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o^)┘頭好壯壯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6種春節零食,孩子開心吃、健康吃

2011年02月04日
公開
51

6種春節零食,孩子開心吃、健康吃 作者:丁彥伶  出處:親子天下20期 春節期間總免不了吃吃喝喝,尤其是孩子,面對滿桌的各式零食更是難以抗拒。但零食吃多了或吃不對,都會影響健康,究竟該如何挑選春節零食,才能讓孩子吃得開心又健康? 諮詢:臺安醫院營養課組長李祥瑞、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 春節即將來臨。依照往年經驗,春節放大假,大家也經常「百無禁忌」,每天不是吃就是玩。家家幾乎都有滿桌的點心零食,爸媽們往往也不想太限制小朋友,以免壞了過年的氣氛。 但是,零食亂吃一通不僅容易發胖,還可能吃進有害物質。臺安醫院營養課組長李祥瑞提醒,爸媽採買零食時,要先剔除下列兩大類已證實有害兒童健康的零食: 1.顏色太鮮豔的糖果或餅乾 李祥瑞表示,三年多前,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應英國食品標準局要求,進行「食用人工色素對兒童的影響」的研究。結果發現,標示為「黃色四號、黃色五號、紅色六號、紅色四十號」的四種食用人工色素,可能會增加兒童過動,並可能造成兒童智商下降五分。當時研究者形容,「人工色素對兒童的影響,和石油中的鉛一樣毒」。 李祥瑞說,雖然這些人工食用色素目前仍可合法使用,但二○一○年七月起,歐盟成員國已經要求販售含有這些人工色素食品的業者,必須在食品包裝上加註「可能對兒童的行為及專注力有不良影響」的標示。台灣目前則尚未規範,因此,提醒家長選購時要注意食品包裝上的標示,確認是否含有這些人工色素,例如軟糖和巧克力的糖衣,都可能含有色素。 2.油炸過的澱粉食品 李祥瑞說,包括洋芋片、薯條、卡哩卡哩及蝦片等,都是炸過的澱粉。在二○○二年,瑞典的科學家曾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澱粉食物經過高溫油炸,會產生在動物實驗中被證實為致癌物的「丙烯醯胺」(acrylamide)。此外,油炸澱粉也容易含有傷害心臟血管的反式脂肪。 健康春節零食聰明選 零食要「吃得健康」,真的有點難,因為大多數被認為符合健康訴求的零食,孩子都覺得不好吃而不想吃。即使原本應該是健康的食物,為了增加口感,業者往往會添加許多調味,不是重鹹就是重甜,讓人可以一口接一口。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舉例,近年來乾燥蔬果片很受歡迎,他自己也買來吃過。但他發現,市售乾燥蔬果片還是太甜,吃多了容易攝取過多熱量,對健康仍有影響;且除非是長時間低溫乾燥,否則其中的水溶性維他命大多也被破壞。 此外,趙強也表示,小朋友愛吃的零食通常熱量很高,例如袋裝小泡芙,小小四顆的熱量就有六○大卡,接近一顆柳丁的熱量(約七○大卡)。所以選購零食時,零食的種類也很關鍵。 那麼,哪些零食適合孩子,能讓他們吃得開心又健康呢? 1.原味海苔 紫菜是種低熱量的食物,且富含可溶性纖維、多種營養素和礦物質,製成海苔後更是相當受歡迎的健康零食。但要注意的是,部分市售海苔並非原味,鈉含量比例可能偏高。