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o^)┘頭好壯壯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帶孩子看病,應先看小兒科

2006年03月17日
公開
46

這個原本舅媽就我跟我說過了.... 轉載 > 帶孩子看病,應先看小兒科 > > > 在台灣,許多家長在孩子出現感冒症狀 > 時,多半會帶去耳鼻喉科 看診,而 不是帶去小兒科, > 黃高彬主任認為 這是非常嚴重的 > 錯誤,因為耳鼻喉科醫師並未接受兒科訓練, > > 他所能處理的是明顯的耳鼻喉的症狀,但幼兒的任何症狀,並不表示為單純的問題, > > 因此應先到小兒科看診,經醫師診斷出確切病因,再對症下藥。 > > > 尤其是重症腸病毒這種全身性感染,會引起中樞神經病變的疾病,一定要看小兒科, > > > 不要因為咽峽炎的症狀而當作單純的口腔疾病治療,否則很難避免不幸事件的發生。 > > > 黃高彬主任強調,他不是指看耳鼻喉科不好,而是基本觀念要對,小孩生病當然應該看小兒科, > > 若是單純的耳鼻喉科症狀,再轉去看耳鼻喉科。 > > > 例如:出現頭痛,不表示一定是腦神經的問題,經過檢查,可能是眼睛出了問題而要看眼科呢! > > > > 中國人有句帶些嘲笑意味的諺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原本是嘲諷治標不治本,無法根本解決問題。 > > > > 不幸的是,今天台灣社會上仍充斥這種錯誤的醫療觀念,現在依然有很多腸病毒的病人在看耳鼻喉科。 > > > 黃高彬主任認為,這種結果民眾自己要負責,因為民眾的喜好,才有今天耳鼻喉科診所林立的奇特現象。 > > 誤診導致死亡率升高 > > > 黃高彬主任表示,腸病毒之可怕是常易被誤診,他自己就遇到好多個看錯診、用錯葯的病例。 > > > > 例子1 > > > 有一個病例,原本住在台南,一直習慣在一家耳鼻喉科看病,搬到高雄後,小孩生病了,仍帶回台南就診, > > > 耳鼻喉科醫師只以一般病症處理,幫喉嚨擦擦藥.....等,並告知家長沒事。 > > 看到第三天,小孩出現手腳抽痙,但醫生仍未發現有異,擦藥如故;當天晚上8時,小孩眼睛往上翻, > > > 8點半送到高雄醫學大學急診,原來已因腸病毒引發腦炎,雖經搶救,但為時已晚,當天晚上就宣告不治。 > > 例子2 > > > 家人在某個週二帶來看門診,黃高彬主任已告知是感染腸病毒,需住院治療,但週三家人卻又帶去看耳鼻喉科,醫師僅以一般症狀處理,等週四再回到高雄醫學大學時,情況已經惡化,最後小孩變成了植物人,在今年2月時去世了。 > > > > 提到這些令人遺憾的病例,黃高彬主任無限的感慨的說:「台灣民眾真是視死如歸。」在美國,若小孩感冒卻帶去看耳鼻喉科,一定會收到保險公司寄來的存証信函,警告你因看錯科診,保險公司無法支付你的醫療費用;而在台灣,看病文化卻一直是錯的。 > > > > ※請注意只要家長一時的疏忽,就會造成無法挽回,觀念要正確喔!

