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o^)┘頭好壯壯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兒子的幸好哲學(轉載)

2006年04月06日
公開
27

Fw:兒子的幸好哲學 ◎【邑心(南縣讀者)】 前幾天中午接到么兒老師的電話: 「安安在走廊打棒球,被球棒打到左眼上方,眼鏡也碎了。」 我十萬火急趕到學校,將摀著左眼、還流著血的兒子帶去醫院。 醫生說:「眼鏡碎片割到眼皮,幸好沒傷到眼球,不過要縫個五、六針。」 回到家中,我忍不住責問他為何在走廊打棒球, 「老師不是規定不可以在走廊打棒球嗎?你怎麼可以不聽話?」 「我沒有,我是上廁所路過,剛好小傑揮棒才打到我的。 老師好生氣喔!她是不是以為我不乖?」 隔天早上我到學校,請老師查明事情原委。我向小傑保證不會要求他賠償眼鏡後, 他才低頭承認:「安安並沒有跟我們在走廊打棒球。」 老師這時改口稱讚兒子:「安安一向是個好孩子。」 黃昏時,我一如往常在校門口接兒子放學。 回程中他遠遠看到小傑,興高采烈對他揮手:「小傑,再見!」 「安安,你不會氣小傑打破你的眼鏡,又害你受傷嗎?」我訝異的問。 「不會啦!他又不是故意的。」兒子心無芥蒂。 「可是,」我仍忿忿不平:「起先老師還冤枉你不乖; 而且你流好多血,又縫了五針,一定很痛!何況小傑也沒賠我們配新眼鏡的錢。」 「媽,沒關係啦!幸好最後老師知道我不是壞孩子; 幸好眼鏡碎片沒弄瞎眼睛;幸好那些在走廊打球的同學沒有再被處罰。」 兒子在機車後座,小腦袋靠在我肩膀,「媽咪,妳知道嗎? 小傑他沒有媽媽,爸爸找不到工作時還會對他兇, 幸好妳沒有跟他要配眼鏡的錢,我怕他會被他爸爸打。」 我感覺他雙手攔腰把我抱得緊緊,「幸好我有=

夜咳的食療法

2006年04月06日
公開
6

丸仔吃了三個禮拜的藥,今天仍在咳~ 雖然醫生說支氣管發炎不容易好,但我很擔心丸仔這樣咳會不會有ㄏㄟ姑?? 上網找了資料,想說有空弄給丸仔試試.. 一、食療法 (1)http://www.cmedicine.org/ 【自療妙方,兒科】 咳嗽 食療方 金桔膏做法 金桔一斤洗淨擦乾,或是晾乾,然後在鍋中用器械壓裂開,越碎越好,再加一斤冰糖,用慢火熬成膏,過程須不斷攪動,否則鍋底容易焦掉,最後成膏狀,滴一滴到清水中,不會化開,稱之滴水成珠。這樣就好了,金桔會黏成一團,不用取出,全部倒入乾淨沒有水氣的廣口瓶中,待涼後才可以蓋起來放冰箱保存。 服用法: 取一茶匙,沖適量溫開水,餵食一天兩三次均可。 咳嗽嚴重可以加枇杷葉四錢 咳很久了可以加梨子四顆 (2)羅漢果1/4個 紫蘇梅1碗 陳皮1大匙 冰糖適量 材料加水1000c.c 煮滾 轉小火煮20分鐘 加冰糖即可 熱飲為佳 (3)喝熱的甘蔗汁 要連續多喝幾天喔!聽說加檸檬更好,有人加薑汁 (4)10顆桔餅,陳年金棗和陳皮等量,水10碗,煮開15-20分,當開水喝.有痰加薑. 怎麼區分是熱性咳,還是冷性咳呢?有何不同的注意事項 ??? 如果有鼻涕或痰, 清或白 => 寒, 黃色 => 熱 嘴唇的顏色, 白 => 寒, 紅 => 熱 口渴 => 熱, 不渴 => 寒 (5)燉梨子是粗水梨去皮去心+冰糖 隔水燉20分鐘 很香很好吃啊! 懷孕的時候整整孝喘兩個月就是靠吃這個改善的 其實我不懂中醫,也不知道寒不寒熱不熱的問題 只是想說水梨原本就是食物,比起藥物天然的多 不過粗水梨現在很難買了 粗水梨是指深咖啡色皮的水梨,小時候會吃到的那種(好像透露自己的年紀了) 直接吃的時候感覺粗梨比雪梨顆粒粗很多 奇怪的是,我覺得粗梨燉過之後顆粒小反而比燉雪梨好吃 而且我媽也說粗梨比較有效(老祖母的法寶,醫學根據不可考) 所以就到處去大市場找粗梨來燉 不過中醫還分 "內外", 有外寒內熱, 外寒內寒... 等, 跟西醫一律用抗組織銨不同, so... 還是建議找可靠的醫生, 不過至少你可以稍為初判, 不要給錯食物, 以免雪上加霜.

