 「安安,你不會氣小傑打破你的眼鏡,又害你受傷嗎?」我訝異的問。 「不會啦!他又不是故意的。」兒子心無芥蒂。 「可是,」我仍忿忿不平:「起先老師還冤枉你不乖; 而且你流好多血,又縫了五針,一定很痛!何況小傑也沒賠我們配新眼鏡的錢。」 「媽,沒關係啦!幸好最後老師知道我不是壞孩子; 幸好眼鏡碎片沒弄瞎眼睛;幸好那些在走廊打球的同學沒有再被處罰。」 兒子在機車後座,小腦袋靠在我肩膀,「媽咪,妳知道嗎? 小傑他沒有媽媽,爸爸找不到工作時還會對他兇, 幸好妳沒有跟他要配眼鏡的錢,我怕他會被他爸爸打。」 我感覺他雙手攔腰把我抱得緊緊,「幸好我有=

「抱孩子很好」(轉載)

2006年04月06日
公開
35

孩子是生來抱的 【陳瓊英�竹東榮民醫院職能治療師】 今年生產住院時,由於初生嬰兒啼哭不已,甚感困擾,向護士抱怨,護士小姐說了一句:「有個小兒科醫師說過,孩子是生來抱的。」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當時並不為意,兩個月後,才了解此話的精髓。 我的孩子由於感冒導致嚴重的支氣管炎,必須住院治療。在入院前,雖然人很不舒服,但還會和他爸爸咿咿呀呀地互動著。由於是在我服務的醫院住院,我每隔二至四個小時就去餵一次奶。晚上,全家人會再到醫院去看他一次。 誰知道到了住院第三天,我發現我的小孩竟然變得面無表情、對我的呼喚也不理不采、食欲變差(由原本兩小時60c.c.變成20c.c.)、不會微笑、活動量也變差、整個人呆呆地。雖然感冒的症狀有在改善,但是他的發展卻嚴重退化。 當時,我小孩的表現滿符合「DSM-IV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這本書上「嬰兒期或兒童早期反應性依附疾患(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 of infancy or early childhood,簡稱RAD)」的診斷特質。 根據DSM-IV的定義,RAD的基本特質是在整體病態性照顧(Pathogenic care)下發生,始於五歲之前在多數環境背景下的社會關係有明顯障礙,或就其發展水準屬不合宜。 所謂整體病態性照顧發生的原因,可能是「持續忽視有關兒童對呵護、刺激及關愛的基本情緒要求;或持續忽視兒童的基本身體需求;或一再更換主要照顧者,因此無法建立穩定的依附關係」。 根據感覺統合的理論,均衡的感覺刺激對兒童的發展就如同均衡的營養一樣重要。 回顧那位護士小姐講的「孩子是生來抱的」的話,為何父母抱小孩會很重要呢?因為父母在抱小孩時提供充分的感覺刺激。 當父母抱小孩時,會對小孩微笑或作鬼臉予以視覺的刺激;抱小孩的動作,就提供觸覺及本體覺的刺激;搖晃的動作可提供前庭覺的刺激;抱小孩時,講話或唱歌可提供聽覺的刺激;父母有特殊的氣味,可提供嗅覺刺激。 視覺可促進社交發展及認知功能。觸覺是人類最基本的感覺,可以穩定情緒、增加安全感,甚而增加親友的感情及關係等。本體覺可促進肌肉張力及動作發展等。前庭覺可促進認知功能、語言構音能力、視覺空間能力、肌肉張力及動作發展等。聽覺對語言發展及情緒穩定非常重要。嗅覺則對情緒穩定、信任感及安全感較有影響。 可見父母抱小孩的行為,對小孩的認知、語言、社交發展及身體健康非常重要。所以,為了養育一個頭好壯壯的小孩,父母就不要偷懶,多抱抱他吧!