雖然一小包海苔的鈉總量不算高,但海苔片大多薄薄一片,往往不知不覺一次就吃進好幾包,也吃了過多的鹽。 尤其近幾年韓劇盛行,媽媽們愛買的韓式海苔,除了太鹹,還超級油。趙強說,韓式海苔的特點,是塗了調味醬料再加油煎烤,原本健康的海苔反而變得不健康。 因此,家長在選購海苔時,記得挑選原味海苔,才符合健康概念。 2.原味果乾 由於年節飲食通常是大魚大肉,容易出現纖維質攝取不足的問題,李祥瑞建議,家長可以選擇原味風乾的果乾(不是蜜餞)做為春節零食,像是小紅莓乾、葡萄乾、番茄乾、芒果乾、芭樂乾等,補充鐵質及纖維質。 不過,選購時也要注意食用色素的問題,像小紅莓乾等紅色果乾中,有時可能會使用紅色五號;芒果乾則容易使用黃色四號。所以建議家長要購買完整袋裝果乾,並確認包裝上的標示,不要為了便宜而買散裝果乾。 3.綜合堅果 綜合堅果是搭配果乾的另一種好選擇。李祥瑞說,堅果含有必需脂肪酸,有助於小朋友腦部發育及增進記憶力。 選購堅果應選擇不含蜂蜜或沒有太妃糖脆皮的種類,以免因為攝取較多糖分,在代謝過程中消耗大量維他命B群,使小朋友體內缺乏維他命B群,容易疲勞及發怒。另外,堅果本身屬於油脂類,如再經過油炸,所含的有益脂肪酸會被破壞,還容易產生致癌物,因此選購時也要注意。 趙強則提醒,堅果類的含脂量高,必須適量攝取。根據台灣最新的飲食指南,堅果類是以脂肪含量來計算,以一天最多攝取兩份油脂來算,一般兩湯匙堅果就達到兩份油脂的量(大約相當於腰果八顆、杏仁果二十七顆、帶殼核桃一顆、夏威夷豆八顆),若吃太多就會超過建議油脂攝取量。 其實小朋友過年吃零食通常是嘴饞或無聊打發時間,趙強建議家長最好購買帶殼的堅果類,因為需要花時間剝殼,無形中可以少吃一些。 4.硬式日式米餅乾 餅乾類的熱量和含油量容易偏高,而且有些餅乾為了增加酥脆口感,在製作過程中會用固體奶油,也就是反式脂肪。李祥瑞提醒,選購餅乾需注意含油量不要超過三○%,否則易有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建議可以選擇日式米餅乾,市面上有些口感較硬的米製海苔捲,幾乎不含油脂,有口感又不會太甜,是不錯的選擇。但要注意的是,有些口感較鬆脆的仙貝是拌入油再加以膨發,脂肪含量較高,比較不健康。 5.懷舊小吃爆米香 現在仍很受歡迎的懷舊小吃「爆米香」,是用加熱器把米爆發,再加入麥芽糖黏合。李祥瑞說,爆米香的脂肪比例低,再加上體積大、輕,熱量也很低,一次吃進五、六片也不容易過量,很適合做為春節零食,且現在的爆米香還有薏仁、蕎麥、糙米等多種健康口味,選擇更多元。需要提醒的是,有些進口米香是油炸製成的,建議購買時要注意標示。 6.無糖口香糖、零卡果凍 糖果類向來是孩子的最愛,但營養師較不建議選擇糖果類做為春節零食,尤其是巧克力。因為吃過量的糖容易造成孩子過動及疲勞,也容易引起三酸甘油脂及血糖急速升高,增加罹患慢性病的風險。趙強舉例,市售含果仁的大顆巧克力,光是一顆的熱量就有七○大卡,相當於一顆柳丁,也就是一份水果的熱量。 趙強建議,如果孩子一定要吃,不妨準備無糖口香糖、零卡果凍,滿足口感也能兼顧健康。但要注意,零卡果凍的主要原料是海藻膠,吃太多容易腹瀉,還是必須適量的吃。 零食限量,爸媽先以身作則 趙強認為,小孩吃零食,通常是跟著大人一起吃,所以如果大人自己吃個不停,實在很難要求孩子少吃。他建議,不要為了講究年節氣氛,從除夕起就將零食擺滿整桌,而要有計畫的每天拿出定量的零食。例如先想好初一有哪些親戚會來、初二有哪些朋友來訪

如何培養會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2011年01月25日