「抱孩子很好」(轉載)

2006年04月06日
公開
40

孩子是生來抱的 【陳瓊英�竹東榮民醫院職能治療師】 今年生產住院時,由於初生嬰兒啼哭不已,甚感困擾,向護士抱怨,護士小姐說了一句:「有個小兒科醫師說過,孩子是生來抱的。」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當時並不為意,兩個月後,才了解此話的精髓。 我的孩子由於感冒導致嚴重的支氣管炎,必須住院治療。在入院前,雖然人很不舒服,但還會和他爸爸咿咿呀呀地互動著。由於是在我服務的醫院住院,我每隔二至四個小時就去餵一次奶。晚上,全家人會再到醫院去看他一次。 誰知道到了住院第三天,我發現我的小孩竟然變得面無表情、對我的呼喚也不理不采、食欲變差(由原本兩小時60c.c.變成20c.c.)、不會微笑、活動量也變差、整個人呆呆地。雖然感冒的症狀有在改善,但是他的發展卻嚴重退化。 當時,我小孩的表現滿符合「DSM-IV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這本書上「嬰兒期或兒童早期反應性依附疾患(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 of infancy or early childhood,簡稱RAD)」的診斷特質。 根據DSM-IV的定義,RAD的基本特質是在整體病態性照顧(Pathogenic care)下發生,始於五歲之前在多數環境背景下的社會關係有明顯障礙,或就其發展水準屬不合宜。 所謂整體病態性照顧發生的原因,可能是「持續忽視有關兒童對呵護、刺激及關愛的基本情緒要求;或持續忽視兒童的基本身體需求;或一再更換主要照顧者,因此無法建立穩定的依附關係」。 根據感覺統合的理論,均衡的感覺刺激對兒童的發展就如同均衡的營養一樣重要。 回顧那位護士小姐講的「孩子是生來抱的」的話,為何父母抱小孩會很重要呢?因為父母在抱小孩時提供充分的感覺刺激。 當父母抱小孩時,會對小孩微笑或作鬼臉予以視覺的刺激;抱小孩的動作,就提供觸覺及本體覺的刺激;搖晃的動作可提供前庭覺的刺激;抱小孩時,講話或唱歌可提供聽覺的刺激;父母有特殊的氣味,可提供嗅覺刺激。 視覺可促進社交發展及認知功能。觸覺是人類最基本的感覺,可以穩定情緒、增加安全感,甚而增加親友的感情及關係等。本體覺可促進肌肉張力及動作發展等。前庭覺可促進認知功能、語言構音能力、視覺空間能力、肌肉張力及動作發展等。聽覺對語言發展及情緒穩定非常重要。嗅覺則對情緒穩定、信任感及安全感較有影響。 可見父母抱小孩的行為,對小孩的認知、語言、社交發展及身體健康非常重要。所以,為了養育一個頭好壯壯的小孩,父母就不要偷懶,多抱抱他吧!

寶寶長牙了 就該注意保養(新聞轉貼)