「蘇菲亞的孩子」

2006年03月13日
公開
63

父母的陪伴越來越少,「蘇菲亞的孩子」越來越多 文/黃惠娟 現代的有錢父母捨得花錢請印傭、補英文、上最貴的安親班,卻沒時間陪孩子……他們以為已經給了孩子全世界,卻為何最終失去孩子的心,也輸掉孩子的競爭力? 每天晚上,小學二年級的Angus,都必須坐在桌子前面,做一件一般小學生不會做的事情:撿綠豆。把一顆、一顆的小豆子,從一個碗裡撿起來,放到另一個碗裡。綠豆很小,反覆的做很無聊,有時候Angus會哭著跟媽媽說:「我不要撿了!」媽媽有時候會把綠豆改成花生米,但是Angus還是要每天晚上撿豆子。 這不是個虛構的童話,也不是個虐兒的故事。撿綠豆,對於Angus是非常重要的訓練,因為他的手指肌肉缺乏拉動,不聽大腦指揮。 Angus的媽媽,在安泰人壽工作的李小姐,在孩子一歲的時候,就請了一位外傭打點家中大小事;Angus吃飯太慢,泰傭會餵;東西掉了,泰傭跟在後頭收拾;Angus出門時往板凳一坐兩腿一伸,鞋襪就自動套上腳。爸爸雖曾提議要讓孩子學習自理、做家事,但媽媽卻以「請傭人卻不讓他做事太浪費了」的理由峻拒。一路被伺候長大的Angus,上了光復國小後,先是安親班老師發現她的功課總是做不完,隨後級任老師也發現,她寫字速度慢得異常,後來醫生檢查,才發現Angus是因為太少自己動手,出現了手指肌肉無力的問題。Angus也因此挫折不已,開始頻咬指甲,越來越排拒寫字…… 為了矯正這個症狀,李小姐現在每天要親自陪孩子做撿綠豆遊戲,工作則形同半停擺狀態,彷彿過去少陪的時間要一一補回似的。更沒想到,矯正半年後,卻又發現Angus還得了ADD(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更令她擔心的是,小Angus一歲的弟弟也同樣有手指拉動不順的問題。讓她不禁反省自己過去讓外傭照顧孩子的決定是不是錯的。 • 第一種代理父母:外傭 孩子語言表達、自理能力出狀況 三十五歲的單親媽媽溫于惠經營一家廣告公司,也有一個寶貝女兒Luka。溫于惠平日以賓士及富豪汽車輪流代步,對Luka也從不吝嗇。再一個月即將滿五歲的Luka,每星期會收到媽媽送的一個芭比娃娃;她就讀內湖區最貴的全美語幼稚園,每月光是學費就要交掉兩萬二,為了讓她擠入即將開張的明星學區麗湖小學,還在內湖買了新家。 溫于惠什麼都幫孩子預先規畫,唯一做不到的,是擠出多一點時間陪女兒,只能請個印傭二十四小時陪伴。Luka快三歲才會說話,雖然印傭走後Luka不再老是一開口就嘰哩咕嚕冒出印尼語,但幼稚園老師還是發現,一串英文字到她口中,不論怎麼努力,就是不容易發清楚;心一急,唾沫就會細細流出,反而招致同學無情的取笑。 有錢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環境,卻沒時間陪孩子;在台灣進入少子化的年代,父母可以給孩子的時間卻反而變少。據主計處估計,台灣雙薪家庭(即夫妻兩人皆工作)占所有家庭戶數的四四•二%,若再加上超過一成的單親家庭,可以說有五成以上的家庭,極難全心照顧孩子。有錢無閒的父母湧現,各色「代理父母」也出現在我們社會,開始提供各色養育孩子的服務。 早年,台灣的小學到了中午,會出現許多幫孩子送便當的媽媽。現在,台灣的明星國小放學門口最新出現的景象,是幫孩子背書包、拎便當盒的瑪莉亞、蘇菲亞。 外籍傭人,已經成為台灣白領階層小孩很重要的代理父母。 根據勞委會九十二年的資料顯示,合法引進的外籍幫傭和外籍監護工總計十四萬四千名,其中絕大多數的監護工必須「一兼兩顧」,順便看顧小孩。其中,光是台北市就有兩萬多個家庭共聘用三萬五千多名外傭。 外傭帶小孩,早期有人以為可以增進孩子的英文程度。不過,隨著時間日久,各種副作用在孩子身上顯現,家長才發現,各種問題無奇不有。 例如,溫于惠的孩子Luka第一個出現的問題就是語言遲緩現象。而這是導因於父母沒有跟孩子說話,孩子欠缺模仿對象,刺激不足的結果。比台灣更早引入外傭、外傭比例也高達一成的香港就發現,香港有八%到一二%的兒童,有各種語言能力的障礙,包括發音欠準、詞彙不足、語法結構紊亂和語言交談困難等,而這些將嚴重影響兒童未來學業、社交甚至智能的發展。 外傭侍奉得無微不至的另一個副作用,是小主人因五體不勤,自理能力出狀況。 例如,Luka的阿姨就發現,她吃完東西後會把果皮或包裝紙順手丟給旁人,東西掉了也從不彎腰撿起,要出門時,經常會一屁股就坐在椅子上兩腳懸著,想要別人幫忙著襪穿鞋,自理能力幾乎是零。大姨說,可能是過去外傭怕她媽媽責罵,一路侍奉得太周到,給她養成的壞習慣。 外傭密不透風的照顧,引發的另一個現象,是造就一批「眼高手低」的小主人。 台北市外傭密集度最高的大安區仁愛國小,七點四十五分上課尖峰時間,常見黑頭車一部、一部,送來了一個個小主人,後面跟著一個背著書包、水壺、運動袋的外傭,一路跟到教室門口。「外傭不僅是挑扶,還是宅急便,東西沒帶火速送來,學生一副『I am your boss.』的神氣,」一年一班的級任老師王美蘭說。 王美蘭說,開學後她發現班上三十五名同學中,高達五分之一的小孩是外傭在照顧,而相處一段時日後她發現七個小朋友的共通點,就是被動、自理能力低落、合群性較低,也較無法一個人解決問題。「你叫他掃地時,他會說:『你幫我做啦,我明天送你東西』;做錯事處罰他時,他會先狠狠瞪你一眼,彷彿你借了什麼膽,」她說。 這個現象引發王美蘭的好奇,進而帶學生製作一個「異國好幫手,外籍幫傭在台灣」的計畫,並獲得網界博覽會金獎。根據王美蘭的調查,仁愛國小全校三千四百多名學生中,合計共有四百五十四位小朋友家中有外傭,平均每班有四到五位。 不過,最讓她擔心的是,她發現有些孩子會當著媽媽的面,亂告外傭的狀。「孩子若從小不養成尊重人的態度,不矯正說謊的習慣,到高年級就很難改了,」她說。 