公開
56

與您分享---如何培養會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主講人 : 游乾桂 學習看到孩子的優點 一張白紙上有個黑點,我們通常都是看到那個黑點,這些年透過自己不斷學習,我漸漸看到的是白色的部份。 孩子若有85%的優點,15%缺點,大部分的家長都忘記看見他的優點好處.所以,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孩子需要一個懂得疼惜他的父母」。 有個「比馬龍」定律就是:你用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 發明電燈的愛迪生,當學校的老師都放棄他,認為他一無可取,把他帶回家交給他媽媽時說:「笨蛋還給你」,愛迪生的媽媽卻對他說:「別人看不起你,媽媽覺得你不錯」。因此看孩子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自信。 我曾經在精神病院輔導過一位台大醫科畢業的病人,透過對談了解他的成長歷程,發現他從小學到高中從未得過第2名,從中讓我體認到承受高壓力(高處不勝寒)的人容易失敗且敗得很慘! 其實失敗可以帶給人經驗和閱歷,兩者加起來則形成智慧;我們究竟是要培養孩子成為會讀書的人還是有智慧的人? 培養孩子成為具有智慧(思考.想像.創造力)的人 ! 會讀書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作出對的答案(擁有的是記憶力);有智慧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找出錯的地方,或是從錯的答案裡找到對的地方(擁有的是思考想像和創造力)。 會思考、會動腦的人可能在學校的表現差強人意,然而記憶無法長久,因為我們的腦總是重複在作記憶和遺忘的工作,許多的答案也隨著時空變化而有不同。 現有科學知識在8年內許多都被新的結果推翻,例如玉山的高度隨著地殼變動而改變,每年實際高度都不同;1904年萊特兄弟發明飛行器才開始有「飛」的名詞產生;過去速度是低音速,目前是高音速,將來可能是光速.因此,記那麼多東西幹嘛? 腦袋如果背太多東西,就不可能想很多;若只會背,不會想(思考),腦子就好像被水泥糊起來一樣。 曾經有記者問過我,我對孩子的期望是什麼,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健康、快樂和記得愛我。 許多人是用錢養孩子,不是用心;最近自己一直在想:有天我老了,會希望孩子怎麼對我?他們以後會有什麼記憶?會想到爸爸給過他什麼?你想到孩子的又是什麼? 我會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想到好多好多,例如:我和兒子是一起騎腳? 顐恣B泡湯、爬山、溯溪的好朋友。 然而,有人每天的生活模式是:早上刷牙、洗臉、罵小孩,晚上是吃飯、沐浴、更衣、罵小孩,希望大家和孩子之間不是這樣的朋友。 教育的目的是教他成為一個人 教育的目的歸要一句話是教他成為一個人。我們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是這樣嗎: 1.每天忙得像豬,每天作牛作馬(動物)。 2.每天活得像機器(會動的人.會走路的殭屍,還是年輕的老頭?)