我不喜歡幫人退燒

2006年03月15日
公開
3

> 我不喜歡幫人退燒(真希望大家都有這種常識) > > 大村鄉衛生所╱黃建成醫師 > > > > 如果我告訴你,我的三個孩子從未沒有使用退燒藥(包括燒到四十度以上),你相信嗎? > 我連續看過數萬人次的民眾從未沒有為他們打過一劑退燒針,你相信嗎?你大可相信 > 的,因為我不喜歡幫人退燒!事實上,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發燒是最不須要處理的,因 > 為發燒不是病,它是生病時一種自然而健康的生理現象。會發燒,表示身體的免疫系統 > 正常。發燒是身體出了狀況的警示,好比敵機來襲時防空警報響起一般。我們要治療的 > 是病,是擊退敵機,那有想盡辦法消滅警報器的道理。 > > > > > > 發燒的原因 > > > > 我們的腦子裡有個叫「下視丘」的地方,專門負責調節人的體溫,讓體溫維持在一定的 > 範圍。當這個體溫調節中樞受了某種影響就會發燒。可引起發燒的原因相當多,不過絕 > 大多數是由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立克次體,黴菌…等)感染造成的。 > > > > 病原體感染人體後,體內的免疫系統便會動員白血球與敵人作戰,並刺激淋巴球產生抗 > 體配合消滅敵人。當病原體與白血球作戰後,其殘骸會釋出一種叫『熱原素』的東西, > 隨著血液循環到下視丘把體溫調高,人就發燒了!所以說,發燒是免疫功能正常下,人 > 體對疾病的一種健康的反應。反之,如果免疫功能太差,例如有些早產兒、老年人與重 > 病者,想燒也燒不起來。 > > > > > > 會燒過頭嗎? > > > > 不會的!大多數民眾都以為發燒就應該馬上退燒,否則萬一燒過頭了,燒壞腦筋,怎麼 > 辦?他們通常可以舉出例子加以証明。其實每個例子都是誤會!他們所舉的都是腦膜炎 > 的個案。腦膜炎是病原體侵入腦部引起發炎的疾病,其主要症狀為頭痛、頸僵、嘔吐、 > 高燒、昏迷等。好了之後,一部分人有癩癇或智障的後遺症。一般民眾不知道『腦膜 > 炎』這個病,只曉得該病人曾經發高燒,就認定是它幹的,真是天大的冤枉!其實一個 > 腦膜炎的患者,不管燒到多高,有沒有退燒藥,結果都是一樣的。試想,破壞腦組織的 > 那些病原體,要治療疾病的話,應該努力消滅病原體才對,給退燒藥有什麼用呢?何況 > 發燒有一定的生理極限,高溫到某個限度就會停下來,不會愈燒愈高的。持續高燒是因 > 為病原體還沒被完全消滅之故,等病原體消滅了,燒自然就退了! > > > > > > > 需不需要使用退燒藥? > > > > 發燒是人體生了病的警示,發燒的高度、形態與時間,都可提供醫師當作診斷與治療的 > 參考。不當的退燒有時會隱蔽病情,影響診斷。譬如說合併腹痛的發燒,未經診斷前不 > 給退燒藥(也叫作解熱鎮痛劑)已是醫界的共識。不過發燒引起種種的不適,到底需不需 > 要給退燒藥應該視情況而定。在不是禁忌(不合併腹痛)的情形下,如果學生須要繼續上 > 課的話,給顆退燒藥是恰當的。碰到講也講不通的家長給些退燒藥也是可以解釋得過去 > 的?如果是上班時間,我會考慮吃個退燒藥,否則發起燒來臉紅、心悸、四肢無力,如 > 何面對病人呢?至於在家沒事的話,我只會多喝開水,多休息以待燒退。小孩子對發燒 > 耐受力比大人好,有時燒到三十九度以上仍然若無其事,活蹦亂跳的。如此,為什麼要 > 給退燒藥呢? > > > > 我是不贊成一發燒給退燒藥的。本人初來大村衛生所上班時,發現護理人員打完預防針 > 後就例行發給退燒藥,覺得這樣相當不好,容易讓民眾以為發燒就想該馬上吃藥退燒。 > 於是交待護理人員往後不用發給退燒藥,以教育民眾取代之。打預防針(主要是三合一 > 疫苗)引起的發燒通常兩三天就好了,根本不須要治療!榮民總醫院有項研究,把打三 > 合一疫苗引起發燒的小孩子分成兩組,一組給退燒藥,一組不給退燒藥。結果發現不給 > 退燒藥的這組其血清抗體濃度較高,可見發燒多少還是有驅動免疫方面的益處。 > > > > > > > 需要打退燒針嗎? > > > > 原則上是『能不打針盡量不打針,能不吃藥盡量不吃藥』。『退燒針』在先進國家早已 > 被禁用!可能是國人太愛打針的關係吧!衛生署尚未明令禁止。許多開業醫也樂用不 > 疲!然而純從醫學的觀點與教育的立場來看,打退燒針應該盡量避免的!除了針劑可能 > 引起的種種併發問題之外,試想,有多少擔心焦慮的父母帶著小孩半夜求診,只為了本 > 來他們可以自行處理的發燒呢?有多少發燒的病人或家屬在看完病後主動要求醫師為他 > 們打一針呢?也許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也許有的醫師也一視同仁的對待自己的親 > 人!不過我仍然深信,當個醫師的小孩,好處之一是針打得比別人少! > > > > > > > 發燒要不要看醫生? > > > > 我建議發燒的病人還是趕快看醫生為宜,好讓醫師為您診斷並治療你的病。領了藥之 > 後,除非有發燒以外的重要症狀,否則應該放心的把藥吃完再說,千萬不要只因為發燒 > 而一再求診!有不少父母們,小孩吃了藥後燒還不退或退了又燒起來,以為該位醫師的 > 處方沒效,以為該醫師的處方沒效,半夜三更又帶去看急診,甚至一連看了幾位醫師, > 真不值得如此!要知道,我們治療的是病,不是發燒啊!而疾病引起的發燒本來就是起 > 起伏伏的,不管有沒有使用退燒藥都是這樣。等急性期過了之後,燒也就退了! > > > > > > > 如何照顧發燒的病人? > > > > 前述提及,我的三個小孩從沒有使用過退燒藥,那麼我是怎麼照顧他們的呢?簡單的 > 說,盡量讓病人舒服一點就是了!譬如說讓室內通風良好、多喝開水補充散失的水分、 > 衣物不穿過多以舒適為宜、冬天用溫水,夏天用自來水擦操、冰枕可使頭部、臉部涼快 > 些,以上都是幫助病人的好方法。我常告訴年輕的媽媽『一個優秀的母親要學會孩子發 > 燒時不使用退燒藥』。 > > > > > > 結論 > > > > 發燒不是病,它是疾病所引起的一種症狀罷了!我們看醫生的目的是要治療病,不是要 > 治療發燒,退燒藥的使用,只不過是讓病人舒服一些而己。為了免於民眾因『發燒看 > 病』所苦,衛生單位應該多多教育民眾正確的面對與處理發燒的常識。筆者看病時,是 > 否要開給退燒藥常常由患者自己決定,發現不少年輕的媽媽都能接受不使用退燒藥的觀 > 念,也因此減少了帶小孩子看醫生的次數。