仁愛國小校長楊宗憲很支持王美蘭的研究。他說,小學是扎根的時期,如果基本德性及能力沒有養成,未來的EQ及挫折容忍力一定低。「挫折容忍力低的孩子,易變成異常人格,會為整個社會、家庭及個人帶來傷害,」仁愛國小校長楊宗憲說。 • 第二種代理父母:安親班 父母逃避教養責任,孩子行為開始偏差 孩子進入小學後,第二種「代理父母」安親班就緊跟著浮出檯面。 根據內政部兒童局在民國九十年做的《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報告》指出,在學兒童放學後到晚飯前這段時間,兒童回家有大人照顧者占七四.七%,較民國八十四年下降八.六個百分點。 反之,由「代理父母」照顧的數字遽揚。包括課輔、上才藝班,占二七.五%;保母照顧占一四.一%,甚至有四%回家完全沒有大人照顧。 固然安親班協助了上班族父母兒童下課後照護的需求,對很多家庭帶來正面的幫助,但卻也有越來越多父母,用安親班來逃避自己養育的責任。 彩琳在永和經營一家安親班,自己有一個六歲的兒子。近五年來,她發現父母要求安親班老師長時間代為照顧孩子的狀況日益頻繁。 有些家長讓孩子「寄住」天數可以到一個星期,甚至有個小孩乾脆白天在她安親班上課,晚上跟她回家住,長達兩年。最高紀錄是她家裡一次被托了三個小孩。彩琳是虔誠的基督徒,「星期天要上教堂,還有偶爾要回南部娘家,只好帶著一起走,被我爸爸罵得要死,他說:『這樣責任很重,你知不知道?』」她笑笑說:「我反正就是盡量,就當是他媽媽的備胎。」 揚志(化名)今年小學五年級,四歲開始就一路住在彩琳家。到孩子小一時,彩琳考慮到孩子有很多功課需要家長的互動,好意建議讓揚志回家住,但揚志的父母卻把他又丟給外婆,「結果孩子身上出現三種個性,在我家半夜不會尿床,在外婆家卻夢遊起床到處尿……孩子很聰明,他知道跟不同人互動,要用不同的方法,」彩琳說。 揚志功課不錯,但人際互動是他的致命傷。最近,學校老師發現,揚志有嚴重的暴力傾向;從小三、小四開始,就有偷東西的行為,通知媽媽卻也無力時時盯著孩子… 心理分析學家艾力克森(Erik Erikson)曾提出一個理論,認為一個人生命中必定會經歷八個階段,其中前五個階段,都會在十八歲以前經歷。 根據艾力克森的理論,零到一歲是建立信任感及安全感的重要時期,孩子隨時找父母隨時都找得到,就能得到充分的安全感。 二到三歲須建立自主性,亦即可開始訓練孩子簡單的自理能力,以為未來自我控制能力的基礎,四到五歲是主動感,亦即孩子在嘗試作肢體或智能的各種學習時,必須給予正面的稱讚、肯定,才會鼓舞他繼續向外界伸出探索的小手。至於六到十一歲,則需奠定閱讀、學習或是協助做家事的習慣。這些都需要父母花時間觀察、陪伴、傾聽,更無法藉由代理父母來執行。 • 第三種代理父母:電腦 一旦上網成癮,難再拉回正軌 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黃迺毓指出,現代父母很矛盾,為了讓孩子更多才多藝,必須賺更多錢,為了賺更多錢,就越沒有時間陪小孩,把父母的角色交給「代理父母」。結果,每天回家後簽完聯絡簿就睡覺,完全沒有溝通時間,「孩子出狀況時,父母往往是最後一個知道,」黃迺毓觀察。 前一陣子的娛樂新聞,曾經報導藝人成龍,當年忙於工作,竟然連兒子已經小學畢業了都不知道,有一次還興匆匆的跑到小學要接兒子放學。這樣的例子或許極端,但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在九十二年年底發布的「台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調查」中發現,十二到十八歲的少年,一天內有高達二三.七%的少年不曾和父親說話,說話時間在十五分鐘內的有三五.八%。 少輔會督導張淑惠指出,父母不陪伴孩子,孩子還小時,還只會被動的坐在電視機前,上了國中後,就會自己找人陪了。而網路世界就是孩子最可能去找,但卻是最難掌握、破壞力最強的第三種「代理父母」。少輔會近三年來,把資源及輔導重點轉至「網路成癮」的行為研究。「孩子回家後就躲到電腦前面,父母還覺得很欣慰,一直到成癮症狀出現,孩子已很難再拉回正軌,」張淑惠說。 致中(化名)原來是班上前十名的孩子,國二時還擔任班長。致中對自己的期望很高,學業要名列前茅,也期望做個出色的班長。學期中後,致中對身為班長卻無能為力管好班上的秩序感到很挫折,心中一直悶悶不樂。 平常很少跟致中交談的爸媽,並沒有發現致中挫折的情緒,只發覺他最近回家都沒什麼胃口,房門一關,宣稱要用電腦做功課,就閉門不出。爸媽也不以為意,還體貼的將飯菜送至房中。漸漸的,致中經常早上會起不來,有時根本就聲稱肚子痛不想去上課,一直到段考一落千丈,才發現孩子整夜都掛在電腦前面。致中的父母並沒有深入去了解兒子的問題,便逕自將家中的電腦收起來,沒想到以往個性溫和的兒子,找不到電腦後,開始大吼大叫,發狂似的拿起電視、花瓶亂砸一通,連祖宗牌位都被砸得落花流水…… 張淑惠分析,就像吸海洛因一樣,網路成癮症者,「你一旦不讓他碰電腦,行為就失控了,」張淑惠說。 全台第一個開設網路成癮特別門診的高雄醫學院醫師柯志鴻,就發現門診病人平均年齡早已從大學生往下移轉到國中及高中學生。柯志鴻針對高雄地區一千多位國中、高中學生進行訪談,結果很驚人。「五%到一○%的受訪者,有網路行為失控問題,」柯志鴻說。 現代的父母,常花大錢想透過外在的力量、訓練,增加孩子的未來競爭力,但當孩子缺乏陪伴,他們可能悄悄的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父母卻無從察覺。 陽明大學認知神經心理學實驗室教授洪蘭指出,孩子在六歲以前,最需要的是安全感。