。 你的偉大的貢獻只是工作嗎?我們讀了那麼多書是為了工作?還是為了生活? 很多人生活就是拚命讀書、努力工作、拚命賺錢,最後是養病。 讀書和工作並沒有最直接的關係,並不是很會讀書就會當總經理,它所靠的是能力;生活就是一種能力(耐),讀書和錢只是一個媒介,最終的目的是懂得生活,也可說是為了編織一個夢想,一個活生生的夢,快樂有趣的夢。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這比讀書更重要,會成為一輩子受用的資產,也是現今社會所欠缺的東西。 一流的人不慈悲就沒有用,醫生不慈悲,對病患不能視病猶親,就對社會無用;一流的化學家不慈悲,製! 造毒物來害人就是恐怖分子,也對社會無用。 我有個朋友是醫師,他說! 他每天開藥時都很掙扎,為了平衡自己,他在開藥的同時,也提供養生資料給病人,希望他們身體健康,下次別再來。 其中有個養生方法是:天天要運動.好好睡個覺.慢慢吃頓飯。 人一早起來就喝咖啡和茶,難道一早起來還這麼累嗎?不健康的人,脾氣會不好,就不會以身作則。 最近的詐騙事件頻傳,他們都是很聰明的人,像我就想不出來這種騙術,如果把他們的聰明才智用在正途該有多好。 因此,一流未必有用,有用必定一流,希望社會不要充斥著一流而無用的人。有用的孩子或許他們很質樸,但他們會像金庸筆下的周伯通般「大智若愚」。 培養孩子的內在智慧 人有外在智慧與內在智慧,外在智慧指的是成績和分數, 內在智慧則指動機(即主動學習的能力)這是孩子將來智慧的源泉,包含慈悲、尊重和理性。 隋文帝至清乾隆總共出了868個狀元,每個幾乎都沒有什麼出息; 曹雪芹(紅樓夢作者)、李時珍(本草綱目作者)等人都是落第的書生:因為曹雪芹的文思澎湃(思考創意取向)因此無法符合八股的科舉制度(記憶取向) 。 另外,興趣也很重要(如果沒有興趣作一份工作,很難做一輩子), 職業只是努力讀書謀求生活的工作(會想? h休);志業則是很喜歡做很開心的工作(永不退休),而慈悲就是一種志業,希望我們能夠培養孩子能以志業的心情去做工作。 教孩子閱讀自己和大自然二本書 有位哲學家說:教孩子要讀二本書:一本是自己,一本叫做自然。 希望孩子能夠用心來閱讀這兩本書,不單用眼睛。 第一本書讀自己,就是指興趣、性向、能耐,能夠演活自己、演好自己的人生(擁有自身獨特性)。 有些人是大器晚成者,例如非洲之父史懷哲,他考不上大學,後來是因為拉了一手好手風琴,一位校長破例讓他在該校讀書,他主修歷史,自修文學,30歲的時候才唸醫科,38歲畢業。 老頑童劉其偉,他有許多頭銜,工程師、人類學家、冒險家、畫家,他在38歲才開始畫畫,66歲成名,他的一生活得豐富而精采! 因此,有的人是大器晚成,有的人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時路轉個彎會更好, 成功需要時間,當累積到很豐富時,成功就會來到,就會水到渠成。 很多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因為他提早將自己的日月精華用光了;如果2歲就會吊單槓,對他的身體發展會有害處。記得有個長跑選手蒲仲強很早受矚目卻不能長久,有人提早上大學資優生,但他們幾乎沒有童年? 漸肮﹛C 例如:有個人12歲上哈佛大學、16歲畢業考上普林斯頓研究所? A記者問他:你在哈佛最大的經驗是什麼? 他回答:除了寂寞,還是寂寞。因此,我們不要用大人的角度來要求孩子,時候到了就會水到渠成,該你的就是你的! 