「蘇菲亞的孩子」

2006年03月13日
公開
71

父母的陪伴越來越少,「蘇菲亞的孩子」越來越多 文/黃惠娟 現代的有錢父母捨得花錢請印傭、補英文、上最貴的安親班,卻沒時間陪孩子……他們以為已經給了孩子全世界,卻為何最終失去孩子的心,也輸掉孩子的競爭力? 每天晚上,小學二年級的Angus,都必須坐在桌子前面,做一件一般小學生不會做的事情:撿綠豆。把一顆、一顆的小豆子,從一個碗裡撿起來,放到另一個碗裡。綠豆很小,反覆的做很無聊,有時候Angus會哭著跟媽媽說:「我不要撿了!」媽媽有時候會把綠豆改成花生米,但是Angus還是要每天晚上撿豆子。 這不是個虛構的童話,也不是個虐兒的故事。撿綠豆,對於Angus是非常重要的訓練,因為他的手指肌肉缺乏拉動,不聽大腦指揮。 Angus的媽媽,在安泰人壽工作的李小姐,在孩子一歲的時候,就請了一位外傭打點家中大小事;Angus吃飯太慢,泰傭會餵;東西掉了,泰傭跟在後頭收拾;Angus出門時往板凳一坐兩腿一伸,鞋襪就自動套上腳。爸爸雖曾提議要讓孩子學習自理、做家事,但媽媽卻以「請傭人卻不讓他做事太浪費了」的理由峻拒。一路被伺候長大的Angus,上了光復國小後,先是安親班老師發現她的功課總是做不完,隨後級任老師也發現,她寫字速度慢得異常,後來醫生檢查,才發現Angus是因為太少自己動手,出現了手指肌肉無力的問題。Angus也因此挫折不已,開始頻咬指甲,越來越排拒寫字…… 為了矯正這個症狀,李小姐現在每天要親自陪孩子做撿綠豆遊戲,工作則形同半停擺狀態,彷彿過去少陪的時間要一一補回似的。更沒想到,矯正半年後,卻又發現Angus還得了ADD(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更令她擔心的是,小Angus一歲的弟弟也同樣有手指拉動不順的問題。讓她不禁反省自己過去讓外傭照顧孩子的決定是不是錯的。 • 第一種代理父母:外傭 孩子語言表達、自理能力出狀況 三十五歲的單親媽媽溫于惠經營一家廣告公司,也有一個寶貝女兒Luka。溫于惠平日以賓士及富豪汽車輪流代步,對Luka也從不吝嗇。再一個月即將滿五歲的Luka,每星期會收到媽媽送的一個芭比娃娃;她就讀內湖區最貴的全美語幼稚園,每月光是學費就要交掉兩萬二,為了讓她擠入即將開張的明星學區麗湖小學,還在內湖買了新家。 溫于惠什麼都幫孩子預先規畫,唯一做不到的,是擠出多一點時間陪女兒,只能請個印傭二十四小時陪伴。Luka快三歲才會說話,雖然印傭走後Luka不再老是一開口就嘰哩咕嚕冒出印尼語,但幼稚園老師還是發現,一串英文字到她口中,不論怎麼努力,就是不容易發清楚;心一急,唾沫就會細細流出,反而招致同學無情的取笑。 有錢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環境,卻沒時間陪孩子;在台灣進入少子化的年代,父母可以給孩子的時間卻反而變少。據主計處估計,台灣雙薪家庭(即夫妻兩人皆工作)占所有家庭戶數的四四•二%,若再加上超過一成的單親家庭,可以說有五成以上的家庭,極難全心照顧孩子。有錢無閒的父母湧現,各色「代理父母」也出現在我們社會,開始提供各色養育孩子的服務。 早年,台灣的小學到了中午,會出現許多幫孩子送便當的媽媽。現在,台灣的明星國小放學門口最新出現的景象,是幫孩子背書包、拎便當盒的瑪莉亞、蘇菲亞。 外籍傭人,已經成為台灣白領階層小孩很重要的代理父母。 根據勞委會九十二年的資料顯示,合法引進的外籍幫傭和外籍監護工總計十四萬四千名,其中絕大多數的監護工必須「一兼兩顧」,順便看顧小孩。其中,光是台北市就有兩萬多個家庭共聘用三萬五千多名外傭。 外傭帶小孩,早期有人以為可以增進孩子的英文程度。不過,隨著時間日久,各種副作用在孩子身上顯現,家長才發現,各種問題無奇不有。 例如,溫于惠的孩子Luka第一個出現的問題就是語言遲緩現象。