鈣質與蛋白質的鬥爭

2006年03月09日
公開
36

轉載~ > 岳母已經七十多歲了,平常非常注重身體的保養, > 每天清晨除了運動二小時外,飲食方面更力求均衡, > 尤其牛奶必定「不少於三大杯」,以攝取豐富的鈣質, > 她心想,這樣縝密的飲食習慣,骨質疏鬆症絕對與我無緣 > 。 > > > 可是,她到馬來西亞旅遊,第二天一個不小心踩空,左小腿斷得碎碎的 > , > 返國住了二個月的院,醫生證實:骨質非常脆弱,有「嚴重」疏鬆症 > 。 > 像這樣的例子,社會上比比皆是。 > > > 大家的觀念總以為每天只要我多喝牛奶, > 吃小魚干、燉排骨湯等含豐富鈣質食物,就不會發生骨質疏鬆症, > 其實是一知半解。 > > > 「乳品委員會」 > 給國人的建議量是每日攝取含鈣量一千毫克最適合, > 但奇怪的是,住在非洲仍過著幾近原始生活的班圖婦女 , > 每日只攝取三百五十毫克鈣質, > 竟不曾有骨質疏鬆症發生。 > > > 反觀世界上每日攝取含鈣量最高的愛斯基摩土著,每天都吃魚, > 含鈣量達二千毫克,是正常值的二倍,卻是世界上疏鬆症最嚴重的地方。 > > > 而美國、英國乳品消耗量最多的國家,疏鬆症也最普遍,道理到底在那裡? > 原來疏鬆症的發生不在於你攝取的鈣夠不夠, > 鈣質量的多少並不會影響你得疏鬆症 , > 關鍵在你能不能「 保持」 鈣質不被流失。 > > > 那麼鈣質為什麼會流失呢? > 因為國人嗜吃「肉、奶、蛋」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 > 身體內蛋白質太多會造成「酸性」體質,人體一旦酸質化 > , > 身體為了維持平衡,自然而然它會自「骨骼」中提取鈣質來中和酸性, > 成為微鹼狀態,試想,一個人經年累月被抽鈣質來中和, > 骨骼中的鈣質每天流失,怎麼不造成疏鬆症呢? > > > 因此,元凶是「蛋白質過量」,流失了鈣質,而非鈣質吃得不夠。 > 那麼檢驗一下,我們每日飲食蛋白質真的過量嗎? > 根據國科會的建議,人體正常的蛋白質量,以體重六十公斤的女人為例, > 每天只需四十五公克就夠了(男人約需五十公克),以純素食的人而言, > 輕易就可得到五十七公克,何況肉食主義者, > 隨便一塊肉、一 個蛋就過量了。 > > > 牛奶的含鈣量固然很高,可是蛋白質更高,所以牛奶喝越多的人鈣質流失更多 > , > 加上「肉、蛋」是高蛋白質食物,骨質疏鬆症不發生才怪 > , > 所以不要怪鈣質攝取夠不夠,正常飲食鈣質一定夠, > 鈣質多或少不會造成疏鬆症, 蛋白質過量才是元凶。 > > > 願大家有正確的認識,如此,骨質疏鬆症就永遠不會找上您!