2006年04月06日
公開
67

【中時電子報 】 何文佑(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萬芳院區小兒科醫師)每個孩子的成長與發育,並不是都一模一樣;就拿長牙來說,個別差異就非常大。 基本上,乳牙在胚胎時期就開始形成,一直朝著口腔移動。寶寶出生後,大約6∼8個月長出下顎中央的兩顆乳牙。20顆乳牙全部長出,可能要20∼30個月。雖說6∼8個月可能會長出第一顆乳牙,可是有些嬰兒卻到12個月以後才開始長牙,仍屬正常。 寶寶沒有牙齒,他的父母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鈣質。在健兒門診,就不難發現一些已經在吃鈣片的嬰兒。 其實,只要寶寶骨骼完整,活潑可愛、頭髮柔亮,就不缺鈣,而許多心急的家長認為該為孩子補鈣,其實,給嬰兒吃過多的鈣,不但沒有好處,往往還會造成便秘。 ★長牙齒的症狀 大部分嬰兒長牙齒並沒有症狀,可是在一般人,甚至是醫師的心目中,有些症狀可能和長牙齒有關。例如:咳嗽、流鼻水、流口水、情緒不穩、咬東西、睡眠困擾、胃口欠佳、腹瀉、發燒、小便氣味重、皮膚疹等。 以上所列舉的十一種症狀,其實都是嬰兒期常見的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症狀,醫學上並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和長牙有關。寶寶長牙時期,也是胃腸道和上呼吸道最容易被各種病毒感染的時期,此時有任何症狀,就可能被認為是長牙所造成。 雖然寶寶在長牙期的種種症狀,不一定和長牙齒有關,病毒感染也沒有什麼特別治療方法。但寶寶長牙,又確實有些不舒服;目前醫學上對長牙症狀只有一些症狀療法,例如:給他咀嚼小冰塊;若有發燒,可吃適量的退熱鎮痛劑;至於食物,需要咀嚼的餅乾或蘋果都很不錯。 ★從乳牙開始 給他最佳保養 許多人以為,乳牙遲早要掉落,不如等恆齒長出來再保養。事實上,乳牙的保健十分重要,恆齒一直要到七歲以後才開始長,嬰幼兒時期的乳齒必須保持清潔,防止蛀牙(新聞、網站)。 嬰兒時期的牙齒很小,而且只有幾顆,用牙刷並不容易,母親可以用毛巾包著自己的手指頭,在他的小牙齒上擦一兩下,就可以達到清潔的效果了。大約兩歲的孩子就可以學習自己用小牙刷刷牙。許多孩子都很喜歡用奶瓶吃奶,尤其是含著奶瓶睡覺,這是造成蛀牙的主要原因,應該避免。 大約七到八歲間,孩子的恆齒開始長出。恆齒在乳齒的下面,長出時是對著乳齒往上推;假如乳齒蛀了,可能成為碎片,也可能早已完全掉下來,那麼傷口就會長滿,恆齒在裡面要長出來,就可能會迷路,長不對的地方,也可能會壓壞其他的牙齒。 因此,別輕易地忽視乳齒的保健!一旦發現寶寶的牙齒有洞洞,就應立刻找牙醫師治療,若等到牙齒已經被蛀得十分嚴重才找牙醫師想辦法,不但治療時可能會造成疼痛,說不定還得送到開刀房,在全身麻醉之下「救」牙齒呢! 長牙 別亂鈣 健康而飲食正常的寶寶,長牙齒和營養其實並沒有特別的相關性,一些寶寶牙齒長不出來可能是患了先天性疾病,包括副甲狀腺,骨化不全症候群,染色體疾病或腦下垂體疾病等疾病,當然還可以發現除了牙齒之外,種種的臨床現象。 家長只要按照健兒門診的時間表,帶他來做健康檢查,許多先天和後天影響牙齒發育的問題都可以跟醫師討論,大可不必在看不到寶寶長牙齒就給他吃鈣片。