而這是導因於父母沒有跟孩子說話,孩子欠缺模仿對象,刺激不足的結果。比台灣更早引入外傭、外傭比例也高達一成的香港就發現,香港有八%到一二%的兒童,有各種語言能力的障礙,包括發音欠準、詞彙不足、語法結構紊亂和語言交談困難等,而這些將嚴重影響兒童未來學業、社交甚至智能的發展。 外傭侍奉得無微不至的另一個副作用,是小主人因五體不勤,自理能力出狀況。 例如,Luka的阿姨就發現,她吃完東西後會把果皮或包裝紙順手丟給旁人,東西掉了也從不彎腰撿起,要出門時,經常會一屁股就坐在椅子上兩腳懸著,想要別人幫忙著襪穿鞋,自理能力幾乎是零。大姨說,可能是過去外傭怕她媽媽責罵,一路侍奉得太周到,給她養成的壞習慣。 外傭密不透風的照顧,引發的另一個現象,是造就一批「眼高手低」的小主人。 台北市外傭密集度最高的大安區仁愛國小,七點四十五分上課尖峰時間,常見黑頭車一部、一部,送來了一個個小主人,後面跟著一個背著書包、水壺、運動袋的外傭,一路跟到教室門口。「外傭不僅是挑扶,還是宅急便,東西沒帶火速送來,學生一副『I am your boss.』的神氣,」一年一班的級任老師王美蘭說。 王美蘭說,開學後她發現班上三十五名同學中,高達五分之一的小孩是外傭在照顧,而相處一段時日後她發現七個小朋友的共通點,就是被動、自理能力低落、合群性較低,也較無法一個人解決問題。「你叫他掃地時,他會說:『你幫我做啦,我明天送你東西』;做錯事處罰他時,他會先狠狠瞪你一眼,彷彿你借了什麼膽,」她說。 這個現象引發王美蘭的好奇,進而帶學生製作一個「異國好幫手,外籍幫傭在台灣」的計畫,並獲得網界博覽會金獎。根據王美蘭的調查,仁愛國小全校三千四百多名學生中,合計共有四百五十四位小朋友家中有外傭,平均每班有四到五位。 不過,最讓她擔心的是,她發現有些孩子會當著媽媽的面,亂告外傭的狀。「孩子若從小不養成尊重人的態度,不矯正說謊的習慣,到高年級就很難改了,」她說。 仁愛國小校長楊宗憲很支持王美蘭的研究。他說,小學是扎根的時期,如果基本德性及能力沒有養成,未來的EQ及挫折容忍力一定低。「挫折容忍力低的孩子,易變成異常人格,會為整個社會、家庭及個人帶來傷害,」仁愛國小校長楊宗憲說。 • 第二種代理父母:安親班 父母逃避教養責任,孩子行為開始偏差 孩子進入小學後,第二種「代理父母」安親班就緊跟著浮出檯面。 根據內政部兒童局在民國九十年做的《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報告》指出,在學兒童放學後到晚飯前這段時間,兒童回家有大人照顧者占七四.七%,較民國八十四年下降八.六個百分點。 反之,由「代理父母」照顧的數字遽揚。包括課輔、上才藝班,占二七.五%;保母照顧占一四.一%,甚至有四%回家完全沒有大人照顧。 固然安親班協助了上班族父母兒童下課後照護的需求,對很多家庭帶來正面的幫助,但卻也有越來越多父母,用安親班來逃避自己養育的責任。 彩琳在永和經營一家安親班,自己有一個六歲的兒子。近五年來,她發現父母要求安親班老師長時間代為照顧孩子的狀況日益頻繁。 有些家長讓孩子「寄住」天數可以到一個星期,甚至有個小孩乾脆白天在她安親班上課,晚上跟她回家住,長達兩年。最高紀錄是她家裡一次被托了三個小孩。彩琳是虔誠的基督徒,「星期天要上教堂,還有偶爾要回南部娘家,只好帶著一起走,被我爸爸罵得要死,他說:『這樣責任很重,你知不知道?』」她笑笑說:「我反正就是盡量,就當是他媽媽的備胎。」 揚志(化名)今年小學五年級,四歲開始就一路住在彩琳家。到孩子小一時,彩琳考慮到孩子有很多功課需要家長的互動,好意建議讓揚志回家住,但揚志的父母卻把他又丟給外婆,「結果孩子身上出現三種個性,在我家半夜不會尿床,在外婆家卻夢遊起床到處尿……孩子很聰明,他知道跟不同人互動,要用不同的方法,」彩琳說。 