第二本書是大自然,不要只是教孩子看書,要多帶孩子看山看水,看古道幽徑星星月亮,從自然中可以學習到很多書本學不到的東西。 例如:颱風來襲時,行道樹東倒西歪,躺下數萬棵,但森林中的樹往往佇立不搖, 其中的道理隱在自然的平衡哲學裡,森林的樹枝幹對稱而生,找著最平衡的肌理, 於是耐得住風吹雨打,行道樹修修剪剪,則弱不禁風。 要給孩子一是活路(演活自己人生的路),二是退路,不會讀書硬要他讀書就會成為死路。 人活著常常會忘記兩件事呼吸和快樂,因此只要他還存在(有呼吸)就有希望。就如同「失之東瑜,收之桑榆」的意思. 不忘讚美孩子 讚美可以用最少的力發揮更大的效果,看到孩子的好處,就要去讚美他,他才會演好他自己, 孩子會用父母所看到他的好處,演給父母看。 例如:我女兒很喜歡烹飪,我讚美她:今天一定有一個仙女來過,不然怎麼會變出這麼好的東西出來? 女兒就會越作越起勁。 每天孩子一回來,我問的不是你在學校? リF什麼?而是:有笑話嗎?現在兒子回到家就會對我說:今天有笑話,聽不聽? 「量力」而行,現在做不到,來日方長,日後有可能做得到,因此不要讓孩子永續的能力失去了,給孩子自信,他就會告訴自己:我行、我能,我再加加油!自己會為自己加油,未來就會有獨領風騷的機會! 將來的時代是創意取勝的時代,創意就是把兩個不相干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例如:WALKMAN就是結合Walk和Man的兩個概念而創造出來的;水管是因為澆花的人要澆好幾處不方便而發明的;透明電梯是因為除了上樓梯外,還想看風景的想法而產生的。 家長必須要常常聆聽孩子的心聲,當孩子有時候突發奇想時,千萬不要罵他胡思亂想,而是叫他好好再想一想。家長是孩子的推手引領者,如何把孩子珍貴的東西引發出來,並將孩子從幻想世界慢慢導入現實是家長的責任。 把孩子的體力健康找回來 如果孩子不健康他所跑的人生是短路不是長路,擁有健康身體能夠讓學習產生1.75倍的效率。 建議每個家庭建構一個運動時間,我們家是騎腳踏車,兒子稱它為「發現台北的秘密花園」, 因為和他們一起騎腳踏車,我發現台北的美,甚至發現住家(木柵)附近特別漂亮的地方和? p湖泊。 你對自己住的地方了解嗎?是否能夠讓孩子有美好的回憶?和他們一起? h織夢? 和孩子一起編織夢想 讀者文摘上有個故事:老師告訴小朋友每個人只要捐出5元就能幫助非洲的人鑿一口井。有個小朋友回家跟媽媽要5元,媽媽說我們一起做資源回收賺這5元。後來 老師說上次我說錯了,鑿一口井應該是5000元,於是那個小朋友號召全班同學一起做資源回收賺錢,加上企業的贊助,最後完成了這個夢想! 因此,絕對不要小看孩子,他們有無限的可能性。希望每個父母能幫助孩子圓夢,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給孩子機會,他們一定可以做得到! 我和孩子一起去溯溪時,原本很擔心他的安全,有次他跑太快,不小心跌倒了,他反而告訴我這裡有窟窿,你要小心喔!如果不給孩子機會,他的這種特質(關心他人)會出不來! 我會帶孩子和我去球場,自然而然他很喜歡球類運動,也精通許多球技!也會自己看NBA(主動去學習),有次和一位年長者比賽他故意比輸,他告訴我他讓他的(會為別人想)。 這世界原本就是風風雨雨,重要的是如何跨越面對風雨,孩子有一天終究會離開學校,還會一個人去面對嚴酷現實的生活;所以要有生命,有夥伴朋友助力,如果擁有這些特質,就會有機會! 讓孩子開心一點,歲月! 轉瞬即過,這些事不趕快去做,以後就做不到!