風潮滾球比賽

2006年04月02日
公開
2

交通博物館相關網址 http://www.kidspark.com.tw/D01.htm#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 -自用車 中山高 建國高架橋往辛亥路-->經辛亥路(車行地下道)汀州路-->至師大路左轉-->水源高架橋下回轉至交博館停車場 比賽出場順序表 http://211.78.165.179/2006/html/c1.htm 本順序表兩小時更新一次 有問題請來信[email protected] 或電:0800030089 "D36 卓竑宇(丸仔) 家長:陳怡婷 出生年月日:93/7/27 (1)雙頰肉(4)單眼皮(2)櫻桃小口(3)額頭" 活動時間:4/2(日)11:00,請提前半小時報到 參加資格:親子各一人共同推滾大球 比賽方式:,親子各一人共同推滾大球至終點,取速度最快者 比賽編號為c112號 C112 媽咪:卓建安 寶貝:卓竑宇 比賽地點: 台北市兒童交通博物館 台北市汀州路3段2號 入館不需門票 若有問題請電0800030089 報名須知: 1.本次活動至3/30日前截止報名 2.將於3/31用e-mail寄出邀請函,請隨時注意信箱 ****** 親子滾球比賽相關規則 活動目的: 於遊戲活動中表現聯合性的基本運動能力,並於活動中表現手眼、手腳及全身性的協調能力 比賽規則: 參賽者大人小孩各一人合力以手滾動球,球必須與地面保持接觸。 以手指來推動球,身體重心必須適當放低 ◎比賽時間:95年4月2日(星期日)早上10:30開始報到進行比賽 ◎ 評分標準:依照碼錶的分數為基準,時間最短者獲勝。 評分標準及獎項 1. 取時間最快之前三名,即可獲得豐富獎品。 2. 凡參賽之寶寶,皆可獲得參加獎乙份。 時間:4月2日(星期日) 地點:台北市汀洲路3段2號 台北市兒童交通博物館 當日流程 10點 00分 風潮寵愛貝貝婦幼節活動開始來賓致辭------產、官、學界 10 點20分 陶笛表演 10點 30分 貝貝滾球大賽報到比賽 13 點00分 小寶貝爬行報到比賽 14 點00分 小寶貝比賽頒獎 14 點00分 最佳親子臉比賽報到開始 14:點 30分 最佳親子臉比賽結束 14 點 30分 寶寶嬰幼兒講座 15 點 00分 講座結束 15 點00分 大寶貝爬行報到開始 17 點 00分 大寶貝爬行頒獎 17 點 30分 活動結束 主辦單位: 風潮音樂,台北市兒童交通博物館.中華貝貝婦幼保健協會,嬰兒與母親雜誌 協辦單位: 媽咪寶貝雜誌 育兒生活雜誌社 婦幼網路 小小天地雜誌社 窩比幼教服務網 三立數碼股份有限公司 ******** 親子滾球比賽名牌 參賽者編號:C 參賽者姓名: 家長姓名: 聯絡電話: 備註: 請於比賽前將參賽者編號,參賽者姓名,家長姓名,聯絡電話填寫完畢列印,比賽時將此張貼在參賽者背後,爬行完後,請至報到處憑此張名牌換取參加獎,謝謝 若沒有印表機,也可以用A4的紙依上述格式註明清楚,請將編號和姓名務必寫大一點,以方便評審計分方便 諮詢電話:0800030089

親子臉比賽規則

2006年04月02日
公開
3

親子臉比賽相關規則 比賽規則: 主辦單位先將網頁上的照片列印出來,4/2現場貼於會場,每一位來會場的人都有一張選票,由觀眾投票認定前三名 ◎ 比賽時間:95年4月2日(星期日)下午14:00開始報到進行比賽 每對親子有40秒上台秀親子造型的時間,不用準備才藝 ◎ 評分標準:依照投票數為基準,票數多者獲勝。 評分標準及獎項 1. 取票數之前三名,即可獲得豐富獎品。 2. 凡參賽之寶寶,皆可獲得參加獎乙份。 時間:4月2日(星期日) 地點:台北市汀洲路3段2號 台北市兒童交通博物館 當日流程 10點 00分 風潮寵愛貝貝婦幼節活動開始來賓致辭------產、官、學界 10 點20分 陶笛表演 10點 30分 貝貝滾球大賽報到比賽 13 點00分 小寶貝爬行報到比賽 14 點00分 小寶貝比賽頒獎 14 點00分 最佳親子臉比賽報到開始 14:點 30分 最佳親子臉比賽結束 14 點 30分 寶寶嬰幼兒講座 15 點 00分 講座結束 15 點00分 大寶貝爬行報到開始 17 點 00分 大寶貝爬行頒獎 17 點 30分 活動結束 主辦單位: 風潮音樂,台北市兒童交通博物館.中華貝貝婦幼保健協會,嬰兒與母親雜誌 協辦單位: 媽咪寶貝雜誌 育兒生活雜誌社 婦幼網路 小小天地雜誌社 窩比幼教服務網 三立數碼股份有限公司 親子臉比賽名牌 參賽者編號 參賽者姓名: 家長姓名: 聯絡電話: 備註: 請於比賽前將參賽者編號,參賽者姓名,家長姓名,聯絡電話填寫完畢列印,比賽時將此張貼在參賽者背後,爬行完後,請至報到處憑此張名牌換取參加獎,謝謝 若沒有印表機,也可以用A4的紙依上述格式註明清楚,請將編號和姓名務必寫大一點,以方便評審計分方便 諮詢電話:0800030089 D36 卓竑宇(丸仔) 家長:陳怡婷 出生年月日:93/7/27 (1)雙頰肉(4)單眼皮(2)櫻桃小口(3)額頭