揚志功課不錯,但人際互動是他的致命傷。最近,學校老師發現,揚志有嚴重的暴力傾向;從小三、小四開始,就有偷東西的行為,通知媽媽卻也無力時時盯著孩子… 心理分析學家艾力克森(Erik Erikson)曾提出一個理論,認為一個人生命中必定會經歷八個階段,其中前五個階段,都會在十八歲以前經歷。 根據艾力克森的理論,零到一歲是建立信任感及安全感的重要時期,孩子隨時找父母隨時都找得到,就能得到充分的安全感。 二到三歲須建立自主性,亦即可開始訓練孩子簡單的自理能力,以為未來自我控制能力的基礎,四到五歲是主動感,亦即孩子在嘗試作肢體或智能的各種學習時,必須給予正面的稱讚、肯定,才會鼓舞他繼續向外界伸出探索的小手。至於六到十一歲,則需奠定閱讀、學習或是協助做家事的習慣。這些都需要父母花時間觀察、陪伴、傾聽,更無法藉由代理父母來執行。 • 第三種代理父母:電腦 一旦上網成癮,難再拉回正軌 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黃迺毓指出,現代父母很矛盾,為了讓孩子更多才多藝,必須賺更多錢,為了賺更多錢,就越沒有時間陪小孩,把父母的角色交給「代理父母」。結果,每天回家後簽完聯絡簿就睡覺,完全沒有溝通時間,「孩子出狀況時,父母往往是最後一個知道,」黃迺毓觀察。 前一陣子的娛樂新聞,曾經報導藝人成龍,當年忙於工作,竟然連兒子已經小學畢業了都不知道,有一次還興匆匆的跑到小學要接兒子放學。這樣的例子或許極端,但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在九十二年年底發布的「台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調查」中發現,十二到十八歲的少年,一天內有高達二三.七%的少年不曾和父親說話,說話時間在十五分鐘內的有三五.八%。 少輔會督導張淑惠指出,父母不陪伴孩子,孩子還小時,還只會被動的坐在電視機前,上了國中後,就會自己找人陪了。而網路世界就是孩子最可能去找,但卻是最難掌握、破壞力最強的第三種「代理父母」。少輔會近三年來,把資源及輔導重點轉至「網路成癮」的行為研究。「孩子回家後就躲到電腦前面,父母還覺得很欣慰,一直到成癮症狀出現,孩子已很難再拉回正軌,」張淑惠說。 致中(化名)原來是班上前十名的孩子,國二時還擔任班長。致中對自己的期望很高,學業要名列前茅,也期望做個出色的班長。學期中後,致中對身為班長卻無能為力管好班上的秩序感到很挫折,心中一直悶悶不樂。 平常很少跟致中交談的爸媽,並沒有發現致中挫折的情緒,只發覺他最近回家都沒什麼胃口,房門一關,宣稱要用電腦做功課,就閉門不出。爸媽也不以為意,還體貼的將飯菜送至房中。漸漸的,致中經常早上會起不來,有時根本就聲稱肚子痛不想去上課,一直到段考一落千丈,才發現孩子整夜都掛在電腦前面。致中的父母並沒有深入去了解兒子的問題,便逕自將家中的電腦收起來,沒想到以往個性溫和的兒子,找不到電腦後,開始大吼大叫,發狂似的拿起電視、花瓶亂砸一通,連祖宗牌位都被砸得落花流水…… 張淑惠分析,就像吸海洛因一樣,網路成癮症者,「你一旦不讓他碰電腦,行為就失控了,」張淑惠說。 全台第一個開設網路成癮特別門診的高雄醫學院醫師柯志鴻,就發現門診病人平均年齡早已從大學生往下移轉到國中及高中學生。柯志鴻針對高雄地區一千多位國中、高中學生進行訪談,結果很驚人。「五%到一○%的受訪者,有網路行為失控問題,」柯志鴻說。 現代的父母,常花大錢想透過外在的力量、訓練,增加孩子的未來競爭力,但當孩子缺乏陪伴,他們可能悄悄的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父母卻無從察覺。 陽明大學認知神經心理學實驗室教授洪蘭指出,孩子在六歲以前,最需要的是安全感。