台灣爸媽的五大口頭禪

2011年01月24日
公開
38

台灣爸媽的五大口頭禪 作者:陳珮雯  出處:親子天下20期 身為父母,你最常對子女說的話是什麼?「爸爸媽媽最愛唸的一句話」在去年12月的Yahoo!奇摩話題討論區中,引起了熱烈回應。 台灣爸媽最愛碎碎唸的口頭禪是: 1. 快去念書、快寫功課。 2. 考試考怎樣?成績單呢? 3. 不要再看電視、玩電腦了。 4. 幾點了,還不快去睡覺。 5. 吃飽了沒? 身為父母,你最常對子女說的話是什麼?「爸爸媽媽最愛唸的一句話」在去年12月的Yahoo!奇摩話題討論區中,引起了熱烈回應。從網友的留言中發現,台灣爸媽最在乎的是孩子的課業,對孩子言語的關心也較集中在生理層面,如吃飽、穿暖與睡好,幾乎很少觸碰到孩子內在情緒的需求。 一位媽媽即留言,自己最常對孩子講的話是:「現在都幾點了?還不趕快睡覺?功課寫完了沒?有沒有要媽媽幫忙複習的?一整天看卡通對你沒幫助,少看一點。」 而美國爸媽對孩子說的話就很不一樣,孩子放學回家聽到的是:「今天在學校過得愉快嗎?」吃過晚飯會對孩子講:「先幫忙收拾一下桌子,晚上有什麼安排?」 同樣的情境,放到中國大陸,孩子放學,大陸爸媽會說:「今天有沒有被老師罵?」吃完晚飯,孩子會聽到:「快去寫作業,看卡通,會考上好學校嗎?」

富翁的屋簷

2011年01月19日
公開
49

(素素姐給我的mail) 富翁的屋簷 有位善心的富翁,蓋了一棟大房子,他特別的要求營造的師傅,把那四周的屋簷建加倍的長,以使窮苦無家的人,能在其下暫時躲避風雪. 房子建成了,果然有許多窮人聚集在屋簷下,他們甚至擺起攤子做買賣,並生火煮飯吵雜的人聲與油煙,使富翁不堪其擾,不悅的家人也常與寄在簷下者爭吵. 冬天,有個老人在簷下凍死了,大家交口罵富翁的不仁。 夏天,一場颶風,別人的房子都沒事,富翁的房子因為房簷特別的長,居然被掀了頂,村人都說是惡有惡報. 重修屋頂時,這次富翁只要求建小小的房簷,富翁把省下的錢捐給慈善機構,並另外蓋了一間小房子. 這房子所能庇蔭的範圍遠比以前的房簷小,但四面有牆,是棟正式的房子。 許多無家可歸的人,也都在其中獲得暫時的庇護,並在臨走前,問這棟房子是哪位善人捐蓋的.沒有幾年,富翁成了最受歡迎的人. 即使在他死後,人們還繼續受他的恩澤而紀念他。 為甚麼同樣的善心,卻有那麼大的不同? 故事中富翁的一片善心,從被認為是為富不仁,惡有惡報到變成是最受歡迎的人,這中間的變化是甚麼因素造成的? 是大房簷與小房子的差別嗎? 還是其中的用心有甚麼不同? 是甚麼原因讓富翁被責備為富不仁、惡有惡報?又是甚麼原因讓富翁被感激與紀念? 答案在∼∼ 寄人簷下的感覺和生活在獨立房子中的感覺不同! 你知道生活在富翁的大房簷下,那些窮苦的人們會得到哪些的感受? 而生活在獨立受尊重沒有比較的房中,那些窮苦的人們又會有哪些感受? 在組織或團隊中,甚麼樣的狀況是等同於寄人簷下? 事事都要依靠你? 不放心同仁處理事情? 常常要看臉色辦事? 以防弊為基礎設立的運作結構? 還是……。 甚麼樣的狀況是有獨立的空間? 給予清楚的目標?規範內自主,給予做事的空間? 還是以核心價值交付責任,啟發能力與成長? 還是以願景、使命激發自覺與承擔? 還是……。 媽媽甚麼事都安排好,小孩子無法獨立;主管甚麼事都能幹,部屬不負責任。 「屋簷」伸太長,一片好心變成為富不仁?「獨立小房子」卻變成最受歡迎的人,這中間的差別值得我們深思! 為善的本質是甚麼? 領導最終的目的是甚麼? 為善與領導共通處又是甚麼? 只是解決眼前的問題? 還是協助人獨立站起來,還他一個真真實實的人來? 所以領導,不能只是注重事情表面的完成,也不止於問題的解決, 更重要的責任是:啟發同仁夥伴的能力,還給同仁與夥伴一個真真實實的人來,要當教練不是當主管。 走在別人前面時,要往後看; 走在別人後面時,要往前看; 知道自己和別人之間的距離,就是一種智慧。