陪孩子克服怕黑、怕鬼的心理

2006年03月09日
公開
36

陪孩子克服怕黑、怕鬼的心理 採訪�王紹媛 諮詢�道生華城托兒所教學組組長 陳桂盈 要協助孩子克服「害怕」的心理,應先了解孩子所害怕的到底是什麼,如害怕黑暗,應陪伴他在黑暗中逐漸壯膽,增加面對黑暗的勇氣;如果恐懼暗影造成的幻象,應先讓他看清楚陰影的真面目。藉由父母親的陪伴和情感支持所給予的安全感,應可得到紓解。 女兒今年已經五歲了,從懂事開始,她就一直不敢單獨睡覺,連上廁所都一定要有人陪才敢去,特別是晚上的時候。他總是那麼「怕黑」、「怕鬼」,如果沒有人陪同,她就一直忍著,甚至尿褲子……。 為何產生恐懼心理? 害怕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經驗。有些人怕狗、有些人怕高,還有些人連自己怕什麼都不清楚。「我的孩子怕黑、怕鬼怎麼辦?」許多父母都曾有過這個困擾,其實孩子害怕的感覺是不是來自鬼、黑暗呢?父母應多仔細思考這樣的問題。道生華城托兒所教學組組長陳桂盈老師表示,有一些原因和情況,在不知不覺中會造成幼兒的恐懼心理,是父母必須注意和避免的: 1. 大人的恐嚇:當孩子不聽話或淘氣時,有些父母會用鬼來嚇他,「你如果再不乖乖聽話、坐好吃飯,待會恐怖的虎姑婆就會找你!」或是將孩子關在黑暗的地方,如小房間、廁所等,藉以處罰、警告孩子,此方法容易讓孩子產生怕鬼和怕黑的情緒。 2. 獨處:孩子的世界裡,往往是伴隨著黑暗、陰影和獨處等因素,特別是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比較缺乏安全感,容易產生恐懼。當他說「有鬼」時,可能是害怕黑暗裡看不清楚的物件、可能是曖昧不明的陰影,也可能是自己不願一個人獨處、害怕孤獨……。 3. 過份的渲染和誇大:幼兒如果有父母、親人的陪伴,給他安全、親密的安慰,幼兒是不會怕黑的。但如果父母親本身就怕黑,經常大驚小怪或尖叫,孩子會產生「負面的模仿」,並加深他對黑暗的畏懼感。同樣的,「怕鬼」也是大人對此過分的渲染和誇大所致,尤其是動作和表情,讓幼兒永生難忘,影響將來一輩子。 4. 電視傳播媒介的影響:一些電視節目或靈異節目,都會將鬼和黑做關連的搭配,再配合一些詭譎的音效、動作和道具、化妝,經過大眾傳播工具的渲染,「鬼很恐怖,它會出現在黑暗的地方……,」於是「鬼」和「黑暗」在孩子心裡便有了形象,甚至加深對它的恐懼感。 了解原因、化解疑慮 造成孩子害怕的心理因素非常多,「鬼怪」、「黑暗」只是常見的一種而已。害怕在形成之後,往往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消褪,但有些人則不會,相反地,反而會增加其害怕的程度,久而久之則會變成「恐懼症」,進而影響人格發展與日常生活行為。陳桂盈老師表示,大部分的恐懼,其實都可以藉由父母親的陪伴,或是情感上的支持,給予安全感而得到紓解。 如何克服孩子的恐懼,使他勇敢、積極的去面對事物呢?以下一些方法可以協助孩子: (一) 了解原因 要協助孩子克服害怕的心理,應先了解他害怕的真正根源。而父母在面對孩子因恐懼產生的情緒反應時,需先秉除立即否定的態度,試著以簡單的對談方式,了解他所害怕的到底是什麼。如害怕黑暗,應陪伴他在黑暗中逐漸壯膽,增加面對黑暗的勇氣;如果恐懼暗影造成的幻象,應先讓他看清楚陰影的真面目。 (二) 藉由故事釐清真相 如果大人發現孩子有害怕「鬼」的傾向,卻無法得知他害怕的是什麼,可以嘗試使用說故事的方式,一邊說給孩子聽,一邊讓他說說他的感覺,以釐清他所害怕的是什麼。讓孩子從故事中得到一些心靈上的安慰,且以美好的事物充實其心靈。 (三) 保持明亮光線 發現孩子所恐懼的是「黑暗」,就為他點一盞小夜燈,或是在孩子活動的每個角落,都保持明亮的光線。硬是強迫孩子勇敢面對他不會處理的恐懼,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他覺得更加害怕。 (四) 給予情感保證 如果孩子說的「鬼」,是一種黑影或是找不出來源的聲響,父母可以陪他一起去發現,那些令人恐懼的物和聲,究竟是哪兒來的?如果孩子年紀還小,說不清他害怕的鬼是什麼,父母不妨給予他情感上的保證,讓他知道有人陪伴他,他不會被丟在黑暗中。 (五) 多摟抱或愛撫 父母甜蜜溫馨的摟抱、愛撫,不僅可以增加親子情誼,這份「愛的感覺」,會使他覺得無論處在何種環境下,都是溫馨與安全的,對於未知的事物,又何懼之有?父母付出更多的耐心來陪伴孩子,隨時觀察他的情緒和動向,以最確實的行動,了解孩子、支持孩子。 (六) 利用語言互動、溝通 少數孩子怕鬼的原因是害怕死亡,或是無意間聽說人過世後,會變成鬼,鬼會取走人的性命等。像這種情況都會導致他害怕鬼,這時大人就得費一番工夫,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和他溝通,向他解釋死亡的問題,並協助他去尋找能令他安心的方式。 (七) 慎選電視節目 為了孩子,父母應慎選電視節目,儘量避免讓孩子看那些怪力亂神的節目,或是一些兇殺、棄屍的新聞,加深對鬼怪的恐懼感。此外在睡覺前,切勿讓孩子一起和大人觀看恐怖影集,影響睡眠品質,導致晚上頻頻做惡夢。 當作是防衛機制 除了暸解孩子害怕原因、克服心理障礙外,害怕真的是一件不好的事嗎?其實也可以把它當成是一種防衛機制,如果人的心裡少了害怕,那麼就會降低對周遭環境裡潛在危險的警覺性,比較容易使自己暴露在危險當中。 所以當我們在協助孩子克服害怕心理的同時,也不應該忘了提醒孩子,害怕某些事物有時是正確的、是健康的表現。例如:看到尖銳的東西會有害怕的感覺,而讓我們在使用或接觸尖銳物品時,會加倍的小心,來保護自己的安全。 所以大人千萬不要在孩子害怕時,說他是「膽小鬼」或是「不勇敢」,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真的很沒用更退縮,或是認為天不怕、地不怕,才是好事情、好孩子。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http://www.mama123.com/b/bb/bbc/bbc_03052004/lower.php3