鈣質與蛋白質的鬥爭

2006年03月09日
公開
40

轉載~ > 岳母已經七十多歲了,平常非常注重身體的保養, > 每天清晨除了運動二小時外,飲食方面更力求均衡, > 尤其牛奶必定「不少於三大杯」,以攝取豐富的鈣質, > 她心想,這樣縝密的飲食習慣,骨質疏鬆症絕對與我無緣 > 。 > > > 可是,她到馬來西亞旅遊,第二天一個不小心踩空,左小腿斷得碎碎的 > , > 返國住了二個月的院,醫生證實:骨質非常脆弱,有「嚴重」疏鬆症 > 。 > 像這樣的例子,社會上比比皆是。 > > > 大家的觀念總以為每天只要我多喝牛奶, > 吃小魚干、燉排骨湯等含豐富鈣質食物,就不會發生骨質疏鬆症, > 其實是一知半解。 > > > 「乳品委員會」 > 給國人的建議量是每日攝取含鈣量一千毫克最適合, > 但奇怪的是,住在非洲仍過著幾近原始生活的班圖婦女 , > 每日只攝取三百五十毫克鈣質, > 竟不曾有骨質疏鬆症發生。 > > > 反觀世界上每日攝取含鈣量最高的愛斯基摩土著,每天都吃魚, > 含鈣量達二千毫克,是正常值的二倍,卻是世界上疏鬆症最嚴重的地方。 > > > 而美國、英國乳品消耗量最多的國家,疏鬆症也最普遍,道理到底在那裡? > 原來疏鬆症的發生不在於你攝取的鈣夠不夠, > 鈣質量的多少並不會影響你得疏鬆症 , > 關鍵在你能不能「 保持」 鈣質不被流失。 > > > 那麼鈣質為什麼會流失呢? > 因為國人嗜吃「肉、奶、蛋」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 > 身體內蛋白質太多會造成「酸性」體質,人體一旦酸質化 > , > 身體為了維持平衡,自然而然它會自「骨骼」中提取鈣質來中和酸性, > 成為微鹼狀態,試想,一個人經年累月被抽鈣質來中和, > 骨骼中的鈣質每天流失,怎麼不造成疏鬆症呢? > > > 因此,元凶是「蛋白質過量」,流失了鈣質,而非鈣質吃得不夠。 > 那麼檢驗一下,我們每日飲食蛋白質真的過量嗎? > 根據國科會的建議,人體正常的蛋白質量,以體重六十公斤的女人為例, > 每天只需四十五公克就夠了(男人約需五十公克),以純素食的人而言, > 輕易就可得到五十七公克,何況肉食主義者, > 隨便一塊肉、一 個蛋就過量了。 > > > 牛奶的含鈣量固然很高,可是蛋白質更高,所以牛奶喝越多的人鈣質流失更多 > , > 加上「肉、蛋」是高蛋白質食物,骨質疏鬆症不發生才怪 > , > 所以不要怪鈣質攝取夠不夠,正常飲食鈣質一定夠, > 鈣質多或少不會造成疏鬆症, 蛋白質過量才是元凶。 > > > 願大家有正確的認識,如此,骨質疏鬆症就永遠不會找上您!