比賽了~

2006年04月02日
公開
3

早上看了比賽說明,也順便做名牌, 看到規則寫滾球是大人一顆大球,小孩另一顆小球... 丸仔都拿球來用丟的,這下可遭了! 我們差不多快9點出門, 爸比在車上跟丸仔說我們去吃早餐 結果~丸仔就一直喊著"早餐\\", 我們去南機場那,點了乾面弄給丸仔吃, 吃完就差不多快10點,10點要報到~ 參加滾球賽 (20.5M) 到了那邊人很多,他們自己工作人員好像還不是很清楚場地怎麼比? 總共才放了四顆球在那,是二個大顆,另外二顆較小顆, 一對年輕夫妻帶著他的女兒,死霸著球拍照,拍完又霸著只給他家妹妹玩, 另一顆是2~3個小弟弟一同搶著玩, 丸仔一直喊著球,不過~我也沒則,因為人家媽媽就是死佔著, 反而是另一顆球的媽媽還叫他兒子玩好給我們丸仔玩, 但丸仔想摸又不敢摸,我是有帶著他,牽著他手去小摸一下球 真是要加強一下膽子才行~ 反正滾球是112號,丸仔在裡面也玩不到球,可能也累了 就和爸比帶他到外面去,看到小火車,漂浮船..要用點卷才行 他這個年紀還不是很適合..坐了沒投十元的鴨鴨, 因為他只想玩玩車的方向盤而巳, 也看了很大隻的投30玩可以坐的動物車 丸仔說要坐,剛好我和爸比身上湊足零錢投了下去 丸仔坐了不到一分鐘就吵著要起來, 真是浪費錢...只好我自己坐 等我們進去了,才知可以不用再按照編號,因為可能大家都以為要照編號, 超過100號的人都出去等,所以沒人排去比.. 是大人小孩同一顆球 反正早比早回家,我們都知道這次根本不會得名 因為比丸仔年紀大的大有人在,好玩而巳~ 哨子一吹,走了一兩步,丸仔突然不要玩,我硬是跟他說推球球.. 一邊想法子引誘他用手去撥前進,旁邊有工作人員在跟丸仔加油, 丸仔猛看著發愣,動作變更慢, 好不容易到了終點,花了30秒多~ 因為親子臉比賽在下午,而現在11點也不知做什麼? 反正也才一個家庭發一張票,參加的也一定投自己家的, 怎麼可能會有結果出爐?我們決定放棄,拍張貼在牆上的入選名單就好了~