如何陪寶寶聊天

2006年02月11日
公開
34

剛得到用心媽咪團收集的寶貴資料 大人互相分享育兒心得及文章,感覺真好~ 如何陪寶寶聊天 當孩子開始學說話,你跟他的溝通就進入了另一個階段。跟孩子聊天,是引導他發展的第一步,如果你是一個懂得跟孩子聊天的父母,那麼,你不但擁有開啟他心房的鑰匙,也是跟他做朋友的開始。    研究顯示,如果孩子聽到的詞彙愈多,他學習語言的速度也就愈快,專家發現,常對孩子說話的父母通常會使用較多的形容詞、提出較多的問題,並說明事情的原 委,而不是只對孩子說「不行」、「停」、「吃下去」等這些單調的詞彙。很多父母可能會覺得「他又聽不懂、說那麼多也沒有用」,不過孩子其實從大人的說話中 會漸漸了解意思,因此你不需要一直問孩子問題或期待他回答,而是要幫助他發展理解能力,進而奠定未來的表達能力。當然每個階段的孩子都需要父母正確的引 導,陪他說話聊天,才能讓他的語言世界多采多姿。 ★陪一歲以下的寶寶聊天   隨著寶寶漸漸長大,他也能發出不同的聲音,有時候咿咿呀呀,有時候會大聲吼叫,他們開始逐漸喜歡說話,父母記得這時候起,就要多和寶寶說話。 1.配合寶寶表情和他說話   例如看見寶寶打哈欠,可以說「你累了嗎?今天玩了好多遊戲一定很累了吧!」。聽見寶寶在發出ㄜㄜ的聲音,也可以學他發出一樣的聲音,順便問他說「你是不是肚子餓了呢?為什麼ㄜㄜ叫啊!媽媽沖奶粉給你喝好不好?」 2.幫寶寶熟悉自己的名字   例如「這是小奇的書」「小奇該起床了」,讓寶寶對名字熟悉,不過不要使用太多的名字,有的父母會取別名、英文名、阿公阿媽慣稱的小名等,這時候用得太複雜,他可能會搞混。 3.搭配肢體語言帶領寶寶說話   可以舉起寶寶的手說,「寶寶的手舉得很高喲」;或者看到寶寶的雙手揮舞,可以說「寶寶很開心對不對」。如果他指著電視,你就說「那是電視,看太多電視不好」。 4.從遊戲中陪他聊天   例如陪寶寶玩球,球在滾動時就說「球是圓的、所以會滾動」。或者突然把臉藏在一塊布後說「媽媽不見囉!寶寶看不見媽媽了!」這時候的寶寶對於會移動的物體或是突然消失的東西都會感到很有興趣,透過遊戲激發他的好奇,也會讓他慢慢學習這些詞彙的意思。 ★陪一到兩歲的寶寶聊天   一歲之後的寶寶開始逐漸會說單字了,漸漸地一個詞也會跑出來,到了18個月之後,詞彙可能突然會爆發出來,甚至會將幾個詞彙組合在一起。這時候的父母和孩子聊天時,要多培養他的理解能力。 1.帶孩子邊做家事邊聊天   這時候的孩子模仿力能強,可以讓他學著拿小掃把來掃地,父母可以順便告訴他「這是掃把、畚箕,把地掃乾淨,寶寶就不會弄髒身體了」。也可以讓他陪著你澆花,一邊陪他說「澆花就好像是給花兒喝水一樣,如果它都沒有喝水,就好像寶寶一樣會覺得很渴、會不舒服」。 2.順著寶寶的問題來陪孩子說話    如果寶寶拿起電話問這是什麼?除了回答他「這是電話」之外,也可以順著說明「電話就是可以講話的工具,如果媽媽出去買東西,寶寶有事要找媽媽,可以打電 話給媽媽」。如果寶寶看著圖卡上的魚充滿好奇,媽媽也可以解釋「魚是住在水裡的,它在水中會游來游去,下一次媽媽帶寶寶去河邊玩,一起去看魚住的地方」。 3.多引導寶寶將東西從A處拿到B處。   媽媽可以說「飛機、拿飛機給媽媽」。當寶寶順利完成任務時,媽媽除了拍手讚美之外,可以多說一些關於飛機的常識,例如說「飛機昰在天空飛的,可以飛好高好遠…..」也可以拉著寶寶的手一起玩飛機,讓寶寶對這個物品有深刻的記憶。 ★陪兩到三歲的寶寶聊天   這時候的寶寶喜歡模仿、對什麼事物都充滿高度興趣,因此他們還會常常問問題,最喜歡問的就是「那是什麼」「他們是誰」「要去哪裡」。他們會用幾個字詞來表達心中的感受,因此父母與他們聊天時要特別重視引導他們說出內心感覺。 1.鼓勵孩子說出感受    如果因為不能帶他出去玩,看見他嘟著嘴,就問他「心情不好嗎?怎麼嘟著嘴?」也許寶寶還不太能完整表達出心中感受,父母不妨替他陳述「你不能去公園玩, 所以心情不好對不對?」