陪孩子克服怕黑、怕鬼的心理

2006年03月09日
公開
40

陪孩子克服怕黑、怕鬼的心理 採訪�王紹媛 諮詢�道生華城托兒所教學組組長 陳桂盈 要協助孩子克服「害怕」的心理,應先了解孩子所害怕的到底是什麼,如害怕黑暗,應陪伴他在黑暗中逐漸壯膽,增加面對黑暗的勇氣;如果恐懼暗影造成的幻象,應先讓他看清楚陰影的真面目。藉由父母親的陪伴和情感支持所給予的安全感,應可得到紓解。 女兒今年已經五歲了,從懂事開始,她就一直不敢單獨睡覺,連上廁所都一定要有人陪才敢去,特別是晚上的時候。他總是那麼「怕黑」、「怕鬼」,如果沒有人陪同,她就一直忍著,甚至尿褲子……。 為何產生恐懼心理? 害怕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經驗。有些人怕狗、有些人怕高,還有些人連自己怕什麼都不清楚。「我的孩子怕黑、怕鬼怎麼辦?」許多父母都曾有過這個困擾,其實孩子害怕的感覺是不是來自鬼、黑暗呢?父母應多仔細思考這樣的問題。道生華城托兒所教學組組長陳桂盈老師表示,有一些原因和情況,在不知不覺中會造成幼兒的恐懼心理,是父母必須注意和避免的: 1. 大人的恐嚇:當孩子不聽話或淘氣時,有些父母會用鬼來嚇他,「你如果再不乖乖聽話、坐好吃飯,待會恐怖的虎姑婆就會找你!」或是將孩子關在黑暗的地方,如小房間、廁所等,藉以處罰、警告孩子,此方法容易讓孩子產生怕鬼和怕黑的情緒。 2. 獨處:孩子的世界裡,往往是伴隨著黑暗、陰影和獨處等因素,特別是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比較缺乏安全感,容易產生恐懼。當他說「有鬼」時,可能是害怕黑暗裡看不清楚的物件、可能是曖昧不明的陰影,也可能是自己不願一個人獨處、害怕孤獨……。 3. 過份的渲染和誇大:幼兒如果有父母、親人的陪伴,給他安全、親密的安慰,幼兒是不會怕黑的。但如果父母親本身就怕黑,經常大驚小怪或尖叫,孩子會產生「負面的模仿」,並加深他對黑暗的畏懼感。同樣的,「怕鬼」也是大人對此過分的渲染和誇大所致,尤其是動作和表情,讓幼兒永生難忘,影響將來一輩子。 4. 電視傳播媒介的影響:一些電視節目或靈異節目,都會將鬼和黑做關連的搭配,再配合一些詭譎的音效、動作和道具、化妝,經過大眾傳播工具的渲染,「鬼很恐怖,它會出現在黑暗的地方……,」於是「鬼」和「黑暗」在孩子心裡便有了形象,甚至加深對它的恐懼感。 了解原因、化解疑慮 造成孩子害怕的心理因素非常多,「鬼怪」、「黑暗」只是常見的一種而已。害怕在形成之後,往往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消褪,但有些人則不會,相反地,反而會增加其害怕的程度,久而久之則會變成「恐懼症」,進而影響人格發展與日常生活行為。陳桂盈老師表示,大部分的恐懼,其實都可以藉由父母親的陪伴,或是情感上的支持,給予安全感而得到紓解。 如何克服孩子的恐懼,使他勇敢、積極的去面對事物呢?以下一些方法可以協助孩子: (一) 了解原因 要協助孩子克服害怕的心理,應先了解他害怕的真正根源。而父母在面對孩子因恐懼產生的情緒反應時,需先秉除立即否定的態度,試著以簡單的對談方式,了解他所害怕的到底是什麼。如害怕黑暗,應陪伴他在黑暗中逐漸壯膽,增加面對黑暗的勇氣;如果恐懼暗影造成的幻象,應先讓他看清楚陰影的真面目。 (二) 藉由故事釐清真相 如果大人發現孩子有害怕「鬼」的傾向,卻無法得知他害怕的是什麼,可以嘗試使用說故事的方式,一邊說給孩子聽,一邊讓他說說他的感覺,以釐清他所害怕的是什麼。讓孩子從故事中得到一些心靈上的安慰,且以美好的事物充實其心靈。 (三) 保持明亮光線 發現孩子所恐懼的是「黑暗」,就為他點一盞小夜燈,或是在孩子活動的每個角落,都保持明亮的光線。硬是強迫孩子勇敢面對他不會處理的恐懼,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他覺得更加害怕。 (四) 給予情感保證 如果孩子說的「鬼」,是一種黑影或是找不出來源的聲響,父母可以陪他一起去發現,那些令人恐懼的物和聲,究竟是哪兒來的?如果孩子年紀還小,說不清他害怕的鬼是什麼,父母不妨給予他情感上的保證,讓他知道有人陪伴他,他不會被丟在黑暗中。 (五) 多摟抱或愛撫 父母甜蜜溫馨的摟抱、愛撫,不僅可以增加親子情誼,這份「愛的感覺」,會使他覺得無論處在何種環境下,都是溫馨與安全的,對於未知的事物,又何懼之有?父母付出更多的耐心來陪伴孩子,隨時觀察他的情緒和動向,以最確實的行動,了解孩子、支持孩子。 (六) 利用語言互動、溝通 少數孩子怕鬼的原因是害怕死亡,或是無意間聽說人過世後,會變成鬼,鬼會取走人的性命等。像這種情況都會導致他害怕鬼,這時大人就得費一番工夫,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和他溝通,向他解釋死亡的問題,並協助他去尋找能令他安心的方式。 (七) 慎選電視節目 為了孩子,父母應慎選電視節目,儘量避免讓孩子看那些怪力亂神的節目,或是一些兇殺、棄屍的新聞,加深對鬼怪的恐懼感。此外在睡覺前,切勿讓孩子一起和大人觀看恐怖影集,影響睡眠品質,導致晚上頻頻做惡夢。 當作是防衛機制 除了暸解孩子害怕原因、克服心理障礙外,害怕真的是一件不好的事嗎?其實也可以把它當成是一種防衛機制,如果人的心裡少了害怕,那麼就會降低對周遭環境裡潛在危險的警覺性,比較容易使自己暴露在危險當中。 所以當我們在協助孩子克服害怕心理的同時,也不應該忘了提醒孩子,害怕某些事物有時是正確的、是健康的表現。例如:看到尖銳的東西會有害怕的感覺,而讓我們在使用或接觸尖銳物品時,會加倍的小心,來保護自己的安全。 所以大人千萬不要在孩子害怕時,說他是「膽小鬼」或是「不勇敢」,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真的很沒用更退縮,或是認為天不怕、地不怕,才是好事情、好孩子。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http://www.mama123.com/b/bb/bbc/bbc_03052004/lower.php3

你知道寶寶吃進多少抗生素?