來去摘櫻桃:別做老闆的奴隸

2006年03月30日
公開
1

>Subject: 來去摘櫻桃:別做老闆的奴隸 文 / 張國立 >來去摘櫻桃> >我總是喜歡用一種方式來計算生命,並為自己的吃喝玩樂尋找藉口: > >你在二十歲以前的人生是有記憶的嗎? >有,你記得你老爸揍你,因為你在做功課時偷偷看漫畫。 >有,你記得老媽在你沒考上大學時,擠著明明是苦笑的微笑說,明年再來嘛。 >有,你去喝了兩杯啤酒,被警察逮進派出所,你老爸老媽慌張的趕來為你求情。 >對,我的意思是,二十歲以前你幾乎是在不知不覺,或為了老爸老媽而活的。 >當然,也許你是天才,從三歲時就為自己做好人生規畫,天才不在我的敘述範圍之列。 >那麼六十歲以後呢? >你有了積蓄、有了子女、也開始逐漸有了時間,但你卻沒有太多的體力和理想, >因為理想的基礎的是夢想,你已經沒有做夢的力氣了! > >好,你的人生扣除二十歲之前和六十歲之後,你還有四十年, >這是黃金歲月,可是,老天,你在黃金磚塊裡做了些什麼? > >你很忙,沒空研究這種數學問題,我的數學很爛,但還是好心的幫你算算: >你睡覺睡掉了三分之一,折合成明確的數字是13.333年 。 > >根據統計,平均每個台灣人每天花在電視或電腦網路(無關工作)是三小時, >等於 每天的八分之一,也就是五年。 > >上班 則以每周五天每天八小時(真有人只工作八小時嗎),這又去掉了 十年。 > >換句話說,扣除例行的活動, >你的黃金 40 年已經不知不覺被幹掉了28.333年。 > >我還沒算你罵兒子、叫老婆、和鄰居為了停車位吵架的時間。 >老兄,我講的是良心話, 你的一生真正落到你手裡的,大約不到五年, >而你休假的時候居然還跑去租DVD,躲在家裡的沙發上過日子, >喂,這真是當初你想要的人生? >好吧,再用另一種方式來計算人生。 >早上起床後,無論擠公車、坐捷運、開汽車,你的路線是不是都一樣? >下班時只不過重覆一番罷了,至於中午休息,你是不是都吃便當,或者公司附近的幾家餐廳, >你會花個半小時去找一家聽說很好卻相當遠的小飯館嗎? >我們都是螞蟻,每天在同樣的幾條線上行動、和同樣的幾張面孔聊天、為同樣的問題爭吵。 > >對,我也完全同意人生便是在平凡裡尋找樂趣,問題是,你有樂趣嗎? > >你又要罵我好高鶩遠,不這樣又要怎樣? >二十五歲起有汽車貸款, >三十歲有房屋貸款, >三十五歲起煩惱子女未來的教育經費, >四十歲擔心老爸老媽退休後的生活, >四十五歲則恍然發現要每年去做健康檢查。 >能夠在六十歲前還清房屋貸款、把兒女送進大學、 >除了身高外其他的數字,像是血壓、膽固醇,都慢慢的升高, >然後你坐在電視機前看同樣的廣告,忽然發現你好像該做些什麼不一樣的事, >卻又嘆口氣,這些事該在四十歲時候做的啊! >這樣你全明白了吧,業績是老闆的、存款是兒女的、身體是醫生的、夢想是日記上的剩下來的雖然不多,那才是你自己的,所以做人得快樂。 >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日本禪宗的「老虎」,也許你聽過,也許沒, >反正你已經習慣看同樣的廣告,不如將就的再聽一遍這個故事吧: >有個人走在山裡,突然樹林中衝出來一頭老虎,看起來它很飢餓,對你直追,你拚命的跑,跑到一處懸崖, >你想,完啦!後有老虎,前有斷崖,唯一能活的方法就是往下跳,說不定還能撿回命。 >當你正要往下跳,卻看到崖下也有一頭餓虎,正抬起頭朝你狂吼。 > >好了,你跳下去不死也會變成老虎的生魚片。 >這時你看到有根樹藤從你腳邊往下垂。 >好,你可以攀著藤掛在半空中,這樣下面的老虎和上面的老虎都咬不到你。 >你興奮地攀著樹藤下去,當你正慶幸可以垂掛在兩隻老虎中間時, > >老天,你看到兩隻螞蟻在咬樹藤,而且顯然很快樹藤就要被咬斷了。 >一切的努力都白費, >你萬念俱灰時,忽然看見山壁上有顆櫻桃,紅紅亮亮的,你不禁伸手去摘下那顆櫻桃放進嘴裡。 >嗯,好甜的櫻桃呀! >故事便結束在好甜的櫻桃。 >究竟這個故事有什麼含意呢? >禪宗的東西都有很多含意,每個人有不同的解讀方式。 > >我的解讀很簡單,要保握住現在,就像那顆櫻桃; >你不可能在樹藤上晃來晃去地晃到六十歲才去摘,你得馬上就摘了送進嘴裡。 > >同樣的,別老安慰自己說,現在拚命努力,等到退休時就可以享受。 >相信我,任何享受都應該隨時進行,千萬別等到退休,那時你可能早忘了怎麼享受了。 >工作時要給自己找樂趣,工作之後更要找樂趣,這樣你才可以無時無刻不在享受你的人生。 >當然,你會罵我只會說不會做。 > >在此我先接受你送來的三字經,真的,我也是在四十歲的時候才體會出這個道理, >而且即使到現在仍只能努力去做若干的實踐罷了,不過至少我已經開始在做,你呢? > >別老是抱怨個沒完,這本書最大的好處就是告訴你,再怎麼抱怨也無濟於事, >找找看你的釣竿、你的護照、你當學生時的吉他,然後,我們一起去吃櫻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