「媽媽知道你今天很不開心,因為今天不能帶你出去玩」,透過這樣的親子聊天,可以讓寶寶知道你是明白他的感受的,也可以趁機說明你 今天不能帶他出去玩耍的理由,讓寶寶理解事情的原由。 2.透過遊戲讓寶寶學習顏色、數字、大小和空間等概念   例如陪著寶寶一起玩積木時,可以告訴他「這個積木是黃色的」「你把藍色的積木拿給媽媽」「這個積木比較大、那個積木比較小」。 3.重複讓寶寶說同樣的句子,他才會印象深刻   例如坐上大型玩具車,父母和寶寶一起坐車去玩耍,教孩子說「叭叭,要開車了」父母也回答「我們要去動物園了」,再引導孩子說「車子要開了、叭叭開車了」,多重複一些相同的語句概念,讓孩子記得牢、也讓這樣的遊戲聊天充滿樂趣。  ★陪三到四歲的寶寶聊天    這時候的小孩語句增加、詞彙愈來愈豐富,可以說一個完整的句子,只不過有時因為表達有誤差,或是因為創造力強,句子的產生也常常令父母一頭霧水。例如他 會說「今天學校很花」,可能是學校開滿了花,也可能是老師帶著他去看花。這時,千萬不要指責孩子說不清楚,應該慢慢引導他形容說出今天看到的一切,反而會 充滿驚喜。 1.多談談學校生活   這時候孩子花在上幼稚園的時間愈來愈多,對於學校 中老師教的東西、以及他與其他小朋友的互動每天都不同。所以家長看見孩子可以說「今天看起來好開心,是不是吃了好吃的東西?」如果父母本來就知道今天是冬 至,學校有安排搓湯圓的活動,一定要問「搓湯圓好不好玩?你搓了幾個湯圓?好不好吃呢?」讓孩子覺得他今天的點點滴滴都有人可以一起分享。 2.帶孩子一起閱讀   其實唸故事書給孩子聽,不但可以增加孩子的詞彙,還可以啟發孩子的情感認知的世界。不妨每天抽一個固定的時間,讓孩子習慣那是「故事書時間」,每天念一段故事給他聽,其中可以穿插問一些問題,聽聽孩子的反應。 ★陪四至六歲的寶寶聊天    四、五歲的寶寶喜歡吹牛。他會說「我爸爸的車子是全世界最大的」「我爸爸的車子能坐一千萬個人、比你的大」。他們也喜歡大吼大叫,不過也愛講悄悄話,他 們還能清楚表達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概念。由於他們能言善道,因此父母應該多提升他們口語表達的清晰和流利程度。至於六歲的寶寶已經充滿創造力,他們很愛想 像、勇於創造、樂於表達自己,甚至開始有自己的心事,這時候的父母和他們聊天時,要重視他們的創造性,更要引導他們表達自己的真感情。 1.分享秘密    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有自己的秘密心情,也認為媽媽會有心中秘密,不妨讓秘密成為一種遊戲。媽媽可以說:「有個秘密讓你猜猜,如果猜對了,你也得分享一個 心中的小秘密。」因此可能他會說「我覺得老師好兇」「我覺得同學小玲很漂亮」……,透過秘密的分享,可以讓親子之間的關係更緊密。 2.陪他玩扮家家酒    角色扮演可以讓孩子接觸不同的生活、也會開拓他的想法。他會變成「媽媽」,學習照顧你,你也會從中發現他對媽媽這個角色的認知為何;他會成為「牙醫 生」,要你張開嘴看牙齒,你可能才會發現他原來有多害怕看牙,為什麼怕看牙?不同的角色轉換,你可以順便告訴他每個角色、每件事情的意義。 BOX 陪孩子聊天的注意原則 1.不管他聽不聽得懂,父母要學習自言自語。 2.和他說話時,記得多觀察他的表情眼神。 3.做個好聽眾,千萬不要忽視寶寶的說話,逕自地表達意見。 4.不要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儘管他的說法很無厘頭,也要有參與感。 5.順著孩子關心的事陪他聊天,不要他明明在看魚缸,你硬要他數積木,反而讓他覺得很無聊。 6.對孩子要有合理的期待,不要他話說得不清楚就指責,不要拿他和別的孩子一直比較。 7.讚美、讚美再讚美。只有鼓勵讚美不斷,才會讓孩子和你的話題源源不絶。   本文由聰明寶寶雜誌提供 http://www.woby.com.tw/wobyboard.asp?ID=2266 http://www.woby.com.tw/wobyboard.asp?ID=2267  