2006年03月07日
公開
22

  你知道寶寶吃進多少抗生素? 採訪�陳雯琪 諮詢�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湯國廷 萬芳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謝育嘉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藥學系.臨床藥學研究所副教授 林慧玲 參考資料�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http://www.thrf.org.tw) 台灣細菌的抗藥性世界有名的唷!您知道嗎?造成細菌抗藥性居高不下的原因除了藥物濫用之外,食物來源也是可怕的兇手之一! 由於以往民眾常將抗生素誤認為消炎、止痛,甚至是對抗發燒感冒的特效藥,而有部分的醫師為了免去「解釋」的困擾,因而常順應民眾的要求給予抗生素;或是為了避免因細菌感染產生的醫療糾紛,經常預防性地開立抗生素,種種的因素,造就了台灣細菌愈來愈難纏、愈來來難以消滅的可怕敗因。 為了避免讓寶寶食入過多的抗生素及抗藥性的產生,本期的封面故事將針對抗生素的使用時機及正確用藥觀念做介紹,讓家長了解該如何與醫師溝通,避免讓寶寶食入過多的抗生素,擺脫可怕的抗藥性危機。 《Part 1:寶寶真的需要抗生素嗎?》 台灣致病細菌對抗生素的抗藥性是世界有名的唷!因而為免造成濫用,家長務必對抗生素的使用方式有深入的了解,如此才不易造成誤用。以下醫師也針對民眾易搞混的抗生素使用原則提出來討論,媽咪務必要瞧仔細囉! Q:抗生素小典:什麼時候該用抗生素?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湯國廷指出,一般小朋友使用抗生素的原因與大人相同,即當醫師懷疑病患體內有細菌感染時就會使用抗生素。如:中耳炎、鼻竇炎、細菌性肺炎等。 不過,要澄清的是,造成人體感染的微生物種類很多,像是:濾過性病毒、細菌、黴菌、寄生蟲等都有可能。因而,並不是每次生病都需要用到抗生素治療。 因為摒除細菌感染之外的情況,使用抗生素是完全達不到療效的,所以家長不需自行要求醫師開給抗生素,應先了解寶寶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疾病,再與醫師確認是否需服用抗生素。 Q:抗生素小典:感冒時需要服用抗生素嗎? 小朋友感冒到底需不需要服用抗生素呢?為什麼醫師有時有開,有時卻沒有呢?湯國廷也強調,一般若僅只是普通的感冒並不需要服用抗生素,且注意囉!抗生素對一般的感冒也沒有任何的療效。 一般來說,若感冒合併有後續發展,即可能有細菌感染時才需使用抗生素,如: * 感冒合併耳朵疼痛,即有可能是併發中耳炎; * 感冒超過5∼7天,鼻涕呈現濃稠狀時,醫師就會考慮有急性鼻竇炎的可能; * 若感冒超過3∼4天寶寶出現黃色或綠色濃稠狀痰時。 湯國廷也澄清,當醫師懷疑小朋友感冒且有後續細菌感染狀況時,就有可能會開立抗生素。基於上述原因,也常使家長誤以為只要感冒出現黃鼻涕時就需服用抗生素。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觀念唷!正確的就醫原則是,先了解寶寶的病症是否為細菌感染時再來決定。 《Part 2:正確服藥 抗生素不下肚》 使用抗生素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按時服藥,導致細菌沒有完全殺死而產生抗藥性。因此,謝育嘉認為,如果真的有細菌性感染,服用抗生素的劑量、次數及時間是否精確,都是十分重要的。她嚴正的呼籲,家長應遵循醫師所建議的服法服用,並按時服用,如:開立的劑量及次數、時間,如此才能避免疾病再次復發。 *第一問:寶寶的病是否為細菌性感染嗎? 這個問題很重要唷!尤其是在寶寶有發燒或發炎的時候,媽咪在寶寶看診完之後,可以詢問醫師,「寶寶的病是否為細菌性感染?」 *第二問:寶寶需要抗生素嗎? 在醫師開立處方的時候,別害羞,有問題就要立刻詢問。媽咪不妨詢問醫師:「寶寶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嗎?」,或是在醫師開立處方之後,禮貌地詢問:「此次的開立的處方裡包含哪些藥?作用為何?藥品名是什麼?處方是否含有抗生素?」千萬別不敢問,但卻又害怕寶寶吃到抗生素,而自作聰明地將藥包中的其中一顆藥物取出唷! *第三問:抗生素該如何使用? 若經醫師說明後確認為細菌感染需要服用抗生素,那麼媽咪也別就以為沒事囉!最重要的,還需詢問醫師:「該如何使用抗生素?」包含:服用的方法為何?多久要服用一次?一次的服用量為多少?總共需要服用多久?服用完之後是否需要再回來複診?等 《Part 3:嚴格把關藥袋 安全有保障》 身為病人或家屬的您—是用藥安全網的最後一道防線!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提醒,帶寶寶前往醫療院所看診,拿到藥袋後,可不能就照單全收唷! 建議您必須替寶寶仔細核對病人姓名、性別、醫師和藥師姓名是否正確,及藥品名稱、單位含量、數量、用法、用量、適應症、副作用、保存方式和有效期限。待一一確認之後,才能保障寶寶的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