文章-他不是故意不乖

2006年02月07日
公開
12

他不是故意不乖 而是有學習障礙 文�韓紹禮 您常為了孩子的粗心大意、忘東忘西而煩惱不已嗎?寫國字常常少一撇、無法將國字寫在格子裡?學數字時,「3」寫成「ε」;學國字時,「焉馬」不分、「王主」不清或「工土」混淆嗎?看數學題目時,每一個國字都看得懂,但卻不清楚題目問什麼?因為這些緣故,造成功課表現不佳,責罵之後,仍舊我行我素,似乎從這耳聽,馬上從另一耳出來,弄得您精疲力竭、親子關係失調?這些問題,可能是「學習困難」所造成。 對老師或家長而言,學習困難最明顯的狀況就是學業成績不佳。 根據統計,全部的學童中,大約有5%罹患「特異學習困難」,以台灣目前20人左右的班級為例,每班預計有1至2名學童有這方面的問題。診斷時,必須排除因為智力缺陷、精神障礙或其他疾病,如過動症、自閉症等,所產生的學習障礙做區別。 截至目前,「學習障礙」仍舊是研究兒童障礙裡面,瞭解最少、爭議最多的議題之一。爭議的內容包含疾病的定義、診斷的標準、評估的工具、介入治療的方式與教育方針等。這些醫學上的爭議,再加上各民族文化差異,許多學習障礙兒童就容易被忽略。 門診中常見的現象就是家長或老師往往以孩子「比較笨」、「調皮」、「個性使然」等來掩飾,甚至有的家長會覺得只要自己嚴加管教孩子,學業就能進步,卻造成親子間的對立與不愉快;長期的功課不佳與家長、老師或其他同學的異樣眼光,會讓學童排斥學習、不喜歡上學與自尊心低落等問題。 其實學習障礙和人類文明進步有很大的關係;只要排除其他心理因素與腦部的傷害,任何造成兒童學習,及使用「聽、說、讀、寫」、理解與數學計算能力障礙,都可算是學習障礙的一部分。 在家裏表現出來可能聽不懂照顧者的命令(聽理解能力障礙)、分不清左右手(空間知覺障礙)、無法依時間緊迫性來處理事情(組織能力障礙)、無法使用剪刀剪圖片(手眼協調障礙)等;在學校則出現上課不專心、無法閱讀、看書跳行、注意力不集中、無法舉一反三、無法即時抄完黑板的作業、動作笨拙、寫字左右顛倒、孤僻、數學或語文成績不佳,但其他表現正常,甚至非常突出等。 有些時候,這些學童可以知道自己錯了,但卻改不過來。以注意力不集中為主的孩子,則需再仔細評估「過動」的症狀,如壓力耐受性不佳、脾氣暴躁、無緣無故打人等。 比較有趣的現象是有些學者認為,成年人也有學習困難的問題,不過成人已經學會「代償」的技巧,只有在某些需要學習新的技巧或不熟的學習情形下才會出現。 (本文作者為國泰醫院汐止分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 如何治療學習障礙 診斷方面,除一般病史詢問之外,醫師需要家長與學校老師提供詳細的學習資訊,包括上課的作業、考試成績、人際關係等。 比較嚴謹的診斷還需要正式的智力測驗、成就表現測試與資訊處理能力測驗等,以期排除其他診斷。 另外,職能治療師會進行精細動作和日常生活能力測試;語言治療師可進行閱讀測試及語音辨識測試;臨床心理師則可進行高功能認知測試等。對於診斷與治療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治療方面,目前並無明確的治療指引,也無相關實證醫學的報告來證實治療的效果。 然而,詳細的評估與治療,可以讓家長和老師對學童障礙的認識,改變對學童的學習態度,減低學童的挫折感;學童本身則可以針對自己學習能力差的部份,進行訓練或發展「代償」技巧,以增加學習效率等。(文�韓紹禮)

文章-收心操

2006年02月06日
公開
8

2006.02.04  中國時報 游文菁、陳達德 收心操 孩子乖乖睡覺去 每天一到睡覺時間,就開始一場混戰,無論怎麼哄騙,孩子就是不肯乖乖就寢,怎麼辦呢?其實只要建立一套簡單的睡前儀式,就再也不用大傷腦筋啦! 一般來說,學齡前的孩童必須具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大約需11小時,台安醫院小兒復健科主任陳達德表示,最好在晚上9點前入睡,隔天8點鐘醒來,這樣孩子才有足夠的精神進行學校該天的學習與發展活動。 關於怎麼讓孩子乖乖入睡,家長可從以下4個角度來協助孩子就寢: 1.規律的就寢時間:就寢的時間應規律,不能隨成人作息而有經常性變動,家長若另有事情需要進行,應於孩童入睡後再開始作業。 2.適合睡眠的環境:房間溫度舒適、柔和昏暗的燈光、適當的隔音與去除噪音,皆有助於孩童入眠。 3.睡前的準備活動:入睡前,家長可安排一些清潔洗澡、擁抱遊戲或親子故事導讀等等,藉此放鬆孩童的心情與降低其警醒度。 4.安撫手法及技巧:促進孩童入睡的有效策略就是使用觸覺按摩,例如舒適的擁抱、規律緩慢搖晃、陪伴玩具,以及放鬆性輕音樂等等。 儀式1 睡前晚安曲 每天在固定時間就寢,並播放輕柔的音樂,例如華爾滋。親子一邊聽音樂,一邊隨樂起舞,以準備開始進行睡前儀式。 儀式2 安眠小搖籃 家長呈盤腿坐姿,正面抱著孩子,二人面對面。家長一邊輕輕搖擺身體,一邊和孩子談些柔性話題,培養平和的氣氛。 儀式3 身心靈靜坐 可播放輕音樂和水晶音樂,讓孩子的身體和心靈逐漸平靜下來,再配合靜坐,以紓緩孩子緊張、躁動的情緒。 儀式4 身體全按摩 幫孩子全身按摩,輕輕告訴他:「可愛的小臉慢慢睡著了,辛苦的大腿也該休息!頑皮的手臂漸漸放鬆了……。」 儀式5 輕柔入夢鄉 等幫孩子全身都按摩後,最後再輕輕搖一搖孩子的身體,確定孩子的肌肉已經完全放輕鬆了,此時孩子的身心都已做好休息的準備,所以可以帶孩子上床就寢了。 5大睡前儀式 目的:孩子不願先行睡覺的原因在於,他會好奇為什麼大人可以不在這個時間入睡,為了解除孩子心中的疑惑,建議可透過睡前儀式來安撫孩子不安的情緒,並培養大人與小孩對於睡眠時間的共同認知,創造屬於全家人的就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